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星,流云峰山腰。一座古朴的七层石塔依山而建,塔身爬满青藤,塔檐悬挂铜铃,山风拂过,发出清脆悠远的叮咚声。石塔入口处悬挂着一块饱经风霜的木匾,上书三个古篆大字——“藏经阁”。此地便是流云宗存放功法典籍、道法传承的重地。
王峰身着客卿长老青袍,手持令牌,缓步来到塔前。塔门处,一名须发皆白、气息在金丹初期的守阁长老正闭目盘坐。感应到王峰靠近,老者睁开眼,目光如电,扫过令牌,随即微微颔首:“王长老,请。藏经阁一楼、二楼典籍,长老可随意阅览。三楼及以上,需宗主或太上长老手令方可入内。”
“有劳。”王峰拱手,步入塔内。
一楼空间开阔,光线略显昏暗。一排排高大的紫檀木书架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玉简、兽皮卷、竹简甚至石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古旧纸张的气息。不少外门弟子和少数内门弟子正安静地穿梭于书架间,或凝神阅读,或低声交流。
王峰神念扫过。这一层存放的,大多是炼气期、筑基期的入门功法、基础术法、修真常识、地理图志、灵植妖兽图鉴等。内容庞杂,但品阶不高。他并未急于深入,而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求知者,从最基础的《修真百解》、《星域风物初探》开始翻阅。
他随手拿起一枚玉简,神念探入。玉简中记载着关于灵根属性、灵气吸纳、经脉运行的基础知识。内容浅显,但王峰却看得津津有味。他以合体期的境界,重新审视这些最基础的原理,如同一位数学大师回头研究加减乘除,竟也能从中品出几分大道至简的韵味。此界对灵气属性的划分、经脉运行的细微差异,都让他对这片星域的修真体系有了更细致的了解。
他走过一排排书架,神念如同无形的触手,快速而精准地扫过一枚枚玉简、一卷卷书册。流云宗的基础功法《流云引气诀》、《流云心法》,风属性遁术《流云步》、《御风术》,基础攻击术法《风刃术》、《凝云术》……这些在普通弟子眼中需要苦修钻研的功法,在王峰浩瀚的元神和深厚的道基面前,瞬间便被解析透彻,其核心道则、运转原理、优劣之处,尽收心底。
“此界风属性功法,更注重灵动与变化,讲究与天地风息相融,借势而为,与地球道法讲究中正平和、凝练自身有所不同……”王峰心中暗忖,触类旁通。他体内的《玄元真经》悄然运转,模拟着这些基础功法的气息,将自身灵力波动调整得更加贴近流云宗的路数,不留丝毫破绽。
他拿起一本厚厚的《南部星域常见灵植图谱》,上面详细记载了数千种灵草灵药的形态、习性、功效、生长环境。王峰的目光扫过,那些图文便如同烙印般刻入识海。其中几种标注着“碎星海边缘特产”的灵药,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些信息或许在探索鬼哭涧时能用上。
他又翻看《星域地理志·碎星海篇》。书中对碎星海的形成、空间乱流特征、常见危险区域(如鬼哭涧、风暴眼)的描述,虽不如玄机阁的星图详尽,但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背景信息。尤其是一些关于空间乱流中可能伴生的奇异矿物和能量结晶的描述,让他对太虚遗迹可能存在的防护机制有了更多联想。
“咦?”王峰的目光停留在一卷残破的兽皮卷上。卷名《古阵拾遗》,作者不详,内容残缺不全,记载着一些流云宗前辈游历四方时收集到的、无法辨认的古老阵纹片段。其中几幅残缺的阵图,线条扭曲繁复,隐隐透着一丝空间道韵,竟与他记忆中“太虚定空印”的某些基础结构有几分神似!
王峰心中微动,不动声色地将这几幅阵图记下。虽然残缺不全,但对他理解太虚真人的阵法风格,或许有所帮助。
不知不觉,半日已过。王峰放下手中最后一枚关于基础炼器材料的玉简,缓步走向通往二楼的楼梯。守阁长老并未阻拦,只是在他经过时,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这位王长老,在一楼待了这么久,看的竟全是些最基础的典籍?这份耐心和“求知欲”,在元婴修士中实属罕见。
二楼空间比一楼稍小,但典籍的品阶明显提升。这里存放的多是金丹期功法、中阶术法、阵法符箓基础、炼丹炼器入门等。弟子数量也少了许多,大多是内门弟子或筑基后期的精英。
王峰依旧从最基础的看起。《流云宗金丹要旨》、《风灵遁法详解》、《基础阵法原理》、《符箓初解》……他如同海绵吸水,快速汲取着此界更深入的知识体系。流云宗的金丹功法,在风属性变化上更显精妙,遁术也更注重速度与隐匿的结合。基础阵法符箓之道,虽与地球道门体系有共通之处,但在能量运用、符文构架上又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对风、云属性灵力的运用,让王峰颇受启发。
他着重翻阅了关于空间阵法和防护阵法的部分。流云宗在此道造诣不算顶尖,典籍中记载的多是些基础的空间稳定阵法、小型传送阵原理以及常见的防护阵法(如云雾迷踪阵、风壁守护阵)。王峰看得仔细,并非学习,而是通过对比,反向推演此界阵法的普遍水平和特点,以便更好地隐藏自己的阵法造诣,同时也为理解太虚遗迹可能存在的阵法提供参照。
“风壁守护阵,以风灵力构筑旋转屏障,卸力为主……与《玄元真经》中的‘玄水天幕’以柔克刚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变化稍显单一……”
“云雾迷踪阵,扰乱神识感知……与‘乙木幻形阵’原理相近,但幻化之能稍逊……”
王峰心中默默点评,眼界之高,远超典籍撰写者。他甚至在脑海中,以流云宗的基础阵法为蓝本,推演出数种更精妙、更强大的变阵,不过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并未记录。
当他拿起一本《碎星海边缘遗迹传闻辑录》时,脚步停了下来。这本由流云宗前辈整理的杂记,记载了不少关于碎星海边缘流传的古遗迹传说,其中就有关于“虚之门”的零星记载!
“……据传,风暴眼西北,有‘虚之门’,门后或藏上古大能遗泽。然空间紊乱,吸魂之风肆虐,化神难入。曾有修士得残图,循迹而去,皆杳无音讯……”记载语焉不详,且标注为“传闻,未经证实”,但“吸魂之风”、“残图”等字眼,与孙老头所言相互印证。
王峰默默记下,心中对鬼哭涧深处的凶险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合体期虽强,但面对未知的古阵和专克神魂的力量,仍需谨慎。
日落时分,王峰才走出藏经阁。夕阳余晖将流云峰染上一层金边,流云如锦。守阁长老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这位王长老,在藏经阁待了一整天,气息沉静如水,毫无浮躁,这份心性,着实不凡。
回到听竹轩,王峰并未立刻修炼。他盘坐静室,识海中如同走马灯般,回放着今日阅览的无数典籍信息。基础的道法原理、灵植矿物的特性、地理风物的描述、阵法的构架……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碎片,在他合体期的强大元神和深厚道基下,被迅速梳理、整合、提炼、升华。
如同百川归海,万法归宗。
他对南部星域的修真体系、流云宗的道法特点、碎星海的环境认知,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触类旁通,他对自身《玄元真经》的理解,对空间法则、阵法之道的感悟,也隐隐有了一丝精进。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基础之中,亦蕴藏无穷奥妙。
“接下来,该活动活动筋骨了。”王峰睁开眼,目光平静。他取出了客卿长老令牌,神念探入其中任务堂的界面。一行行宗门任务信息浮现出来。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一条标注为“丙级”的任务上:
【任务:采集‘星雾草’】
【地点:流云星‘坠星谷’外围】
【要求:成熟星雾草十株(百年份以上)】
【报酬:贡献点五十点,下品灵石一百块】
【备注:坠星谷外围偶有低阶风狼出没,需谨慎。守护兽‘铁甲犀’性情温和,但力大皮厚,建议筑基后期以上弟子组队前往。】
星雾草,正是他今日在《灵植图谱》中看到的一种喜阴、蕴含微弱星辰之力的灵草,是炼制几种凝神丹药的辅材。坠星谷,位于流云星另一侧,是一处因上古陨星坠落形成的奇特山谷,灵气紊乱,多生奇花异草。
报酬和任务难度对王峰而言不值一提。他看中的,是“坠星谷”这个地点。根据地理志记载,坠星谷深处空间结构不稳,偶尔会逸散出微弱的空间波动,或许……能让他更直观地感受此界的空间特性,为日后探索鬼哭涧积累经验。
“便从这采药开始吧。”王峰心念一动,接取了任务。身影一晃,便朝着山门外的方向,悠然行去。低调融入的第一步,从完成一个最普通的宗门任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