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里最大的会议室,长条桌旁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涩味和纸张的微尘,更有一股无声的张力在悄然累积。这是一次重要的医政联席会议,原本旨在汇报近期工作,协调下一步医疗资源调配,尤其是讨论如何将日内瓦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政策。然而,所有与会者都心知肚明,会议的核心焦点,早已聚焦于林闻溪和他那份备受争议的《战时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纲要》。
陈济棠部长主持了会议。他照例先肯定了代表团此行的重要意义,语气平稳,试图为会议定下建设的基调。然而,当议题进行到《纲要》的落实讨论时,气氛骤然一变。
何敬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话头。他并未直接攻击林闻溪,而是将矛头指向了《纲要》本身。他面前摊开一份文件,正是那份在内部流传的“情况反映”的精选版。
“陈部长,诸位同仁,”何敬之推了推眼镜,语气显得忧心忡忡,“闻溪兄的国际成就,我等由衷钦佩。其所倡导之中西医结合,初衷亦是好的。然而,”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些许,“政策推行,关乎国计民生,尤其战时医疗,更需稳字当头,不容丝毫闪失。近日,下边反映上来的一些情况,却令人颇为不安啊。”
他开始逐条“列举”《纲要》推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民间郎中水平参差不齐,恐难以标准化管理;中药药材质量无法统一监控,疗效与安全存疑;大规模培训耗资巨大,短期内难见成效,恐挤占本就紧张的西医防疫资源;甚至提出,过分强调中医,可能引起国际友人(尤其西方援助国)对中国医疗现代化程度的“误解”,不利于争取外援。
他的每一句话都引经据典,套用着“科学”、“规范”、“效率”、“国际观瞻”等冠冕堂皇的词汇,将《纲要》描绘成一个充满理想色彩却漏洞百出、风险巨大的空中楼阁。他身旁的几位司长、副司长适时点头附和,低声交换着“确实需要谨慎”的眼神。
林闻溪静默地听着,面色平静,指节却微微收紧。他知道,这是对方蓄谋已久的发难,试图在高层会议上彻底否定《纲要》的可行性。
何敬之发言完毕,会场出现短暂的寂静,许多目光投向林闻溪,有担忧,有审视,也有几分等着看戏的意味。
陈济棠部长眉头微蹙,正欲开口。不料,一位平日较为中立、主管防疫物资的刘副司长却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几分实际的顾虑:“何次长所言,虽有些尖锐,但并非全无道理。眼下西药盘尼西林、磺胺等依旧奇缺,采购运输极为困难。若将部分资源分流至中医药,一旦前线伤兵感染控制因此出现纰漏,这个责任……恐怕谁也担待不起啊。是否确实应如次长所言,先行严格控制试点范围,待数据更充分后再议推广?”
这番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务实派官员的担忧,他们并非完全反对中医,但在残酷的战争现实和巨大责任面前,倾向于选择他们认为更“稳妥”、更“标准化”的西医疗法。
何敬之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向林闻溪。
就在这时,林闻溪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看何敬之,而是面向陈部长和与会众人,声音清晰而沉稳,如同磐石投入暗流:
“何次长与刘副司长所虑,闻溪深感理解。战时医疗,责任重于泰山,确需慎之又慎。”
他先是肯定对方的出发点,随即话锋一转:“然,诸位所忧之风险,并非源于中西医结合本身,恰恰源于其未能得到真正规范化、规模化的推行。正因为民间郎中等散漫无序、中药质量良莠不齐,才更需要将其纳入体系,加以培训、规范和监管,而非因噎废食,继续放任自流,使其永远处于‘不科学’、‘不可靠’的境地!”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至于资源之争,闻溪以为,此非零和博弈。西药紧缺,乃是现实。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挖掘本土医药资源之潜力,以补西药之不足!陕西试点数据表明,合理使用中药组方,在防治痢疾、疟疾、某些创伤感染方面,疗效显着,且成本远低于纯西药方案。此举非但不是浪费资源,实为节省宝贵外汇、缓解西药压力之良策!”
他拿起面前一叠厚厚的报告:“此为陕西三地联合诊所三个月来的详细病例记录与数据分析,亦有伊万诺夫先生实验室对部分验方抗菌效果的初步验证报告。疗效如何,数据说话,绝非空谈理想。”他将报告副本示意工作人员分发给与会主要人员。
“至于国际观瞻,”林闻溪语气加重,“正是在日内瓦,国际医学界看到了中医药在战伤救护中的独特价值,而非落后愚昧!若我辈自身反而妄自菲薄,视先祖千年智慧为敝履,岂非真正令人误解?”
他最后看向刘副司长:“刘司长担心责任。请问,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任由前线将士因缺医少药而牺牲责任大?还是勇于探索、有效整合一切可用医疗资源、尽力挽救更多生命责任大?”
一连串的反问,有理有据,掷地有声。林闻溪没有陷入对方预设的细节纠缠,而是拔高了视角,从战时医疗的现实困境、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及民族自信的角度,有力地回击了对方的指控。
会场内鸦雀无声。许多官员低头翻看起刚刚拿到手的陕西数据报告,面露思索。陈济棠部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何敬之脸色阴沉下来,他没想到林闻溪准备如此充分,且句句切中要害。他正欲再寻隙攻击,陈济棠却抢先一步开口。
“好了,”陈部长声音沉稳,一锤定音,“争论不必。闻溪所言,不无道理。战时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策。陕西试点既有成效,便当继续深化实践,积累更多经验。《纲要》推行,不必急于求成,但亦不可因疑虑而停滞不前。具体扩大试点事宜,及资源调配细节,由闻溪牵头,再拟详细计划,报部务会议审议。散会。”
会议戛然而止。陈部长巧妙地暂时平息了争端,既未完全否定何敬之的“谨慎”,也给予了林闻溪继续推进的空间。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场风波并未结束。何敬之拂袖而去,眼神阴鸷。林闻溪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医政会议上的风云骤起,预示着未来的推行之路,必将伴随着更为激烈的较量和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