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通冷链的名字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陈默心头,将文物走私与药品污染两条黑线死死焊在一起,散发出令人窒息的焦糊味。
对手编织的巨网正从黑暗中显形,每一根丝线都浸着冰冷的杀机。然而,现实的齿轮不会因个人的危机而停止转动。
李书记猝然离世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席卷着县委大楼的每一个角落。
人心浮动,暗流汹涌,各种势力都在明里暗里较劲,试图填补那块空缺。
作为李书记生前最倚重的副手之一,也作为风暴中心被多方势力审视的焦点,陈默不得不暂时压下对冷链和侨商会的彻骨寒意,投入繁琐而敏感的善后工作中——清点、整理、封存李书记办公室的遗物,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一场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的政治仪式。
李书记的办公室还维持着主人猝然离去时的样子,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人去楼空的冷寂气息。
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待处理的文件和常用的文具,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陈默带着两名纪委的年轻干事,动作谨慎而肃穆。
他们打开文件柜,将一摞摞卷宗分类、登记、装箱。
抽屉里的私人物品不多,几本理论书籍,几支用旧的钢笔,一个装着全家福的相框。气氛沉重而压抑,只有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和偶尔低低的询问声。
最后清理的是书柜底层角落里的一个旧公文包。深棕色的牛皮材质,边缘已经磨损得泛白,款式老旧,拉链也有些生涩。
这是李书记用了很多年的包,陈默见过无数次。他小心地将它取出,掸去表面的浮尘,拉开拉链。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张泛黄的旧报纸和一支早已没墨的圆珠笔。
就在陈默准备合上包,将其作为普通遗物封存时,他的手指习惯性地在包内衬上滑过——指尖突然触到了一小块异常的硬物!
不是金属的坚硬,也不是纸张的柔韧,更像是一种……皮革下衬着厚纸板的触感?位置在内衬靠近底部接缝的拐角处,非常隐蔽。陈默的心微微一跳。
他不动声色地让两名干事先去整理其他柜子,自己则拿着公文包走到窗边的光线明亮处。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瑞士军刀,用最小号、最锋利的刀片,小心翼翼地沿着内衬边缘极其细微的缝隙划开。
刀尖传来轻微的阻力,是缝合的线。他屏住呼吸,像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一点点挑断缝线,终于将那一小块内衬挑开了一个小小的豁口。
里面没有夹层,只有一本薄薄的、被折叠成小块塞进去的硬壳笔记本!
陈默的心跳骤然加速。他小心地用镊子将笔记本夹了出来。
笔记本很旧,深蓝色的硬质封面已经磨损褪色,四个角卷曲着,边沿处沾满了大片大片深褐色的、早已干涸凝固的污渍!
那污渍呈现出一种喷溅状,深深浸入纸张的纤维里,边缘发黑,带着一种陈年血迹特有的、令人心悸的铁锈味!光是看着,就仿佛能感受到当初沾染它时那剧烈的冲突和喷涌的温热。
陈默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屏住呼吸,极其小心地翻开这本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硬壳本子。
里面的纸张发黄变脆,显然年代久远。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钢笔字,字迹有些潦草,但力透纸背,显然书写者当时情绪激动。这不是工作笔记,也不是日记,而是一笔一笔、清晰无比的原始记录!
标题触目惊心:《五年度(某年至某年)部分扶贫专项资金流向手记(内部备忘)》。
陈默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住,飞速扫过一行行记录。上面详细记载着几笔数额巨大的扶贫专项资金从县财政拨出后,在几个乡镇的流转情况。
记录非常原始,具体到某月某日,从哪个账户转出,经由哪个中间账户,最终到达哪个乡镇扶贫办的账户。
然而,诡异之处在于,当陈默的目光追随着资金的流向,落到最终受益的扶贫户名单和对应金额时,巨大的落差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记录本上明确写着:某年某月某日,经县扶贫办统筹,划拨至青石镇扶贫专户:金额120万元,指定用于“特困户危房改造专项补贴”,涉及名单:赵家沟村15户(名单附后),每户应得8万元。
但是!陈默清楚地记得,当年最终报到县里汇总、对外公开公示的青石镇扶贫资金使用明细上,这笔危房改造款的总额变成了80万元!
15户名单虽然还在,但每户的补贴金额却变成了5.3万元左右!整整40万元不翼而飞!去向不明!
类似的情况不止一处!另一笔记录:划拨至柳林乡的“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200万元,用于扶持三个村的食用菌种植项目。而最终公示的账目上,这笔钱变成了140万元!60万元人间蒸发!
一笔笔,一项项,触目惊心!这小小的笔记本里,记录的竟是五年前一场规模惊人的扶贫资金大截流!像一条贪婪的蚂蟥,趴在扶贫的血管上,吸走了近三分之一的救命钱!
陈默的手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强压着翻腾的怒火,目光死死钉在每一笔异常资金流出的经手人签名栏上。
在一个关键的资金转出节点,一个签名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进他的眼帘——赵德坤!字迹张狂,力透纸背,带着此人一贯的嚣张气焰!
而紧挨着赵德坤的签名,在另一个审核环节,还有一个模糊不清的签名。
墨水似乎被水洇过,或者书写时手在剧烈颤抖,字迹歪歪扭扭,难以辨认。陈默凑近了看,在台灯下反复调整角度,那模糊的笔画轮廓,隐隐约约像是……李春明?!
刘昌明那个管冷库的小舅子——李春明!
轰!
陈默只觉得一股寒气夹杂着滔天的怒火直冲天灵盖!五年前!赵德坤和刘昌明的小舅子李春明,就已经把手伸进了扶贫的救命钱里!
他们像两条盘踞在阴影里的毒蛇,贪婪地吞噬着本该属于最贫困人群的希望!
而李书记,这个表面上与赵德坤势不两立的人,却将这本记录着同僚(至少是赵德坤)滔天罪证的原始账本,像保存一颗致命的炸弹一样,深深藏在自己最贴身的旧公文包夹层里!
上面那些深褐色的、如同干涸血迹的污渍,无声地诉说着这本账本被发现时可能伴随的血腥与凶险!
原来根子埋得这么深!原来赵德坤和刘昌明(通过其小舅子)的勾结,早在五年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已经开始!
他们不仅现在操控着冷链走私文物和药品的庞大网络,更在多年前,就肆无忌惮地吸食着民脂民膏!
这本沾着“血”的账本,如同深埋多年的地雷,在陈默清理遗物的指尖下轰然引爆,瞬间将眼前冷链走私的迷雾炸开一道巨大的裂口,露出了底下盘根错节、深不见底的罪恶根系!
它不仅照亮了五年前那笔糊涂账的黑幕一角,更如同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闪电,将赵德坤、刘昌明以及他们那张黑暗巨网的轮廓,映照得更加狰狞可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