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笙和张师傅在三楼楼梯口等了没一会儿,就听见楼下传来周九饼的大嗓门,知道他们到了。“老梁,九饼,上来吧!”张师傅对着对讲机喊了一声,没两分钟,就看见周九饼和老梁一前一后地跑了上来,周九饼手里还攥着半袋薯片。
“尹笙,咋样了?找到啥线索没?”周九饼凑到尹笙身边,好奇地看着他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是刚才的波形图。
尹笙摇摇头:“暂时没有,刚才琴声停了一会儿,现在又开始了,不过光看波形没法确定触发方式,得近距离监测琴键的震动和触发信号。”
他说着,从背包里掏出一堆小巧的设备——十几个微型拾音器,还有一排震动传感器,个个都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还有几根细细的连接线和一卷双面胶。
“我准备把这些拾音器和传感器贴在钢琴内部,每个琴键对应一个,这样能实时捕捉每个键的触发情况,还能通过震动判断是不是机械触发。”
张师傅看着这些小玩意儿,一脸新奇:“这东西这么小,管用吗?”
尹笙笑了笑:“放心,这都是高精度的,别说琴键震动了,连蚂蚁爬上去都能测出来。”
周九饼凑过来,伸手想摸一下传感器,被尹笙拍了回去:“别乱碰,碰坏了就测不了了。”
几人轻手轻脚地走进音乐教室,钢琴还在断断续续地弹着《小星星》,琴键依旧是空无一人地自动起落。
尹笙小心翼翼地掀开琴盖,又拧开钢琴侧面的盖板,露出里面复杂的琴弦和机械结构。
他拿出双面胶,把微型拾音器一个个贴在琴键对应的机械连杆上,又把震动传感器贴在钢琴的共鸣箱上,每个设备都用细线连接到一个小小的接收器上,接收器再通过数据线连到他的笔记本电脑上。
周九饼蹲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到尹笙,偶尔偷偷瞟一眼琴键,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老梁则靠在门口,手里依旧拿着他的望远镜,时不时往窗外瞅一眼,生怕有人来捣乱。
张师傅站在尹笙身后,帮他递胶带和连接线,嘴里还时不时问一句:“贴这儿行吗?要不要再往左边点?”
忙活了五六分钟,所有的设备终于都安装好了。
尹笙坐回电脑前,打开数据分析软件,点击“开始监测”。
很快,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张3d的频谱云图,上面有88个小小的光点,整齐地排列着,对应着钢琴的88个键位。
“看,这就是实时数据。”尹笙指着屏幕对众人说,“每个光点代表一个琴键,等会儿琴键触发的时候,对应的光点就会亮。另外,红色的区域是热区监测,如果有人用手碰琴键,会有温度变化,就会显示红色光点。”
话音刚落,《小星星》的旋律又响了起来,屏幕上的光点果然开始闪烁——对应的琴键位置亮起蓝色的脉冲,一闪一闪的,跟琴键的起落节奏完全同步。
众人都凑到电脑前,盯着屏幕看,眼睛一眨不眨。
“蓝色!都是蓝色!没有红色!”周九饼第一个喊了出来,声音里带着点惊讶,还有点小小的失望,“真没人碰啊?那这到底是咋弄的?难道真的是物理幽灵?”
他说着,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往张师傅身边靠了靠。
张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自己也有点疑惑,但还是强装镇定:“别瞎说,小尹不是说了吗,要么是机械,要么是mIdI信号,哪有什么幽灵。”
尹笙盯着屏幕上的脉冲信号,皱着眉头说:“从震动数据来看,不是机械连杆被触发,更像是琴键直接受到了电信号控制——有点像电子钢琴的mIdI触发,但这是台机械钢琴,按理说没法直接接mIdI信号。”
老梁放下望远镜,凑过来说:“那会不会是有人在琴里面装了什么电子装置?比如小马达之类的,控制琴键起落?”
尹笙点点头:“有这个可能,不过刚才我贴传感器的时候大概看了一下,没发现明显的马达或者线路,可能藏得比较隐蔽。”
周九饼嚼着薯片,含糊不清地说:“那咱们把钢琴拆开看看?说不定能找到藏在里面的东西!”
尹笙摇摇头:“不行,现在琴声还在响,拆开的话可能会破坏设备,也会打断信号,等会儿琴声停了再检查。现在先盯着数据,看看有没有别的变化。”
几人就这么围着电脑,盯着屏幕上的蓝色光点一闪一闪,钢琴的旋律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虽然还是那首简单的《小星星》,但配上屏幕上的频谱云图,倒真有点“抓鬼”的紧张感。
周九饼吃着薯片,偶尔小声跟老梁嘀咕两句,张师傅则时不时往琴键那边瞅一眼,尹笙则全神贯注地盯着数据,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两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