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 18节
我此行目的地贵州遵义城
\/
亲爱的番茄文学网读者,亲爱的今日头条读者,作者黄老呆万分感谢你阅读小说《乌江绝恋》。黄老呆标榜为后现代派文学作品,长篇元小说《乌江绝恋》。
那么什么是元小说呢?
所谓元小说即是:关注小说身份及创作过程的小说
“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传统小说往往关心的是人物、事件,是作品所叙述的内容;而元小说则更关心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小说的叙述往往在谈论正在进行的叙述本身,并使这种对叙述的叙述成为小说整体的一部分。当一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这样的关于小说本身的叙述的时候,这种叙述就是“元叙述”,而具有元叙述因素的小说则被称为元小说。
这是2017年初夏的一天,这是南方的太阳火辣辣的一天,我乘坐在一辆绿色车皮的火车上。广东湛江热啊!湛江的太阳晒死人啊!这列火车起点站是广东湛江,钟点站是四川成都东。这趟火车要路过重庆西站,更重要的是这趟火车要途经贵州省遵义市。这趟火车就是从广东湛江到四川成都东站的K872次火车。
虽然这趟火车的外观还是绿色的车皮,这趟火车的容颜并不怎么好看,并不怎么靓丽。但是早在前几年它的内部已经安装了空调,所以夏季乘坐在这趟车次里面,还是很舒服的。尤其是它的卧铺车厢,从起点站湛江出发乘客人数并不多,卧铺床铺上简单的被子比较干净。车厢内空气十分干净凉爽。我选择这趟火车从祖国的最南边广东湛江, 沿途要经过广西,贵州,等二十多个城市,最后到达它的终点站西南的重庆市,四川成都市。我可以沿途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可以接触上上下下的各地旅客,捕风捉影了解不同地方的民情,听到各种地域的人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我觉得是一种难得的火车旅游,甚至是一种慢享受。况且,硬卧铺票价格还不贵,300多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不赶时间,火车不晚点的话,一般二十四小时就可以到达重庆,或者抵达终点站成都。
我乘坐在K872火车上。我观望着车窗外面流动的风景,变换的树木,旋转的山峦,水波粼粼的池塘,静静流淌的河流,高高的新建筑与杂乱低矮的旧城房屋的城市,田野里一间两栋的农舍,……。我时而心旷神怡,我时而思绪翩翩。
坐在此行的火车底层卧铺上,我暗暗期待,我期待此行我最重要的目的地,贵州遵义。
对,没错。我这次专门乘坐k872次火车,就是要去遵义。遵义城啊,我多年梦寐以求的地方。我从青年时代起就非常向往的城市,自从我24岁开始构思我的小说《乌江绝恋》就非常想去采风的贵州古城,自从我脑海里冒出一个叫田红兵的青年军官形象的开端,自从我肚子里诞生了一个北京城的青年作曲家来到遵义城寻找创作交响乐《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灵感开始,自从我头脑里产生了高干子弟田红兵和乌江边的会跳芭蕾舞的女孩子姚倩倩爱情绝唱故事之日起,我就萌生了要去遵义城寻找我的小说《乌江绝恋》的灵感的愿望。我发誓我要去遵义城瞻仰改变中国革命方向的遵义会议会址,我要去遵义的乌江边想象虚构人物田红兵伫立在乌江天险之地是怎样一种激动澎湃的情形,我要去遵义城乌江边构思丰满两个不同地方的青年人,田红兵和姚倩倩,他们俩爱情故事怎样产生,爱情故事怎样变化,爱情故事怎样发展的来龙去脉。
哎!哎!哎!我都快60岁了,我从青年时期24岁就构思的小说《乌江绝恋》至今还未完成,我不甘心啊!此时此刻,我坐在卧铺座位上,匆匆奔驰的火车固执的奔向前方,它翻山越岭,它钻洞跨桥,它不顾前方路途艰险,它哪怕前方路途遥远,它拼命的奔驰着。它狂奔在自己的路途之中。我的思绪万千,我的心潮起伏。我啊,我多年以来遵义之行的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从24岁到60岁,自从我作为1988年十万人才闯海南的一个闯海人从四川到海南岛生活工作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我有无数次乘坐火车路过贵州遵义城,多少次路过遵义的时候,我都想跳下火车进遵义城去走一走,去看看遵义会议会址,去遵义乌江天险边看看当年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地点,去想像毛泽东横渡乌江的伟岸形象,去感受乌江天险的惊涛骇浪。啊!此行,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我的小说《乌江绝恋》啊!我去贵州遵义为你寻找灵感去了。我去贵州遵义为你丰富小说的情节去了。我去贵州遵义为你加强更真实可信的依据去了。
我在走进遵义会议会址的时候,我在观看那红色的砖木二层建筑的时候,我怎么都没有想到,我遇见了田红兵。我看见了田红兵。
我,黄老呆,一个临近六十岁的半老头,遇见了一个二十四岁出头的青年人,一个虚构人物,一个信仰之在人物,小说《乌江绝恋》里面的男主角,田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