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京城的天空格外晴朗,阳光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泛着金色的光芒。陆辰身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袍,在秦风的护送下,通过王大人安排的秘密通道,悄然来到皇宫外的侧门。早在此等候的王大人亲自迎接,将他带到朝房等候。
“陆王爷,陛下已经在金銮殿上等候,萧承煜和众大臣也都到了。” 王大人低声道,“等会儿上殿,你一定要冷静,拿出证据,据理力争。老臣会在一旁协助你,帮你说话。”
“多谢王大人。” 陆辰拱手道,“有劳大人费心了。”
片刻后,太监高声唱喏:“传镇北将军陆辰上殿!”
陆辰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昂首阔步地走进金銮殿。金銮殿内庄严肃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眼神中带着审视与猜忌。两侧的文武百官分列而立,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陆辰身上,有好奇,有同情,也有敌意。萧承煜站在百官之首,身着华丽的太子锦袍,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眼神阴鸷地看着他。
“罪臣陆辰,参见陛下!” 陆辰走到殿中,双膝跪地,行了三叩九拜之礼。
“陆辰!” 皇帝的声音冰冷,“你可知罪?”
“陛下,臣不知所犯何罪,还请陛下明示。” 陆辰抬起头,目光直视皇帝,神色坦荡。
“你还敢狡辩!” 萧承煜立刻上前一步,指着陆辰,怒声道,“你在北境拥兵自重,私造龙袍,训练私兵,还与蛮族勾结,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你还敢说自己无罪?”
“太子殿下,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 陆辰反驳道,“你说臣谋反,有何证据?若是拿不出证据,就是诬陷忠良!”
“证据?本太子当然有!” 萧承煜转身对皇帝说道,“父皇,儿臣这里有陆辰与蛮族的谋反密信,还有证人可以作证,恳请父皇让儿臣呈上!”
皇帝点了点头:“呈上来。”
太监将那封伪造的密信递给皇帝,皇帝接过密信,再次仔细看了一遍,脸色更加阴沉:“陆辰,这封密信上的字迹与你的笔迹极为相似,印章也是你的官印,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陛下,这封密信是伪造的!” 陆辰高声道,“臣有证据证明这封密信是萧承煜伪造的,恳请陛下允许臣呈上证据!”
“哦?你有何证据?” 皇帝疑惑道。
“陛下,臣带来了笔迹对比图谱和印章辨析文,还有臣近年来的奏折,请陛下过目!” 陆辰说道。
太监将陆辰带来的证据呈给皇帝,皇帝接过证据,仔细翻阅起来。翰林院的学士也上前协助,逐一对比密信与陆辰奏折的笔迹,礼部的官员则检查印章的真伪。
“陛下,经过对比,这封密信的笔迹与陆将军的奏折笔迹确实不同!” 翰林院学士躬身道,“陆将军的奏折用的是狼毫笔,松烟墨,笔触遒劲,转折有力;而密信用的是羊毫笔,普通墨,笔画绵软,多处细节与陆将军的笔迹不符,明显是模仿的。”
礼部官员也上前道:“陛下,这封密信上的印章也是伪造的。陆将军的官印是和田玉所制,印文‘镇北将军印’的‘镇’字宝盖头是圆转笔意,刻工精湛;而密信上的印章是青田石所制,‘镇’字宝盖头是方折,刻工粗糙,与真印截然不同。”
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变,看向萧承煜:“承煜,这是怎么回事?”
萧承煜心中一惊,没想到陆辰竟然找到了如此确凿的证据。他强装镇定,反驳道:“父皇,这分明是陆辰为了脱罪,伪造的证据!他肯定是提前准备好了假的笔迹和印章,想要蒙骗父皇!”
“太子殿下,你血口喷人!” 陆辰怒声道,“这些证据都是臣的真实笔迹和官印拓片,翰林院和礼部的官员都可以作证,怎么可能是伪造的?倒是你,萧承煜,你勾结蛮族,挑起战争,救灾贪污,如今又伪造密信,诬陷忠良,你才是真正的罪该万死!”
陆辰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臣镇守北境以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两次击退蛮族的大规模进攻,斩杀蛮族大将巴图和莫贺咄,确保北境边境安宁;臣推广化肥和新式农具,使北境粮食产量翻倍,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还支援了南方灾区;臣开设惠民药局、建立义仓、推广保甲制度,使北境民生改善,治安清明;臣开发矿山、修建铁路,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铁矿和煤炭,促进了大乾的经济发展。这些功绩,北境的百姓可以作证,朝中的大臣也有目共睹!”
他转身对百官说道:“诸位大人,你们说说,臣是不是在北境尽心尽力,为大乾鞠躬尽瘁?萧承煜是不是在诬陷忠良?”
百官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户部尚书王大人率先站出来:“陛下,陆将军所言句句属实。北境的繁荣与安宁,离不开陆将军的努力,臣可以作证,陆将军是忠臣,绝非反贼!”
兵部尚书李大人也站出来:“陛下,陆将军战功赫赫,多次为大乾立下大功,这样的忠臣,绝不可能谋反。还请陛下明察,还陆将军一个清白!”
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为陆辰说话,尤其是那些与陆辰结盟的官员,更是纷纷指责萧承煜诬陷忠良。
萧承煜见状,心中更加慌乱,他大喊道:“父皇,不要听他们的!他们都是被陆辰收买了!陆辰在北境手握重兵,民心所向,他的话不能信!”
“太子殿下,你才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陆辰反驳道,“你勾结蛮族,给莫贺咄提供粮食和兵器,挑起战争,导致无数将士和百姓伤亡;你在南方救灾期间,贪污赈灾款百万两,用劣质粮食充数,导致灾民疫病横行,死伤无数。这些罪行,臣都有证据,恳请陛下派人调查!”
皇帝听着双方的争执,看着手中的证据,又看了看百官的态度,心中的猜忌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萧承煜的不满。他知道,陆辰的功绩是实实在在的,而萧承煜的行为,确实疑点重重。
“好了,都不要说了!” 皇帝沉声说道,“陆辰,你提出的证据确实有道理,这封密信确实存在伪造的嫌疑。萧承煜,你身为太子,未经查实就诬陷大臣,罚你闭门思过一月,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
“父皇!” 萧承煜不敢置信地看着皇帝,“您怎么能罚我?陆辰分明就是谋反!”
“朕说的话你敢不听?” 皇帝眼神一厉,萧承煜吓得不敢再说话,只能不甘心地低下头。
皇帝又看向陆辰:“陆辰,你此次进京,一路辛苦,又遭遇埋伏,受惊了。朕知道你是忠臣,之前是朕错信了谣言,委屈你了。你先在驿馆休息,待朕查明此事,再给你一个公道。”
陆辰心中一松,连忙叩拜:“谢陛下明察!臣愿意配合陛下调查,证明自己的清白!”
金銮殿上的对质暂时告一段落,陆辰虽然暂时洗清了 “谋反” 的罪名,但他知道,萧承煜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调查过程,肯定还会遇到重重阻碍。而皇帝虽然暂时相信了他,但心中的猜忌并未完全消除,想要彻底自证清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走出金銮殿,陆辰望着皇宫外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这场金銮殿对质,他赢了第一回合,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萧承煜的阴谋还未完全揭穿,他的危险还未解除,接下来,他必须更加小心,收集更多的证据,彻底扳倒萧承煜,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性命,守护好北境的安宁。
编辑分享
在金銮殿对质的过程中,皇帝会有怎样的表现?
如何描写金銮殿上的气氛?
自证清白后,陆辰的仕途会有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