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玄天宗那灵气充盈却也纷扰不断的山门,叶秋并未急于赶路。他御风而行,身形在云层间若隐若现,方向却并非直指黑山城,而是微微偏转,朝着记忆深处那片烟波浩渺的水域而去——青玄湖。
那里,是他命运轨迹转折的真正起点,是“万象源纹”这桩天大机缘的降临之地,也是他首次在生死搏杀中,懵懂地尝试将体内迥异力量拧成一股绳的试炼场。冥冥之中,似有一种牵引,让他觉得重返旧地,或许能洗去宗门内的浮躁,为接下来的“实践”寻得一份沉淀与澄澈。
此行,他只带了石坚一人。这个最早追随他、沉默寡言却心如磐石的体修弟子,如同一道沉默的影子,足以处理沿途琐碎,也能在他需要绝对专注时,如同一堵厚实的墙,隔绝外界一切干扰。
数日跋涉,熟悉的湖光山色再次扑面而来。
时值深冬,青玄湖褪去了夏日的葱茏与喧嚣,呈现出一种冷冽而浩渺的静美。湖面宛如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墨玉,波澜不惊,倒映着铅灰色的天空与远山萧索的轮廓。湖畔的草木早已凋零,只剩下些坚韧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作响,更添几分苍凉寂寥。昔日兽潮肆虐、修士云集的痕迹,大多已被时光抚平,唯有那亘古不变的湖水与沉默的山峦,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永恒。
叶秋让石坚在数里外一处背风的山崖下警戒,自己则踏着覆霜的枯草,独自走向湖畔。
故地重游,步履沉缓。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踩在过往的时光碎片上。
当初至此,他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内门弟子,怀揣着隐秘与谨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如今再临,他已名动玄天,身负“准真传”之誉,更在探索一条连宗门典籍都未曾记载的荆棘之路。
目光掠过平静如镜的湖面,恍惚间,似乎还能看到当日水妖掀起的巨浪,听到剑气破空的锐鸣。指尖微动,仿佛还能感受到以寂灭剑意斩灭妖邪时,那股斩断一切的决绝。体内气机隐隐呼应,那是四股力量初次笨拙协同、爆发出远超自身境界威力时的悸动记忆。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终需归真……”叶秋于湖畔一方被湖水冲刷得光滑如镜的巨岩上盘膝坐下,面向浩渺湖心,心中一片空明,“万象源纹得于此,力量协同始于此。今日便在此地,由这最基础处着手,重走这‘合一’之路,为那‘道域’之宏图,打下第一根桩基。”
他决定,首个实践目标,便是构建相对简单却也至关重要的 “气”与“剑”的双能量循环。
灵力乃万法能源之海,剑意是护道杀伐之锋。二者一为根基,一为利刃,若能率先打通其间壁垒,形成稳定互补的循环,不仅能为后续更复杂的能量协同积累经验,更能立竿见影地提升即战力,应对黑山城之变也多了几分底气。
摒弃杂念,叶秋阖上双眼,心神彻底沉入体内那片微观宇宙。
他没有好高骛远地去触碰那宏伟而复杂的“四象同辉”全貌,而是将全部意念,如同最精准的探针,聚焦于丹田气海与那缕蛰伏于经脉深处的寂灭剑意雏形之间。
依据“阵眼-阵枢”理论,他将自身高度凝练的神魂意志,化作一枚微型的、无形的“临时阵眼”,悬于气海与剑意核心的虚空连线中点。同时,神识如丝,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缕从融灵晶中剥离出的淡金色能量流。
这缕能量流,在他精妙绝伦的操控下,并未散逸,而是如同最耐心的工匠,开始在那片虚无的能量场中,构筑一条极其纤细、却要求结构绝对稳定的能量通道。这通道,便是未来“气剑循环”的雏形主干。
过程远比推演中艰难。
气海灵力,浩荡磅礴,属性中正平和,却带着江河奔流般的巨大惯性,难以精细约束。而寂灭剑意,无形无质,本质是极致的“破灭”与“锋锐”,桀骜不驯,极具侵略性。即便有融灵晶那独特的“共鸣调和”之力作为缓冲,两种力量在初次通过这条狭窄“桥梁”接触时,依旧如同水火相侵,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灵力试图以量取胜,淹没、同化剑意的锋芒;而剑意则本能地反击,以其无匹锐利,切割、撕裂灵力的稳定结构。
叶秋神魂所化的“阵眼”剧烈震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必须全神贯注地维持通道不溃,同时如同调节精密仪器般,不断微调着融灵晶能量的分布密度与调和频率,试图捕捉到那个能让两种狂暴力量暂时“握手言和”的微妙平衡点。
湖畔,寒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掠过湖面,带来刺骨的寒意。叶秋端坐如石雕,眉峰紧锁,额角与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旋即被冷风凝成白霜。他周身气息内敛到极致,唯有偶尔因能量冲突而导致的细微筋肉抽搐,显露出体内正进行着何等凶险的博弈。
失败,溃散,重组,再尝试……周而复始。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夕阳将湖面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又渐渐被墨蓝色的夜幕取代。星子初现,倒映在漆黑的湖水中,冰冷而遥远。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濒临崩溃的边缘,当叶秋的神魂近乎疲惫到极限,却依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将剑意输出的某个特定频率,与灵力流中隐含的一丝先天“庚金”之气调整至完美共鸣,同时将融灵晶的调和力度精准压制到一个近乎苛刻的临界值时——
异变陡生!
嗡!
那条始终处于震颤不稳状态的能量通道,猛地发出一声低沉却清晰的嗡鸣!原本如同油与水般剧烈排斥、相互湮灭的湛蓝灵力与无形剑意,在这一刻,骤然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浩荡的灵力流在通过通道时,其中一部分被自然地“萃取”、“淬炼”,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褪去了冗余的温和,染上了一丝内敛的锐利,如同被开了刃的精钢,顺畅地注入剑意核心。那缕寂灭剑意得到这经过“精加工”的灵力滋养,不仅没有排斥,反而如同久旱逢甘霖,微微震颤着,散发出更加凝实、更加幽深的锋芒,光芒内蕴,含而不发。
与此同时,剑意核心在得到补充后,反馈出一股精纯至极、不含丝毫杂质的“破灭真意”。这股真意并未破坏灵力结构,而是如同一位最高明的铸剑师,以其无上锋锐为引,对回流的气海灵力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打磨”与“提纯”,使得整个灵力的“质”似乎都发生了一丝微不可察却本质性的提升,运转起来更加灵动、迅捷,带着一股隐而不露的锐气!
一个微小、脆弱,却真实不虚的双向能量循环,终于形成了!
气养剑意,使其锋芒更盛!
剑砺灵气,使其品质升华!
虽然这个循环还仅限于那条纤细的通道之内,影响范围微乎其微,远未达到覆盖全身、改易根基的程度,但它稳定地、持续地运转着,没有崩溃,没有内耗,反而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
成功了!
叶秋缓缓睁开双眼,眸中血丝遍布,却难掩那如同星火燎原般的璀璨神采。他长长地、悠远地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离体之后,竟在寒冷的空气中凝而不散,化作一道寸许长短、边缘模糊却隐隐透着锋锐之意的淡白色气剑,“嗤”的一声轻响,将前方一块拳头大的鹅卵石悄无声息地洞穿!
他低头,凝视着自己的指尖。心念微动间,一缕湛蓝色的灵力自指尖悄然涌出,颜色依旧纯净,但其流转的边缘,却包裹着一层肉眼难辨、却能让周遭光线都产生细微扭曲的极致锋锐!这不再是简单的灵力外放,而是真正蕴含了一丝寂灭剑意本源特性的 “气剑” !
威力或许尚浅,但这标志着,他已经初步凿开了气与剑之间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壁垒,找到了让它们从相互掣肘变为相辅相成的钥匙!
这仅仅是“双循环”的雏形,距离那囊括魂、体、气、剑的“四象同辉”道域,还有漫漫长路。但这一步的踏出,其意义无比重大。它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以融灵晶为物质基石、以阵眼阵枢为结构框架、以特定规则道纹为运行法则的“体内道域”构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切实可行的通天之途!
他站起身,骨骼发出一阵清脆的轻响,望向黑山城方向的眼眸,深邃如这青玄湖的夜水,却多了一份沉淀后的自信与从容。
青玄旧地,果然是他的福地。于此迈出的这坚实一步,如同在茫茫黑夜中点燃了第一簇篝火,照亮了前路,也温暖了道心。
“石坚。”他轻声唤道,声音在寂静的湖畔传开。
如同融入夜色的山岩活了过来,石坚壮硕的身影迅速而无声地出现在他身后,恭敬垂首:“叶师兄。”
“走吧,”叶秋拂去衣袂上沾染的寒霜,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去黑山城。会一会那‘枯骨洞’的邪修,也试一试我这新悟的……‘气剑’之利。”
两道身影,一青一灰,融入苍茫夜色,化作流光,朝着远方那座被危机笼罩的城池疾驰而去。湖畔巨岩上,只余下一道被气剑洞穿的鹅卵石,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圆融中暗藏锋锐的奇异道韵,见证着此地刚刚结束的一场静默却意义非凡的“道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