三杰闹汴梁,乌龙戏群臣
徐庶从江南归来,带回对方腊政权“眼高手低、败象已露”的判断,更坚定了梁山独立自主、稳扎稳打的路线。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日,朱贵从东京送来加急密报:朝廷内部,以蔡京、高俅为首的主剿派,竟说服了官家,欲效仿“千金买马骨”的旧事,下旨“招安”梁山,但给出的条件极其苛刻,不仅要徐庶等头领入京为质,还要将梁山军马打散编入各地官军。
这哪里是招安,分明是吞并瓦解之计!聚义厅内,众好汉气得哇哇乱叫,李逵抡起板斧就要下山“砍了那帮撮鸟”。
徐庶却抚掌大笑:“来得正好!正愁没机会去东京瞧瞧热闹。”
宋江大惊:“哥哥!此乃龙潭虎穴,万万去不得!”
吴用也摇扇道:“寨主,朝廷此计歹毒,意在诱骗兄长入彀,切不可中计。”
徐庶笑道:“诸位放心,我岂会自投罗网?他既下旨,我便接旨。不过,这接旨的方式,得由咱们定。” 一个大胆(甚至有点胡闹)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形——他要亲自去东京,不是去接受招安,而是去“大闹”一场,既要粉碎朝廷的阴谋,又要大大地落一落蔡京、高俅的面子,最好还能再捞点好处。
第一幕:奇葩谢恩,殿前斗嘴
徐庶点了两个最合适的帮手:天不怕地不怕的鲁智深,和机灵百变的浪子燕青。三人扮作主仆,鲁智深充作护卫,燕青扮作书童,大摇大摆持“圣旨”进了汴梁城。
金銮殿上,宋徽宗赵佶高坐龙椅,蔡京、高俅等奸臣分列两旁,都想看看这梁山贼首是何等凶顽模样。却见徐庶青衫飘逸,举止从容,如闲庭信步;身后的鲁智深虽穿着号衣,却梗着脖子,眼如铜铃,活脱脱一尊护法金刚;燕青则低眉顺眼,但眼神灵动,暗自记下殿内布局人物。
宦官宣读“招安”圣旨,言辞傲慢,条件苛刻。读毕,众臣等着徐庶或惶恐谢恩,或愤然抗辩。
不料徐庶却上前一步,笑嘻嘻地拱手:“草民徐庶,谢主隆恩!陛下深知我梁山兄弟饭量大,特意招安,管吃管住,真是皇恩浩荡啊!”
满朝文武一愣,这叫什么话?
蔡京冷哼一声:“徐庶,陛下天恩,你当感激涕零,速速遵旨行事!”
徐庶故作惊讶:“遵旨?当然遵旨!圣旨上说让我等入京,没说不让带家伙吧?我这位鲁达兄弟,吃饭的家伙就是禅杖,离了手吃不下饭;还有山下那一万多个兄弟,也都习惯了自己碗里的饭自己守着。要不,一并请进城来?也好让陛下看看咱们梁山儿郎的英姿!”
高俅怒道:“放肆!金殿之上,岂容你胡言乱语!”
鲁智深忍不住了,哇呀一声:“你这鸟官吵什么!俺哥哥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再聒噪,尝尝俺的拳头!”
这一声吼如同惊雷,震得殿瓦嗡嗡作响,几个文官差点吓趴下。宋徽宗也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
徐庶赶紧“劝住”鲁智深:“智深休得无礼!陛下面前,要讲道理。” 他又对徽宗说,“陛下,我这兄弟是个直性子,您别见怪。只是这招安条件,实在有点……比如这条,梁山军马打散安置,这不成啊!兄弟们在一起惯了,分开容易想家,一想家就容易闹事。上次有个兄弟想家,不小心就把济州府的粮仓给‘看’没了,说是给家乡父老捎点土产。”
他这话夹枪带棒,既是威胁又是调侃,把高俅气得脸色铁青。朝堂之上,竟成了徐庶的单口相声舞台。
第二幕:赌场扬威,智取“赎金”
下得殿来,蔡京、高俅岂会甘休?他们料定徐庶三人会在京城逗留,便设下毒计,派手下爪牙,引诱徐庶等人去京城最大的赌场“得意楼”,想让他们输个精光,再扣上“赌徒恶棍”的罪名拿下。
殊不知,这正中了徐庶下怀。论赌术,燕青可是祖宗级别的人物!三人将计就计,欣然前往。
赌场内,蔡京的干儿子和髙俅的侄子坐镇,想看看徐庶出丑。结果,在燕青神乎其技的手法下,徐庶面前的筹码越堆越高。玩到最后,燕青干脆来了个“浪子本色”,骰子、牌九、双陆,样样精通,杀得庄家额头冒汗,对手脸色发白。
蔡京的干儿子输急了眼,耍赖想动粗。鲁智深把禅杖往地上一顿,吼道:“直娘贼!输不起就别开赌场!谁想动粗,先问过俺这禅杖!”
这一下,赌场大乱。徐庶趁机“劝架”,对赌场老板(实为蔡京门人)说:“和气生财,和气生财!这样吧,今日赢的这些,就算蔡太师和高太尉赞助我梁山兄弟的安家费了。咱们立个字据,免得日后说不清。” 他逼着对方立下字据,写明“自愿捐赠”,然后带着巨额“赢”来的钱钞,扬长而去。蔡京、高俅得知后,差点吐血,这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幕:矾楼题词,气煞奸臣
从赌场出来,徐庶意犹未尽,对燕青、鲁智深说:“难得来京城,不去最热闹的矾楼(李师师所在酒楼)看看,岂不遗憾?”
三人又来到矾楼。李师师听闻徐庶到来,虽不便公开相见,却也暗中吩咐好好招待。徐庶在壁上看到不少文人墨客的题诗,一时兴起,也索要笔墨。
他写下:“家住梁山泊,平生爱折腾。奸臣皆丧胆,皇帝也头疼。不要官和爵,只要自在身。若要俺归顺,除非东海清!”
笔迹龙飞凤舞,内容诙谐不羁,却透着一股傲然之气。写罢,掷笔大笑。鲁智深虽不识字,也跟着叫好:“哥哥写得好!气死那帮鸟人!”
燕青笑道:“寨主这词儿,明日必传遍汴梁。”
果然,徐庶的“打油诗”迅速成为京城笑谈,百姓们暗地里拍手称快,蔡京、高俅等人则气得七窍生烟,这简直是把他们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尾声:功成身退,留笑京城
闹也闹了,钱也“赚”了,名也出了,徐庶估计蔡京、高俅的耐心也快到极限了。于是,在朝廷派兵捉拿之前,三人凭借燕青的易容术和早就安排好的退路,巧妙地混出京城,消失得无影无踪。
徐庶等人回到梁山,不仅带回了朝廷招安阴谋破产的消息,还带回了一大笔“意外之财”和满京城的笑谈。梁山上下听闻寨主在东京的“壮举”,无不捧腹,对徐庶的胆识和机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经此一闹,朝廷颜面扫地,短时间内再也无人敢提“招安”梁山之事。而“徐庶大闹汴梁城”的故事,也随着商旅往来,传遍天下,成为一桩脍炙人口的奇闻。梁山“替天行道”的旗帜,因此更加鲜明,在天下人心中,梁山好汉不再是单纯的草寇,更是一群连皇帝和奸臣都敢戏弄、有勇有谋的豪杰之士。徐庶坐在聚义厅中,听着喽啰们兴奋地传颂京城趣事,抿了一口酒,微微一笑:“这汴梁,还是挺热闹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