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屏上突然跳出的标题,让各朝代的人都愣了—【华夏最强“隐藏兵种”:炊事兵,到底有多狠?】
“炊事兵?”
朱元璋挠了挠头,一脸疑惑,“不就是伙夫吗?负责做饭的,还能有多强?”
他军中的伙夫,大多是年纪大、打不动仗的老兵,怎么看都跟“最强”扯不上关系。
嬴政也皱着眉:“军中各司其职,炊事兵只管粮草,若真强,早去前线打仗了,还会去烧火做饭?”
在他眼里,只有能扛戈杀敌的才是强兵,伙夫顶多算“后勤辅助”。
林远却笑着摇头:“你们可别小瞧炊事兵,他们可是军中的‘扫地僧’——不是打不过,是太优秀,才被派去管饭的!”
【画面切到2018年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现场,解说声带着自豪:“当年毛熊国办比赛,设了‘野战炊事’项目,咱们华夏派了4人参赛,还包含2名女炊事员。
毛熊和其他国家的选手都觉得,咱们是来‘走个过场’的——毕竟谁能想到,做饭的还能跟专业兵比?”】
【“结果呢?射击环节,咱们的炊事员枪枪十环,比毛熊的侦察兵还准;3公里越野负重跑,背着20公斤的炊具,比对手快了整整2分钟
最后比‘野外埋锅做饭’,不仅速度快,做的战地热食还拿了‘最佳口味奖’!4人团队,包揽了该项目的3项第一,1项第二,把对手看得目瞪口呆。”】
“啥?!”
朱元璋猛地站起来,手里的馒头都掉了,“伙夫还能比侦察兵射得准?背着锅跑越野还能拿第一?这……这是伙夫还是战神啊!”
嬴政也睁大了眼睛:“既能做饭,又能打仗,还能夺冠?这样的兵,若在大秦,朕定要封他为百将!”
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把炊事兵当“弱兵”,简直是天大的误会。
大唐的士兵们更是炸开了锅:“咱军中的伙夫,连刀都握不稳,人家的伙夫能打比赛拿第一?这差距也太大了!”
【画面一转,来到2015年的演习基地,旁白声变得紧张:“红方侦察兵在蓝方阵地前沿趴了两天两夜,断水断粮,后方炊事班的班长听说后
拍板说‘不能让弟兄们饿着’——带着两名炊事员,背着十几公斤热饭菜,要绕蓝军三道警戒线,走12公里送过去。”】
【“到了最严的第二道警戒线,他们撞见两个蓝军哨兵在巡逻。
炊事员小声问班长‘要不要干掉他们’,班长却摇了摇头——只见他从背囊里摸出两个刚做好的肉包子,朝哨兵方向扔了过去。
哨兵以为是‘不明物体’,凑过去查看,三人趁机猫着腰,悄无声息地绕了过去,全程没发一点声响。”】
“妙啊!”
李世民拍案叫好,“不费一兵一卒,用包子引开哨兵,既送了饭,又没暴露目标——这炊事班的脑子,比有些将领还活泛!”
曹操摸着胡须,眼神赞赏:“能打是勇,会躲是智。这炊事班,是智勇双全啊!换成一般的兵,说不定直接冲上去硬拼,反倒坏了大事。”
【“说到炊事兵的‘神操作’,就不能不提庞子龙。”
画面切到演习画面,旁白道,“2020年演习,炊事兵庞子龙本来在后方做饭,听说‘敌酋’躲在山洞里
他抄起一把锅铲就冲了过去——没带枪,没带刀,就靠一把锅铲,趁‘敌人’没反应过来,直接把‘敌酋’按在地上,成了当年演习的‘最大黑马’。”】
【“更传奇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炊事员周文江跟着部队穿插,途中跟大部队失散,就背着扁担和粮袋找部队。
没成想,他在山沟里撞见8个美军——美军拿着枪,他只有一根扁担。周文江没慌,举起扁担就朝美军冲过去,嘴里喊着‘缴枪不杀’!
美军以为那扁担是‘新式武器’,又怕有埋伏,竟乖乖放下枪,被他一个人押回了营地!”】
“一根扁担俘8个美军?!”
刘邦直接笑喷了,“这美军也太怂了吧!不过这炊事员是真猛啊!拿着扁担都敢冲,比咱当年的樊哙还虎!”
朱元璋更是激动得直跺脚:“好!好样的!咱就喜欢这样的兵!能做饭,能打仗,还能抓俘虏,这才是真本事!以后咱大明的炊事班,也得从最能打的兵里挑!”
嬴政看着画面里周文江举着扁担的样子,忍不住感叹:“华夏的兵,果然藏龙卧虎。一根扁担都能当武器,这样的勇气和智慧,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
【弹幕里,网友们的辣评笑得人肚子疼:
“别惹炊事员:他们拿锅铲比你拿剑熟练,背粮袋比你负重跑快,连扁担都能当武器用。”
“美军:我被一根扁担俘虏了,这事我能吹一辈子(不是)。”
“毛熊:早知道华夏炊事兵这么猛,我就不办这比赛了,丢人!”
“总结:在华夏军队里,越不起眼的岗位,越可能藏着大佬——比如炊事班,比如司号员。”
“庞子龙:谁说做饭的不能抓‘敌酋’?锅铲在手,天下我有!”】
林远看着弹幕,笑着补充:“还有更绝的——有的炊事兵,能在炮火里埋锅做饭,炮弹炸在旁边,菜都没糊;有的能边做饭边警戒
敌人摸过来,抄起锅铲就能打。他们不是‘弱兵’,是‘全能兵’——毕竟,让战友吃好饭,比自己杀多少敌人还重要。”
各朝代的帝王们,此刻彻底改变了对炊事兵的看法。
李世民对兵部尚书道:“传朕旨意,以后大唐的炊事班,必须从精锐士兵里选拔,既要会做饭,也要会打仗——让炊事兵也成为咱大唐的‘隐藏战力’!”
朱元璋对徐达道:“达子,回头把咱军中的伙夫都筛一遍,凡是能打的,都给我调到炊事班去!让他们既管饭,又能当预备队,一举两得!”
嬴政则对蒙恬道:“大秦以后征兵,要多留意‘会做饭又能打仗’的人,这样的兵,才是大秦需要的好兵。”
而各朝代的士兵们,看着这一幕,心里都生出一个念头:以后再也不敢小瞧炊事兵了——说不定哪个伙夫,就是比自己还强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