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岳的认知之中,修道乃是对天地人间的感悟,看日升日落,四季轮转,品人间百态,寻大道之踪。
这般修行,道境自可水到渠成,神通也能妙手偶得。
观中道藏内,虽也有炼丹之记载,但丹药之用途,多为治病疗伤,恢复灵韵。
也有部分丹药需采撷于天地,但却要求这丹药中,蕴藏着天地灵韵,同理,也有丹药,采撷于人间,自然也需要蕴藏着人间百态,方能用于悟道修行。
不过,对于天资聪颖者,在行走人间之时,便能直接悟道修行,又何须以丹药存之?
因此,李岳对此不甚理解,让他更不能理解的是,为何要将这丹药,剔除的如此纯粹?
听闻李岳的疑问,女子灌了一大口茶水,才将满心反刍的苦涩再次压了下去。
而后娓娓向李岳解释道:“道长所说的这种修行之法,流传于上古时期。
修行圆满者,确实道法强大,逍遥自在,甚至能与天地同寿,但道长可知,这些大能如今还有几人存活于世?”
李岳:“贫道不知。”
苏轶珠:“四方星域,已无一人,中央星域的神庭之中,或有一二,但也数万年不显于世了。”
李岳:“这是为何?”
苏轶珠:“修行绝顶能与天地同寿,但世间又有几人能修行至绝顶?而与天地同寿之后,天灾地难,也会化作修行之人的劫数。
天地在灾劫之中尚有覆灭之危,修行者被降临同等劫数,又有几人能够幸存?
因此,这般修行的法门,在外面早已被淘汰了。”
李岳:“既然已经淘汰,可我观道友,亦有参悟大道,这又是何理?”
苏轶珠:“虽然将那般修行之法淘汰了,但并非说这体系毫无用途,如果真要说起来,如今的体系,也是在之前的体系之上发展起来的。
只是如今,外面的修行,是以神道为根基。
以往修行,需先修道境,道尽增长之后,才能吸纳更多的灵力,但若不能破境,修行便停滞不前。
如今以神道愿力修行,则没有了这个弊端,只要愿力足够,便能凭借这愿力冲破桎梏。
桎梏破开之后,再去吸收炼化灵气,而后再辅以天材地宝,参悟这一境界与自身契合的大道力量。
虽不能一朝顿悟得道,却可循序渐进,而且以愿力修行,寿缘悠长,修行到星君境界后,只要人道不灭,则自身不朽。”
听完女子的描述,李岳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他端起杯中茶盏说道:
“贫道大概明白这两种修行的区别了,就如这盏茶,道境为杯,灵韵为水,大道则是漂浮在这水面上的茶叶。
古之修行,是以自身对天地万物的参悟,铸造茶杯,参悟的越深刻,茶杯也就越大,能装入的水也就越多,里面的茶叶自然也就越多,也越符合自己的口味。
新的修行则是以固定的水量去铸造茶杯,当茶杯装满之后,能添多少茶叶,再看个人造化与本领,但茶叶与茶水,却始终限于杯中。
但好处是,不管这茶水是浓郁还是寡淡,只要不是一杯白水,就能继续存着水,去铸下一个境界的杯子。”
苏轶珠想了想说道:“道长这般比喻倒也没错,不过每个人的杯子大小也有区别,上一个境界茶叶装的多的,下一个境界能铸造的茶杯就要更大一些。
冲击桎梏时,所需要的水也就会越多,如此累积之下,也有能将自身契合的大道参悟透彻的一天。”
李岳点点头,这般修行体系,确实也很不错,虽然受限于第一个杯子,但他们又以悠长的寿元,将此缺憾补全,当真是大智慧。
虽然听上去,在参悟大道上,似乎不如自己修行的古法,但实际上,以往的修行者中,未必个个都是天赋如自己这般。
他们造的杯子,未必就有人家的第一个杯子大。
只是还可一朝顿悟重铸杯身,但这又有几人能有这般机缘与智慧?
新法则不同,它让更多的人,能够以水磨功夫之法修行到更高的境界。
不过,大道无情又自有平衡,这般修行之法,当真就没有代价吗?
不过李岳并未修行此法,哪怕心中有此疑问,却也没有就此而多询问。
转而将话题引到了,苏轶珠为何会来此处?
按她之前所说,这方天地,当属无人愿意问询的,贫瘠荒凉之地。
“道长方才说,你来这片海域,是为了寻找海中一个大诡,如无意外,我与道长目的应该相同。”
随后,女子将一个故事向着李岳缓缓展开。
在神庭统御的星域内,势力也是错综复杂,除了神庭中的任职人员,还有各大宗门坐落于星域各处,也有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的闲散修者。
不论是哪一种,都在神道修行的体系之下,而神庭掌握着星辰丹,也相当于,抓住了各方势力的命脉。
因此,各大宗派,也会派弟子入神庭任职。
但有一批人却不服神庭统治,被称之为魔修,魔修不以凡人的愿力修行,也不修行古法,而是以新法中所需愿力的部分,直接以人取而代之代,炼制人丹。
因此,他们所习术法,无一不是血光缭绕,鬼气森森,这也是苏轶珠先前见到李岳的神通之后,误以为他是魔修的原因。
不修心性,以人炼丹,多数魔修最终都会神志混沌,成为只知道杀戮的怪物。
六十年前,有一位魔修大能,在中央星域失控,接连屠戮数几方世界,然后在神兵神将们的追击之下,逃到了一片未开发的星域。
不知道他在那星域之中遭受了什么,周身大道彻底改变,在他的身体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天道痕迹。
而且他的身体也变成了无数触手腐肉交织的不可名状之相。
缉拿他的星官与神兵天将,与之一战死伤惨重,好在这片星域与南望星域相邻,域君派出了包括女子师尊在内的五位星君前去除魔。
五位星君与这魔头大战数日,终于将其斩杀。
但五位星君也大道震荡,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所以战后由另外一位星君前去处理尸骇。
本来此事至此便告一段落,哪知在几年前,中央神庭钦天监监察大道时,发现了大道异常,天道或有倾覆之危,而异常方位所属,正是这南望星域。
南望帝君下令彻查整个南望星域,想要找出异变之源头。
苏轶珠便来这里调查此事的。
听闻女子的诉说,李岳皱眉:“如此说来,此方天道确实已经发生了变异,难不成这里便是灾变的源头?”
苏轶珠:“尚未有定论,还需找到海中那位才能确定,若海中那位就是当年的魔修所化,那此地很可能就是,南望星域大道变异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