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屏上突然弹出的问题,像颗石子砸进平静的湖面——
【世界上有哪些条件优越的大平原?适合种田、能高产粮食的那种?】
“唰”的一下,各朝代的帝王们全坐直了身体,眼神亮得像盯着猎物的狼。
朱元璋手里的朱笔“啪”地搁在案上,前倾着身子:“适合种田的大平原?还高产?有了土豆种子,再找着好地,咱大明的百姓就再也饿不死了!”
李世民也直了直腰,对房玄龄道:“快听仔细了!若真有这样的平原,哪怕远些,也得想办法弄清楚——粮袋子足了,江山才能稳。”
嬴政更是眉头舒展,心里盘算着:大秦的关中平原虽好,可若有更大的沃土,便能养更多兵、种更多粮,何愁天下不平?
【解说声带着期待,缓缓展开画卷:“要说世界上最大的平原,非南美洲的亚马逊大平原莫属——
它面积超过560万平方公里,比咱国家的国土面积一半还多,平原上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按理说该是种田的好地方。”】
【画面切到亚马逊雨林: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缠绕,湿热的雾气中传来不知名的鸟鸣。
旁白话锋一转:“可这里常年被热带雨林覆盖,树木根系深扎,土壤贫瘠,还满是毒虫猛兽,别说种田,普通人进去都难活着出来。
直到现在,这片平原上也没多少人居住,更别提大规模种粮了。”】
“嗨!白高兴一场!”
朱元璋拍了下大腿,满脸失望,“全是树有啥用?土壤不好,还有毒虫子,咱的土豆种进去,怕不是刚发芽就被啃了!”
刘邦也撇撇嘴:“这么大的地,却不能种粮,简直是暴殄天物!还不如咱关中平原,一马平川,种啥长啥。”
嬴政倒是还算平静,只是淡淡道:“水土不服,再好的地也没用。热带雨林,终究不是种粮的料。”
【“比起名不副实的亚马逊,东欧平原则是真正的‘沃土’。”
画面切换,广袤的黑土地一望无际,金黄的小麦在风中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旁白道:“东欧平原横跨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最核心的宝贝是‘黑土’——这种土壤富含腐殖质,肥力极强,抓水保肥的能力一流,种小麦、玉米、土豆,产量都高得吓人。”】
【“单说乌克兰的黑土区,每年能产出约6000万吨小麦、3000万吨玉米,还有上千万吨的甜菜和向日葵。
要知道,咱明朝巅峰时期,全国一年的粮食总产量也才1.5亿吨左右,这一片黑土区,就能顶得上半个明朝的产量!”】
“6000万吨小麦?!”
李世民猛地站起来,手里的茶杯都忘了放下,“这么多粮,能养多少人?若有这等黑土,咱大唐的百姓,怕是一辈子都不用饿肚子了!”
朱元璋的呼吸也急促起来,掰着手指头算:“咱大明现在有土豆,若种在这黑土上,亩产翻一倍都不止!一年收个几千万吨,就算闹灾荒,也能扛过去!”
赵匡胤则摸着胡须,眼神发亮:“咱大宋的江南水乡虽富饶,可论土壤肥力,怕是比不过这黑土。若能有这样的地,何愁军费不足、百姓贫苦?”
【“除了东欧平原,北美大平原也是‘产粮大户’。”
画面再转,北美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大型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穿梭,粮囤堆得像小山。旁白道:
“这片平原面积约290万平方公里,横跨美国、加拿大,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还拥有大片‘黑钙土’——肥力虽略逊于东欧黑土,却胜在面积广、便于大规模耕种。”】
【“现在的北美大平原,每年能产出约3亿吨玉米、1.5亿吨小麦,还有上亿吨的大豆。
单是美国,就靠这片平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他们种的粮,不仅够自己吃,还能卖给全世界。”】
“3亿吨玉米?!”
这下连沉稳的嬴政都坐不住了,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大秦若有这样的平原,别说灭六国,就算再扩十倍疆域,也能养得起!”
刘邦咽了口唾沫,对着吕雉道:“乖乖!这北美平原也太能产了!咱当年打天下,要是有这粮,哪用得着跟项羽抢粮仓?”
朱元璋更是眼睛都红了,喃喃道:“3亿吨……咱大明全国的粮加起来,都不及人零头!可惜啊,太远了,太远了……”
各朝代的帝王们,此刻都沉浸在“高产粮食”的震撼里,又被“距离太远”的现实泼了盆冷水。
曹操叹道:“沃土虽好,却远在天边。咱现在就算知道了,也没法去种,只能看着眼馋。”
刘备也摇头:“是啊,隔着万水千山,就算派军队去,也得先解决赶路的粮——总不能饿着肚子去抢地吧?”
李世民则稍微冷静些,对长孙无忌道:“虽远,却也不是毫无用处。至少咱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多能种粮的好地,以后若有机会,或许能想办法引种他们的耕种法子,改良咱大唐的土地。”
光屏上,网友们的评论也带着调侃和羡慕:
“如果帝王们能看见:眼睛看直了,手够不着,急!”
“亚马逊:我大但我没用;东欧:我肥但我远;北美:我能产但我更远。”
“好地找到了,就差个时空穿梭机了!”
“总结:世界上的好地都在别处,咱只能把自家的地种好,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林远看着屏幕里帝王们又激动又无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他知道,这些帝王对粮食的渴望,是刻在骨子里的——毕竟在古代,粮食就是命,就是江山的根基。
朱元璋看着北美大平原的画面,重重叹了口气:“罢了,远就远吧。
咱先把大明的地种好,把土豆推广开,再把刚涨了俸禄的官员管好,等咱有了足够的粮、足够的兵,以后的事,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