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把登记在册的胁差,像一道冰冷的烙印,让陈晓坐立难安。它被放在办公室角落的文件柜顶上,与其说是荣誉的象征,不如说是一双无声监视的眼睛,时刻提醒他,黑木——或者说其背后的力量——已经将审查的触角延伸到了他物理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他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甚至不能刻意忽视它。有时,他还会当着其他人的面,拿起那块软布,仔细地擦拭一下刀鞘,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郑重和些许无奈的表情,仿佛在对待一件上级强塞过来的、不得不小心保管的麻烦物件。
这种表演骗得过一般人,但骗不过黑木。黑木偶尔会“恰好”路过他的办公室,目光似无意地扫过那把刀的位置,看到它还在原处,便会不着痕迹地移开视线。
陈晓知道,这只是开始。登记武器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将他与某件具体物品绑定、为未来可能的“意外”埋下伏笔的由头。他必须想办法化解这个潜在的危机,至少,要让这把刀失去被用作“道具”的可能。
机会来自一次机关内部的小型消防演习。演习要求各部门检查消防隐患,熟悉逃生通道。陈晓作为“战略情报协调小组”的副组长,也被要求检查自己办公室的安全情况。
他拿着检查表,一本正经地四处查看电线、杂物堆放情况。当走到文件柜前时,他“突然”皱起了眉头,指着柜顶那把胁差,对陪同检查的后勤部门人员说:
“这把刀……是上次配发的。放在这里,我觉得有点不太安全。”
后勤人员愣了一下:“高桥先生,这……这只是礼仪刀,应该没问题吧?”
“不是刀本身的问题。”陈晓表情严肃,指着文件柜上方天花板老化的电线线路和照明灯座,“你看这线路,有些老化。万一,我是说万一,出现短路火花,或者灯泡爆裂,火星溅落到刀柄的装饰绳或者木盒上,容易引发火灾。虽然概率很低,但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我们这里这么多重要文件。”
他说得有理有据,完全是从消防安全角度出发,一副公事公办、尽职尽责的模样。
后勤人员抬头看了看那些确实有些年头的线路,觉得似乎有点道理,但又很为难:“可是……这是按规定配发给您的物品,我们也不好随意移动……”
“我明白。”陈晓点点头,给出解决方案,“你看这样行不行?由后勤部门出面,暂时将它收回仓库统一保管,或者找一个远离电路、干燥安全的储藏室存放。如果需要展示或者检查,我再临时去取。这样既符合规定,又消除了隐患。”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完全站在机关安全的角度,让人挑不出毛病。后勤人员记录了下来,表示会向上汇报。
几天后,后勤部门真的派人来了,带着正式的物品转移单,客客气气地将那把胁差连同木盒一起请走了,存入了机关总务科的杂物仓库,并进行了登记备注——原因:消防安全隐患。
黑木中佐得知这个消息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亲自去总务科看了一眼,那把刀确实被妥善地(或者说,被隔离地)存放在一堆废旧桌椅和过期杂志中间,登记簿上白纸黑字写着转移原因和经手人。
他找不到任何发作的理由。陈晓的做法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是“高度负责”。但他心里那股憋闷感却更加强烈了。这个高桥晓,滑不溜手,每次看似要抓住点什么,都会被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
陈晓则暗自松了口气。刀虽然还在机关里,但已经离开了他的直接控制范围,黑木再想用它做文章,难度就大大增加了。这场围绕着一把胁差的无声较量,他暂时扳回一城。
但他很清楚,黑木的攻势绝不会停止。武器的路子暂时被堵死,他一定会从别的方向继续寻找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