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明泽医院中枢指挥中心,晨曦微熹,巨屏顶端的核心参数——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量子网络速率5.0x10? s?1 依旧精准跳动,算力分配实时调整为:10%核心算力专项支撑网络防御,10%保障中枢调度,15%赋能科研转化,65%算力储备待命。沈知行与苏晴并肩立于主操作台旁,目光紧锁屏幕中央的“骨科秘密科研项目后期进度面板”,红色进度条已推进至90%,标志着这项攻克“重度脊柱侧弯合并神经损伤精准修复”国际性难题的研究,进入最终收官阶段。
周明、林薇、赵磊、程昱、江晓五位助手早已各就各位,专属操作台的屏幕上,各项保障数据实时刷新,氛围紧张而有序。
“各中心晨间数据汇总完毕。”林薇率先汇报,将关键信息投射至巨屏,“全国50家下沉医院双方案诊疗有序开展,昨日新增患者230例,疗效达标率100%;Gbm-12药物及皮肤癌靶向药物全国供应量充足,医保报销金额单日达2.5亿元;科研中心常规项目进展顺利,秘密科研项目已完成临床前最后一轮动物实验数据采集。”
江晓紧随其后汇报网络防御状态,语气沉稳中带着警惕:“量子网络速率稳定在5.0x10? s?1,针对骨科秘密科研项目的四重防御体系持续运行。过去24小时,共监测到境外可疑探测信号48次,其中10次为高强度扫描,已全部拦截。按院长指令,已调动10%核心算力强化量子防火墙,新增‘攻击行为预判模型’,基于前期攻击数据生成防御策略,目前防御状态100%稳固。”
程昱紧盯电力监测屏补充:“中枢、手术室、科研中心秘密实验室供电稳定,电压精准控制在380V±0.0001%。为秘密项目专属供电线路启用20%冗余电力,针对后期数据密集型分析时段,额外调配5%应急电力,确保实验设备与算力系统满负荷运转无间断。”
赵磊的后勤调度界面上,保密配送轨迹清晰可见:“下沉医院物资补给已按计划完成,今日将配送手术器械及药物样本7000件。科研中心秘密项目所需的最终实验耗材已通过加密冷链闭环送达,无人配送车全程GpS定位,物资交接记录加密存档至65%算力储备库,全程零信息泄露风险。”
周明调出资金明细:“双方案推广专项基金剩余16.2亿元,可足额支撑全国500家医院覆盖计划;科研中心秘密项目后期资金8亿元已划拨到位,加密账户资金流转正常,所有支出均经三重审批,全程留痕可追溯。”
沈知行微微颔首,指尖轻按指令按钮:“各中心全力保障秘密科研项目后期攻坚,江晓重点监控网络防御,务必守住最后一道防线;张主任团队加快数据汇总分析,争取今日完成后期总结报告。”
苏晴补充部署:“林薇,协调安保部门升级秘密实验室的物理防护,增派4名安保人员24小时值守;周明,预留3亿元应急资金,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突发需求;赵磊,做好实验样本的封存与保管准备。”五位助手齐声应答,迅速落实各项指令。
上午九点,沈知行与苏晴通过量子加密视频连线,参加科研中心秘密项目后期推进会。地下秘密实验室的巨屏上,清晰展示着项目最终成果数据:靶向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达99.95%,力学强度匹配人体脊柱终身使用需求;30只动物模型神经损伤修复总有效率达93%,无任何不良反应;算力模拟手术成功率100%,修复精度稳定在0.001mm以内,完全规避神经二次损伤风险。
张主任手持总结报告,语气振奋:“借助15%核心算力支持,我们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攻克了重度脊柱侧弯合并神经损伤修复的三大核心难题——材料适配、精准植入、神经保护。目前已整理完成包括实验数据、手术方案、风险评估在内的全套后期报告,具备提交临床审批的条件。”
“成果显着,但保密工作仍是重中之重。”沈知行神情严肃,“所有后期数据立即进行五重加密备份,同步存储至65%算力储备库;全套报告采用量子密钥加密传输,仅限核心团队及院级领导查看;参与人员签署补充保密协议,项目结题后继续遵守保密义务,严禁对外泄露任何技术细节。”
苏晴补充道:“科研中心尽快整理临床审批申报材料,林薇协调行政部门对接相关机构,全程加密推进。江晓,加强报告传输过程的网络监控,杜绝任何拦截风险。”
会议进行至中午十一点,明确了后续计划:今日完成后期报告加密归档,三日内向相关部门提交临床审批申请,一周内启动项目结题准备。
中午十二点,门诊接诊量突破21万人次,基层下沉医院转诊患者占比进一步降至25%,双方案技术推广成效持续凸显。沈景行和沈景初来到中枢汇报工作,沈景行带来了神经外科儿童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长期随访数据,沈景初则汇报了皮肤癌靶向药物规模化推广的筹备情况。
林薇悄悄观察发现,沈景行与陈曦医生不仅工作配合默契,中午还一同前往员工餐厅用餐,交谈甚欢;沈景初则收到了顾宇研究员赠送的实验用新型样本采集工具,两人笑着探讨工具的优化方向。林薇将这些细节记录在加密台账中,计划会后向沈知行和苏晴同步。
下午两点,科研中心开始向中枢传输秘密项目后期总结报告。就在此时,江晓的网络监控屏突然弹出红色紧急预警:“发现境外大规模集群攻击,来自前期溯源的3个境外科研机构,联合了2个未知黑客组织,采用‘量子破解+AI渗透+物理信号干扰’组合攻击手段,已突破外围防御,正向核心报告传输通道发起冲击!”
“启动最高级别应急防御,全力保障报告传输安全!”沈知行沉声下令。
江晓指尖飞速操作,调动10%专项防御算力全速运转:“已将报告传输通道切换至专属加密链路,启用1000组动态密钥实时轮换;借助攻击行为预判模型,提前拦截攻击数据包80%;联动网安部门,对攻击源头实施反向压制,切断攻击指令传输通道!”
程昱同步调整电力供应:“已为网络防御系统及核心传输设备切换至特级应急供电线路,启用25%冗余电力,确保10%防御算力满负荷运转。”
中枢指挥中心内,巨屏上的网络防御状态条短暂降至85%,随后在10%算力的强力支撑下快速回升。经过四十分钟的紧张处置,攻击被彻底拦截,报告传输顺利完成,网络防御状态恢复至100%。
“攻击已完全阻断,核心报告无任何泄露,传输过程全程加密留痕。”江晓长舒一口气,汇报防御结果,“已封禁攻击关联Ip2000个,溯源确认攻击来自5个境外主体,已将证据提交网安部门,后续将持续监控其网络动态,提前预判攻击意图。”
沈知行点头赞许:“10%算力的专项防御起到了关键作用,江晓团队做得很好。立即对防御体系进行全面排查,补充防御漏洞,确保后续项目申报过程的网络安全。”
下午四点,林薇向沈知行和苏晴同步了两位主任的最新情况:“景行主任与陈曦医生今日共同完成5例远程手术指导,下班后约好一起整理长期随访数据;景初主任和顾宇研究员合作的样本采集工具优化方案已初步成型,两人计划周末加班完善。”
苏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们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了,麻烦你继续悄悄留意,有进一步发展及时跟我们说。”
“明白,我会把握好分寸,绝不打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林薇回应道。
傍晚六点,中枢开始切换至夜班模式,巨屏界面转为深蓝色,夜间重点监测项新增“秘密项目报告加密归档状态”“境外攻击源头监控”“临床审批申报材料筹备进度”。65%的算力储备库启动秘密项目后期数据的六重加密备份,确保核心成果绝对安全。
六点半,夜班团队到岗交接。林薇将日间网络攻击处置流程、秘密项目后期进展及两位主任的人际情况,连同工作台账一同移交夜班负责人;江晓与李然对接夜间网络防御策略,强调重点监控5个境外攻击主体;程昱与张远核对秘密实验室及防御系统的电力保障预案,确保夜间安全稳定。
沈知行和苏晴留在中枢,看着巨屏上秘密项目后期报告的加密归档进度条,以及网络防御系统的稳定运行数据,心中满是感慨。“骨科秘密科研项目后期攻坚圆满推进,网络防线在10%算力支撑下实现100%防御成功,总算不负众望。”苏晴轻声说道。
沈知行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接下来就是临床审批和结题工作,我们要继续坚守,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孩子们的终身大事有各位助手帮忙留意,我们也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
七点整,白班团队有序撤离。沈知行和苏晴走出中枢指挥中心时,夜色已浓,医院的灯火如同繁星点点。地下科研中心内,研究员们仍在借助15%的算力支持,整理临床审批申报材料;神经外科和皮肤科的办公室里,沈景行正和陈曦整理随访数据,沈景初则与顾宇探讨工具优化方案;江晓的网络安全团队还在加班排查防御漏洞,加固网络防线……
中枢指挥中心的巨屏上,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的参数依旧醒目,10%的核心算力持续筑牢网络防御屏障,15%的算力赋能科研转化,65%的算力储备库默默守护着海量秘密数据与诊疗信息。院长与院长夫人坐镇中枢,五位助手全力辅助,在骨科国际性难题研究的终期攻坚中,以坚不可摧的算力防线守护科研成果,以高效协同的保障推进医学突破,书写着明泽医院在精准医疗领域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