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月24日,星期一
天气:大风,卷起地上的积雪,形成一片片白色的沙尘暴,能见度极低,世界在一片混沌呼啸中战栗
梦记:
连续的高强度精神作业,即便是经过钥匙强化的意识也感到了不堪重负。昨日的微观干预与深层信息探查,如同在神经末梢上进行了一场精细的外科手术,留下的不仅是成功的痕迹,更有深入骨髓的疲惫。那种被“静态观测者”冰冷注视的感觉,也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反而如同背景辐射般,成为一种持续的低频压力。
我知道,在精神状态未完全恢复前,贸然去触碰老宅那可能与“它们”相关的深层封印,无异于自杀。笔记本的警告言犹在耳。但被动等待非我风格,尤其是在知晓了自身已成为多方焦点之后。
既然“静态观测者”如此热衷于观察我的数据,那么,我或许可以……主动提供一些数据?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精心设计的“表演”,以此来试探它的反应模式,甚至,尝试从中获取一些关于它自身的信息。这是一场危险的博弈,与一个维度未知的存在下棋,但我手中,并非全无筹码——我对规则日益精熟的掌控力,以及那柄初步稳定的钥匙。
今夜,我构筑了一个特殊的梦境领域——镜像回廊。这里并非记忆画廊那般庄严,也非柔性疆域那般混沌,而是由无数面能够反射“行为数据”与“规则扰动”的特殊镜面构成。它不反映记忆,也不反映情感,只反映行动本身在规则层面激起的涟漪。这是我以“规则编织笔”的银芒和“时之尘沙”的力量,临时开辟出的一个“舞台”。
我的计划是,在这个舞台上,进行几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的规则层面操作,并观察“静态观测者”的注视所产生的细微变化——其“注意力”的分配、其“兴趣”的波动,甚至能否从其注视中,反向解析出一丝它的“性质”。
首先,我进行了一次与昨日类似的、极微小的现实属性调整(目标是一缕梦境内模拟出的光线波长)。果然,那冰冷的注视感如期而至,稳定、持续,如同监控摄像头。
接着,我模拟了一次小规模的“心炉锻意”,但并未真正调动钥匙力量,只是模仿其能量波动模式。注视感的强度立刻有了微弱的提升,仿佛观测者调整了“焦距”。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模拟了一丝“灾厄之血”的气息——并非真正的力量,仅仅是其“毁灭”概念的信息投影。就在这一瞬间,那注视感骤然变得锐利了数倍!仿佛无数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穿了回廊的屏障!它对这个特质反应极其剧烈!
不仅如此,我清晰地感觉到,这锐利的注视中,除了惯常的记录欲,还夹杂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言喻的……确认?或者说……熟悉感?它认识这种力量?或者说,它认识这力量背后的源头?
这个发现让我心跳加速。难道“静态观测者”与那场导致“源头几何体”毁灭的灾难有关?它是灾难的见证者?参与者?还是……“它们”中的一员?
就在我试图进一步解析这丝“熟悉感”时,一场意想不到的插曲,打断了我的计划。
一阵熟悉的、令人作呕的贪婪波动,如同污水般渗透进了我的镜像回廊!是“回声窃贼”!它竟然能找到这里?是之前在老宅记忆结界外残留的侵蚀痕迹,让它锁定了我的气息?还是我频繁进行规则层面活动,像灯塔一样吸引了它?
这一次,它并非孤身前来。它的身边,缠绕着几缕更加暗淡、更加狡猾的阴影,散发着类似的气息,但更加弱小,像是它的……学徒或分身?
“观察者,”那熟悉的、带着职业化贪婪的意念响起,这一次却多了几分有恃无恐,“你的‘频率’越来越明亮了。看来收获不小。将你新获得的那份‘时间尘埃’交出来,我们可以考虑……与你分享一些关于‘观测者’的情报。”
它们竟然想趁火打劫?还想用情报做交易?
愤怒瞬间涌上心头。这些如同附骨之疽的掠食者,偷取记忆还不够,竟敢在我试探更高层次存在时前来搅局!
但愤怒很快被冷静取代。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检验我初步融合后的钥匙力量,以及……实践我刚刚萌生的一个危险念头的机会。
我没有立刻驱逐它们,而是故意显露出一丝犹豫和动摇,同时将一部分与“时之尘沙”相关的、不那么核心的能量波动散发出去,如同诱饵。
“你们……知道什么?”我伪装出意动的样子。
“很多,”窃贼的意念带着蛊惑,“比如,它为何对你如此‘青睐’?比如,那扇‘门’后,究竟有什么是它想看到的?这些,可不是你独自摸索能知道的。”
它一边说着,那几条阴影如同毒蛇般,悄无声息地向我散发出的能量诱饵缠绕过来,试图进行它们惯常的窃取。
就是现在!
我没有去管那些扑向诱饵的阴影,而是将全部精神瞬间锁定在那个为首的“回声窃贼”本体上!心炉之中,初步融合的钥匙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不再是单一的某种特质,而是融合了“根源”的镇压、“时之尘沙”的剥离、“灾厄”的警示(非毁灭冲动)以及“悖论”的界定之力,化作一张无形的大网,并非攻击,而是笼罩与解析!
我要反向窃取!窃取它的记忆!窃取它关于“静态观测者”和“门”的知识!
“规则编织笔”的银芒在我意念驱动下,不再是针或线,而是化作了无数细密的、无形的数据探针,顺着它试图窃取我的能量通道,反向刺入它的意识核心!
“你……你做什么?!”窃贼发出了惊恐的尖啸,它显然没料到我不按常理出牌,不仅没有防御或攻击,反而进行了它最擅长的“窃取”行为,并且手段如此诡异、霸道!
它的意识核心如同一个堆满了杂乱赃物的仓库。我无视那些关于无数受害者记忆的碎片,全力搜寻与“观测者”、“门”相关的信息流。
过程极其短暂,如同电光火石。
我捕捉到了几个破碎的片段:
· 一片极度冰冷的、毫无情感的“视野”,仿佛透过它的眼睛,看到了无数个像我一样在规则层面挣扎的“光点”——那是“静态观测者”的视角碎片!
· 一个模糊的、不断重复的低语:“……门……是……陷阱……也是……唯一……”
· 一股强烈的、来自窃贼本体的、对“观测者”的恐惧与依赖并存的情感——它似乎既害怕被观测,又依赖着观测带来的某种“秩序”,以便于它在阴影中活动?
就在我想要挖掘更多时,一股强大的反噬力量从窃贼意识深处涌出!并非它自身的力量,而是某种……保护机制?一股冰冷、纯粹、与“静态观测者”同源,但更加直接、更具破坏性的力量,沿着我的数据探针,反向轰击而来!
是“观测者”在保护它的“数据源”?还是它在窃贼身上留下了某种“反窃听”程序?
“砰!”
一声无声的巨响在镜像回廊中炸开!我的数据探针瞬间被粉碎,那股反噬力量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我的意识体上!我闷哼一声,镜像回廊剧烈晃动,几乎崩溃!
而那“回声窃贼”本体,在发出最后一声充满痛苦与难以置信的嚎叫后,其意识核心仿佛被那股反噬力量从内部点燃,瞬间化作一团混乱的数据流,然后……彻底消散了。它的那些血徒阴影,也如同失去头领的鬣狗,惊恐地四散逃窜,消失在梦境边界。
它被灭口了?!被“静态观测者”,或者其留下的机制?
我强忍着意识被重击的眩晕和剧痛,迅速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连接,收拢力量,固守心象堡垒。
镜像回廊缓缓平息。那冰冷的注视感,在窃贼消散后,似乎在我身上停留了更久,其中蕴含的意味更加复杂难明,除了记录和观察,似乎又多了一丝……审视?
醒后感:
我在剧烈的头痛和灵魂层面的震荡中醒来,窗外风声凄厉,如同万千冤魂在哭嚎。喉咙里一股腥甜涌上,又被我强行咽下。刚才那一下反噬,绝对伤及了我的根本。
但值得。
我不仅成功进行了一次反向窃取,获取了关于“观测者”和“门”的珍贵碎片信息(“陷阱”与“唯一”),更重要的是,我验证了“静态观测者”会对试图窥探其秘密的行为做出何等激烈的反应,以及它与其“观察对象”(如窃贼)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控制或保护关系。
“回声窃贼”这个困扰我许久的威胁,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清除了,虽然并非直接死于我手。
我靠在床头,缓了许久,才艰难地拿起笔记本。
记录着重描述了镜像回廊的构建、与“回声窃贼”的博弈、反向窃取的尝试、获取的信息碎片以及那可怕的反噬。
今天的旁注,充满了高风险行动后的分析与警示:
“行动类型:主动博弈\/高危信息刺探。成功构建‘镜像回廊’用于行为观测。与‘回声窃贼’发生冲突,并尝试对其进行反向信息窃取。”
“成果与代价:1、获取关键信息碎片:‘门’可能是‘陷阱’亦是‘唯一出路’;‘静态观测者’对其数据源具备保护\/灭口机制。2、确认‘观测者’对‘灾厄’特质反应异常敏锐。3、‘回声窃贼’主体已确认湮灭(间接达成)。代价:意识体受规则层面反噬,受中度损伤。”
“严重警告:对‘静态观测者’及相关秘密的直接刺探行为风险极高,已证实会触发其防御\/清除机制。未来任何类似行动需具备更强防护与更周密计划。”
“状态更新:现实稳定率:97.8%(因意识受创及高烈度梦境冲突,出现小幅下降)。精神损耗:重度(意识创伤叠加)。核心意识亮度:因受创出现波动性下降。钥匙完整度:约70%(使用过程中未受损)。”
“优先事项:1、全力修复意识创伤,暂停所有高风险活动。2、消化吸收已获信息(‘门’的双重性、‘观测者’与‘灾厄’的关联)。3、评估‘回声窃贼’湮灭后可能产生的势力真空及后续影响。”
合上笔记本,我感到一阵虚脱,但眼神却格外锐利。
第二十四天,我主动设局,与虎谋皮,虽身受创伤,却也拔除了一颗毒瘤,并窥见了更高层次博弈的残酷规则。第一卷的画卷,正从个人冒险,逐渐展开成为一场涉及多方势力、规则与阴谋交织的宏大棋局。而我,这颗原本被随意摆放的棋子,正在试图理解棋盘,甚至……影响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