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大捷”的消息像野火一样烧遍了整个日本占领区,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席卷了上海日特机关。梅机关内部连续数日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癫狂的胜利氛围中。而在这场狂欢里,陈晓(高桥晓)被无可争议地推上了神坛。
几天后,机关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会场设在机关大楼最大的会议室,张灯结彩,酒水丰盛,几乎所有在沪的日特高级官员悉数到场。气氛热烈得几乎要爆炸。
军官们穿着笔挺的制服,胸前挂满勋章,仿佛一群披着金属羽毛的乌鸦,聒噪而兴奋。
陈晓被安排在主桌,紧挨着机关长和小林弘树。他穿着崭新军官礼服,胸前临时加缀的“瑞宝章”沉甸甸地压着胸口,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机关长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帝国海军的英勇无敌,随后,话锋一转,重点落在了陈晓身上:
“……在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中,我们梅机关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我们的高桥晓分析官!”他举起酒杯,指向陈晓,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正是高桥君,以其超凡的战略眼光和精准的情报分析,早在数月前就清晰地预见了太平洋舰队的薄弱环节,指出了决胜的关键所在!他的报告,为最高决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他是帝国当之无愧的战略预言家!是潜伏在支那的帝国瑰宝!”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夹杂着各种赞叹和恭维。小林弘树更是激动地搂着陈晓的肩膀,与有荣焉。
随后,陈晓被要求发表感言。他站起身,先向机关长、小林以及在场所有人深深鞠躬,姿态放得极低。然后,他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说道:
“属下万万不敢当此盛誉!珍珠港之大捷,全赖天皇陛下神威庇佑,海军将士英勇奋战,以及机关长、小林先生及各位长官的英明决策!属下所做的,不过是尽了一名情报分析人员最基本的职责,在各位长官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判而已。”
他巧妙地将功劳归于上层和军方,表现得无比谦逊,这反而更赢得了好感。
“此刻,”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充满期待”,“珍珠港胜利只是第一步!帝国已向世界展示了决心和力量!但英美帝国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战争将更加残酷。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加速推进南方作战,绝不能给敌人喘息之机!未来之路必将更加艰辛,但亦充满希望!属下愿继续竭尽绵薄之力,为帝国最终之胜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快去吧,冲进东南亚的雨林,冲进盟军的钢铁防线,冲进历史的绞肉机。
他的发言,既有谦逊,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恰到好处,再次引来了热烈的掌声。众人纷纷上前向他敬酒,他成了整个会场绝对的中心,被赞誉和崇拜的目光包围着。
“高桥君,以后还要多多倚重你的智慧!”
“真是天才啊!佩服佩服!”
“帝国有高桥君,实乃大幸!”
陈晓微笑着,与每个人碰杯,说着应景的客套话,酒精灼烧着他的喉咙,但他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宴会达到高潮时,侍从推来一座冰雕——赫然是珍珠港地形的微缩模型,舰船用胡萝卜雕刻,插着日丸小旗。军官们嬉笑着用筷子“击沉”美舰,欢呼雀跃。
冰雕在厅内灯光下渐渐融化,水流蜿蜒如血。
就在这一片喧闹中,忽然陈晓的身后传来低沉的声音“高桥君。”
佐藤端着酒杯走近,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却看不出多少真正的喜悦,反而有一种极其复杂的、难以言喻的神色,似乎在审视,在衡量,甚至……带着一丝依旧未能完全散去的疑虑。
“恭喜啊。高桥君,你如今可是帝国最耀眼的明星了。”
陈晓恭敬举杯:“全赖将军栽培。”
佐藤与他碰杯,玻璃相撞的清脆声响中,他忽然压低声音:“只是我始终好奇……一个中国人,为何对帝国的胜利如此‘热忱’?”
陈晓心中微微一凛,面上却波澜不惊:“将军,属下早已宣誓效忠天皇。”
佐藤轻笑一声,目光扫过他被酒液映亮的眼睛:“但愿如此。”
他饮尽酒,转身离去。临走前,回头瞥了陈晓一眼——那眼神复杂得令人窒息,仿佛在说:我还在看着你。
辛辣的液体滑入胃中。
他站在了荣誉的顶峰,享受着敌人最热烈的赞美。
今夜他是加冕的“天才”,也是祭坛上的羔羊。
但这顶用无数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天才”桂冠,戴在头上,却比烙铁还要滚烫,还要沉重。
他知道,这场疯狂的盛宴之后,将是更加残酷的战争和更加严峻的考验。
而佐藤的怀疑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更安静的方式潜伏。
加冕之日,亦是如履薄冰之时。
陈晓独自站在风中,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酒杯边缘。
下一次举杯时,杯中是酒,是血,还是穿肠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