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流云峰顶。
朝霞初染,将峰顶巨大的白玉广场镀上一层柔和金辉。广场中央,一座九丈高的青玉道台巍然矗立,道台四周,早已密密麻麻坐满了太玄门弟子。从刚入门的炼气小修,到气息沉稳的元婴长老,数千道身影井然有序,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无比的崇敬与期盼,聚焦于道台之上。
当王峰的身影无声无息出现在道台中央时,整个广场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一瞬。他依旧是一身青衫,气息平和内敛,如同邻家青年,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过下方,却让所有人心头一凛,仿佛被无形的道韵洗涤,心神瞬间澄澈。
没有威压释放,没有霞光万丈,只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与浩瀚。
“诸位同门。”王峰开口,声音温和清晰,如同山涧清泉,瞬间流淌过每个人的心田,无论远近,皆清晰可闻,“今日讲道,非授法诀,只论道途。贫道修行浅薄,仅以自身些许感悟,与诸位共参大道之妙。”
话音落下,他盘膝而坐,神色平和。
讲道开始。
王峰并未高谈阔论深奥法理,而是从最基础的炼气筑基讲起。他讲“引气入体”,不再是枯燥的经脉路线,而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比,阐述灵气与自身相融的和谐之道;讲“筑基凝元”,则用“聚沙成塔,根基乃固”来强调根基的重要性。
他讲金丹之道,将其比作“炉火纯青,内蕴真阳”,强调心性淬炼与法力精纯;讲元婴之秘,则言“神游太虚,一念千里”,阐述神识壮大与感悟天地的重要性。
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每一个境界的关隘、常见的误区、突破的契机,都被他用最朴实、最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他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结合自身经历,甚至偶尔穿插些修真界流传的趣闻轶事,引得台下弟子会心一笑,紧张的气氛也随之舒缓。
讲到关键处,王峰信手拈来。
他并指一点,虚空之中,灵气自然汇聚,化作一株嫩芽破土而出,抽枝散叶,开花结果,演示“生生不息”的草木之道,让木系功法的弟子看得如痴如醉。
他掌心微托,一团火焰凭空而生,时而炽烈如阳,时而温润如烛,演绎“刚柔并济”的火行真意,令火灵根修士豁然开朗。
他屈指轻弹,一道细微的空间涟漪荡开,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层层叠叠,演示空间折叠的细微奥妙,让那些触摸到空间门槛的元婴、化神长老看得心驰神往,激动不已。
道音袅袅,如同大道伦音,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神。广场之上,时而寂静无声,只有王峰平和的声音在回荡;时而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与恍然大悟的轻呼;更有不少弟子周身灵气涌动,气息起伏不定,显然是心有所感,触动瓶颈。
时间在道韵流转中悄然流逝。日升月落,星河流转。
王峰这一讲,便是整整半年!
半年间,流云峰顶道台,成了太玄门最神圣之地。弟子们风雨无阻,每日前来听讲。王峰讲道,不拘泥于境界高低,总能让人有所得。炼气弟子听懂了如何更顺畅地引气,筑基修士明白了如何夯实道基,金丹真人领悟了凝丹的关窍,元婴长老窥见了化神的门槛……
收获最大的,当属那些困于瓶颈多年的修士。
一位卡在金丹后期近百年的执事长老,在听到王峰阐述“破丹成婴,需神念先行,引动天地共鸣”时,福至心灵,当场盘膝入定,周身灵气如潮汐般涌动!三日之后,一声清越的婴啼响彻广场,他竟在道台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成功碎丹成婴!引来一片羡慕与祝福的惊呼!
一位元婴初期的核心弟子,苦于神识增长缓慢,在听闻“神游之法,非仅冥想,更需体悟万物灵韵”后,尝试着将神识融入峰顶流云、山间清风,数日后,神识竟突飞猛进,瓶颈松动!
一位化神中期的长老,对空间法则的领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王峰在讲道中,以虚空生莲、咫尺天涯等精妙手段,将空间折叠、挪移的玄奥直观展现,并点出“空间非虚妄,乃万物依存之基,感悟空间,需先感悟万物之序”。这位长老如醍醐灌顶,困扰多年的滞涩豁然开朗,虽未当场突破,但气息圆融,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已窥见更高境界的门径!
半年讲道,受益者无数。据执事堂粗略统计,当场突破小境界的弟子多达数百人!而成功突破大境界瓶颈的,竟有数十人之多!其中金丹破元婴者三人,元婴破化神者一人!这在整个太玄门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整个宗门上下,洋溢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弟子们修炼更加勤奋,长老们探讨道法更加热烈,藏经阁内借阅玉简的人络绎不绝。王峰上交的那些心得玉简,更是被奉为至宝,无数弟子为积攒贡献点兑换参悟资格而加倍努力。
半年后的某日清晨。
王峰讲完最后一课,关于“炼虚之境,神融虚空,道法自然”的感悟。他缓缓收声,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充满感激与敬仰的脸庞。
“大道无涯,唯勤修不辍,方见真章。今日讲道至此,望诸位勤勉修行,不负道心。”他温和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短暂的寂静后,雷鸣般的掌声与发自内心的欢呼响彻云霄!
“谢师叔祖(师叔)传道之恩!”
“弟子谨遵教诲!”
“恭送师叔祖(师叔)!”
数千弟子齐声高呼,声浪如潮,饱含着最真挚的感激与敬意。
王峰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身形缓缓变淡,如同融入晨光之中,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道台之上。
广场之上,弟子们久久不愿散去,依旧沉浸在讲道的余韵之中,相互交流着心得感悟,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紫霄宫内。
王峰的身影悄然浮现。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流云峰顶依旧喧腾的景象,听着那隐隐传来的欢呼声,心中一片宁静。
回馈宗门,传道授业,此乃分内之事。看着宗门因自己而焕发新生,这份成就感,比独自获得珍宝更令人满足。
“该做的,都做了。”王峰轻声自语,“接下来,该好好闭关,彻底消化《太虚道典》,为下一步……做准备了。”
他转身,走向静室深处。厚重的石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