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叹此番立下大功了!\"
林阳含笑注视着顾雍。吴郡四大世家能如此配合,必是顾雍暗中使力。
若非如此——
吴郡之地岂会这般轻易归顺?
同时获得四大世家支持——
这可是连孙策都未能做到的壮举!
更何况——
林阳绝非孙策那等鲁莽之辈。
当年孙氏在扬州对世家锋芒毕露——
最终反误了自家性命!
实力未至碾压之势时,最忌锋芒毕露!
当效司马仲达,方得长久!
\"雍不过尽忠主公大业。\"
顾雍拱手应答。此时的他尚未历练出后世东吴丞相的沉稳气度——
正值壮年,野心勃勃欲更上层楼!
若助林阳全取扬州——
凭主公手中那批稻种——
这大汉江山,迟早要改姓林了!
林阳注视着面前的顾雍,语气坚定地说:\"元叹,立刻给吴郡各大世家传话,但凡归顺于我的人,必当厚待!\"
他深谙诱敌之道——
想引鱼上钩,必先投饵!
不撒窝料,鱼儿怎会聚拢?
养猪亦需养肥方可宰杀!
\"遵命,主公!\"
得到林阳的亲口保证,顾雍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尽管见识过林阳对待徐州世家的手段,但顾雍始终难安。此刻明确了主公对扬州世家的态度,他终于能说服吴郡四大家族全力配合了。
\"元叹,会稽郡那边进展如何?\"林阳转而询问。
不是说会稽郡也有人来投诚吗?
\"咳...\"顾雍清了清嗓子,\"会稽太守陈瑀来信,愿率麾下一万五千将士归顺主公。\"
此言一出,厅内骤然寂静。
\"堂堂郡守,说降就降了?\"坐在侧席的太史慈再也按捺不住。
他率三万精兵前来是为建功立业,谁知刚到驻地——
吴郡献上一万兵马主动归附;
会稽郡守更夸张,直接打包一万五千人马来投!
这记重拳就像砸在棉花上,让摩拳擦掌的太史慈憋闷不已。
仗还没打,敌将怎么全投降了?
郭嘉捻须沉吟:\"若没记错,这位陈瑀太守,应是陈珪从事的兄长?\"
(
“正是如此!”
顾雍微微颔首,视线转向林阳,缓缓解释道——
陈瑀,乃是陈珪的族弟,同属陈氏一族。然而,因缘际会之下,他投靠了袁术。昔日袁术图谋扬州时,趁陈温病逝,派此人出任扬州刺史。奈何此人生性怯懦,至今仍滞留于会稽郡。如今袁术放弃扬州,转攻青州,加之林阳大军压境,他便起了归顺之心。
“主公,陈珪也曾多次修书劝他投诚,想必他此番举动,亦有此因。”
顾雍顺势提及陈珪,将他也纳入此事之中。
对于会稽郡的局势,他其实并无十足把握。吴郡由江东四大世家掌控,因此他敢断言,只要林阳兵临城下,吴郡士族必将开城相迎。然而会稽郡的陈瑀,其态度却未必能完全预料。
“无妨,袁术如今深陷青州两郡,数月之内无力南下。”
林阳淡然回应。只要他能抢先占据会稽郡,陈瑀即便不愿投降,也由不得他了。
“此外,主公还需留意丹阳郡。”
说完会稽与吴郡之事,顾雍神色一肃,语气转沉。
扬州三郡之中,最令顾雍难以掌控的,便是丹阳。此地素有凶悍之名,昔年陶谦麾下的丹阳精兵,便源于此处。而如今执掌丹阳郡的太守周昕,与前扬州刺史陈温交好,二人曾共同资助曹操兵马。
曹孟德当初起兵时,麾下仅有四千丹阳精兵作为根基!
如今周昕驻守宛陵,手中握有两万雄师!
\"周昕?!\"
听到这个名字,林阳心中掠过一丝熟悉。
按原本历史轨迹,此人不是该被袁公路驱逐了吗?
显然!
由于自己的出现,袁公路的势力未能渗透进丹阳郡!
林阳隐约记得!
此人曾在宛陵阻击过袁公路的大军!
最终迫使袁公路以丹阳百姓相要挟!
才逼得周昕主动请辞,借机夺取丹阳!
如此看来!
自己要攻取丹阳郡,恐怕会遇到些阻碍!
毕竟自己不像袁公路那般 ** !
竟拿平民百姓作筹码!
袁公路枉为四世三公之后!
\"奉孝,你有何见解?\"
如今扬州三郡形势已明,林阳转头询问身旁的郭嘉。
孙坚与袁术所占之地,眼下暂不宜交锋。
林阳不愿打草惊蛇。
当务之急是先拿下扬州剩余三郡,再与孙坚决战。
至于袁公路——
待他察觉时,大局已定!
\"主公,建议先取吴郡,再攻会稽,如此可连占两郡之地。\"
郭嘉审视地图后,与顾雍持相同见解。
吴郡有江东世家支持。
只要解决严白虎。
便有了稳固根基。
况且!
曲阿乃我军退路,不可不防。
第二步自然要攻取陈瑀驻守的会稽郡。
得会稽后,便可图谋豫章与丹阳二郡。
\"下一步,臣建议主公先取豫章郡!\"
与顾雍意见相左,郭嘉的指尖径直点在豫章郡的位置上!
\"哦?\"
听闻郭嘉主张攻打豫章郡,顾雍、太史慈和林阳皆神色一凛!
\"明公,我们的目标是整个扬州,而非区区三郡之地!\"
郭嘉继续阐述着,目光扫过九江郡与庐江郡的方位。
\"此刻孙坚正率军攻打庐江郡,我们大可趁虚直取豫章郡,使其首尾难顾!\"
郭嘉的计策简明扼要。
丹阳太守周昕坐拥两万精锐之师。
而他们仅带了三万兵马前来。
即便加上吴郡一万、会稽郡一万五千援军,
总兵力也不过五万五千之数。
除去两郡各需留守的五千守军,
林阳实际可调遣的兵力仅四万五千。
要攻破宛陵这般坚城,实非易事!
这次军中并未携带猛火油,
攻城战原非他们所长。
与其强攻,不如转战豫章郡!
孙坚既攻庐江,豫章守备必然空虚,
出其不意方能克敌制胜!
\"元叹以为此计如何?\"
到底身处扬州地界,林阳还是征询了顾雍的意见。
只见顾雍凝视地图,眼中精光乍现:
\"明公,奉孝此计必建奇功!\"他难掩激动,\"孙文台兵力有限,豫章守军绝难超过两万!\"
\"好,就此定计!\"
确立行军方略后,林阳当机立断拍板决定。
初平三年四月,扬州境内
\"明公,前方已见丹徒县城墙!\"
三万大军压境之际,太史慈遥指丹徒县城回禀,嘴角却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丹徒城下,顾雍、郭嘉等人随林阳策马前行。城门外挤满了前来迎接的官吏与百姓,一派热闹景象。
\"下官丹徒县令,拜见主公!\"
为首的县令躬身行礼,身后众多官员齐刷刷跪伏于地。这般阵仗令太史慈、典韦等人暗自心惊。
林阳一行喜形于色,而太史慈等人却暗自懊恼。大军刚至,当地世家望族竟纷纷归顺,他们的战功与封赏转眼成空。奇袭江东的计划,尚未实施便已夭折。
庐江郡舒县城外,残破的城门见证着激烈的攻城战。孙策望着眼前景象,难掩兴奋之情:\"得公瑾相助,霸业可期!\"
身旁二十出头的少年谋士同样面露喜色:\"舒县既克,主公已尽收庐江全境!\"
至此,孙氏父子已占据扬州六郡中的两郡,正谋划进军其余四地。\"走,公瑾!\"孙策迫不及待拉着周瑜去见父亲。这位年轻谋士的加入,让他对未来的征战更加充满信心。
三日后,襄安城外驻扎着四万余孙坚大军。县衙内,孙坚端坐主位,韩当、祖茂、张昭、孙策、周瑜等文武要员分列两侧。
孙坚如今掌控着扬州的豫章与庐江两郡!
其麾下兵力持续壮大,并吸纳了庐江本地的贤才!
张昭与周瑜便是新近投效的能臣!
\"主公,我军虽已拿下庐江,但此刻绝非休整之机!\"
年轻的周瑜目光灼灼,指着军略图向孙坚进言。
\"如今豫章、庐江虽在主公之手,然北有袁术虎视,东遭丹阳太守周昕两万兵马拦截!\"
\"若不趁势夺取扬州余下三郡,待袁术大军回师,我等必陷危局!\"
孙坚虽坐拥三郡(含荆州长沙),但兵力捉襟见肘——
豫章留守程普、黄盖仅一万五千兵,襄安城外主力不过四万五千众。
对比袁术:九江郡屯兵两万,豫州更蓄十万雄师!若其率八万精锐反扑,孙军绝难抵挡。
\"公瑾所言极是,但若分兵再战...\"祖茂皱眉道出困境,\"庐江需留驻军,本就不足的兵力更显薄弱。\"
周瑜朗声笑道:\"将军所虑瑜已知晓!\"
少年意气风发的军师,显然对孙坚的艰难处境了然于胸。
(
孙坚现有兵力仅三万余,如何分兵出击确实是个难题。
九江郡易守难攻,三万人马难以攻克。
周昕统领的两万丹阳精兵更是不容小觑,与之交战必将陷入苦战。
\"主公兵力有限,若强攻九江、丹阳二郡,必然损失惨重。\"周瑜手指地图,直接跳过这两处险地。
\"当务之急是攻取会稽、吴郡二地!\"
以三万兵力攻打会稽、吴郡,反倒游刃有余。
孙坚闻言眼前一亮,顿时精神振奋。
扬州六郡中,避其锋芒的战略确实可行。
\"会稽太守陈瑀乃袁术心腹,此人生性怯懦。麾下万余人马,远不及丹阳精兵。\"周瑜侃侃而谈,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韩当、祖茂等将领都暗自赞许。
\"主公只需兵临城下,派使者劝降即可。陈瑀不堪一击,会稽郡唾手可得。\"
\"会稽到手后,可顺势攻取吴郡。吴县城外严白虎统领的万余流寇更是不足为虑。收编降卒后,我军兵力可达八万之众。\"
如此步步为营,最后再合围丹阳郡,方为上策。
尤其听说周昕这人宅心仁厚,对百姓特别好!
只要派八万大军围住丹阳,周昕考虑到全城百姓,肯定得投降!
收编两万丹阳精兵,凑齐十万大军,就能坐镇扬州,跟袁术抗衡了!
周瑜一番分析,原本错综复杂的扬州局势立刻明朗起来。
\"妙!公瑾之才堪比张良!\"孙坚听完周瑜的谋划,喜形于色。
照这个计划——
顺利的话——
不出一年就能拿下扬州五郡!
有了这地盘,足以和天下诸侯掰手腕了!
韩当、祖茂这些老将望着周瑜,眼里写满欣慰。
咱江东后继有人喽!
被孙坚这么一夸,周瑜脸上也泛起自信的笑容。
现在的扬州局势——
在他周瑜眼里简直易如反掌!
除了丹阳太守周昕——
其他势力根本不值一提!
\"报!吴郡加急军情!\"
正当众人准备出兵会稽时,传令兵匆匆送来战报。
孙坚笑容满面地展开信笺,突然脸色凝固。
这变脸速度让全场气氛瞬间诡异。
连周瑜都皱起眉头,摸不着头脑。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