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在燃烧殆尽之后,剩下的是什么?
是一片空洞的、冰冷的、如同,火山爆发后,被,厚厚的火山灰,所覆盖的、死寂的,废墟。
付华飞,就站在这样一片废墟之上。
他没有立刻冲出学校买一张最早的返回青岩镇的火车票。他也没有立刻打电话给,那个他唯一能求助的、拥有“军方”背景的杨华。
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没用。
远水解不了近渴。匹夫之勇,除了让他和他所珍视的一切都死得更快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他那颗因为极致的愤怒,而一度变得狂暴、混乱的、属于“战士”的心,在那一拳砸出之后,竟然奇迹般地重新冷却了下来。恢复了那种属于“工程师”的、绝对的、冰冷的理性。
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也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
他知道,敌人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一次试探。一次充满了恶意的、猫捉老鼠般的“压力测试”。
敌人在用他母亲的生命,作为“砝码”来测试,他这个充满了未知的“实验体”,在极限的压力之下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他现在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乱了方寸。那么他就,正中敌人的下怀。他就会暴露,更多的弱点。他就会输得更惨。
不能乱,付华飞在内心里说到。
不仅不能乱。还要想半分反过来,利用这次为他精心设计的“压力测试”,来完成一次,属于他自己的、更大胆、更疯狂的“极限实验”!
敌人,想看,他的“反应”?
好!
那,他就,给他们看!
他要用一种他们绝对,意想不到的、最响亮的、最强硬的方式来回应,这次肮脏的、卑鄙的“测试”!
他,要,在这间,冰冷的、属于他一个人的实验室里,为,他自己,也为,他,身后那,摇摇欲坠的家,锻造出,第一件,可以,用来,与,这个,残酷的世界,相抗衡的、真正的“武器”!
付华飞,走到了,那面,巨大的“数据监控墙”前。他,看着,上面那由何飞所绘制的、优美的、如同“神之曲线”般的“何飞-付华飞相关性曲线”。
他的眼中,没有了,丝毫的,欣赏与喜悦。只有,一种,冰冷的、如同在看一张,最精密、最无情的“武器设计图”般的,审视。
“心率的‘稳’,决定了,‘虚涡’的‘稳’。而,‘虚涡’的‘稳’,又决定了‘边界层’的‘稳’。”
他,喃喃自语着,重复着,何飞的,那个,伟大的“结论”。
但是,他知道,这个“结论”,还,不够。
它,只是,一个,模糊的“定性”分析。它,还不是,一个,可以,被,严格“量化”的、真正的“工程标准”。
什么,是“稳”?
心率,稳定在,每分钟60次,和,稳定在,每分钟50次,所,产生的“虚涡”,其,“稳定性”,有,什么,不同?
在,同样“稳定”的“虚涡”作用下,为什么,有时候,边界层,能,被,完美地“抚平”。而,有时候,却,依旧,会,残留,一丝,几乎,无法被察觉的“高频颤振”?
这,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他,尚未,掌握的“规律”!
他,要,找到它!
付华飞,的眼中,燃烧起,一股,冰冷的、疯狂的火焰。他,拉过一张椅子,坐在了,主控台前。然后,他,开始,为自己,设计,一个,堪称“自虐”的、疯狂的、24小时,不间断的“极限压力实验”。
他将,3号风洞的,所有性能参数都调到了极限!
他将,风速设定在了,这台,老旧的风洞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濒临“解体”的、0.9马赫的临界值!
他将,实验的“模型”,换成了,一个,他,之前,从未,敢于,尝试的、翼展长达两米的、拥有极其单薄的、后掠角的、极其容易产生致命的“颤振”的无人机缩比模型!
然后,他将自己的身体当成了整个实验系统中那个唯一的、核心的、需要被反复测试和标定的“变量”!
实验开始了。
“嗡——”
伴随着一阵,如同,巨龙的咆哮般的、巨大的、令人恐惧的轰鸣。整个地下实验室都在剧烈地颤抖!
狂暴的、近乎于“音速”的气流,像一头,看不见的、远古的巨兽,狠狠地,撞击在那架单薄的、看似不堪一击的无人机模型之上!
“颤振”,毫无意外地发生了!
那,脆弱的机翼在狂暴的气流中像一片风中的落叶剧烈地、疯狂地,上下摆动!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撕成碎片!
数据墙上那代表着“应力”和“振幅”的曲线,瞬间,就,爆成了,一片,刺眼的、充满了整个屏幕的混乱的红色!
付华飞,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就试图,去“抚平”它。
他在“感受”。
他将自己的“神识”完全沉入到那片狂暴的、充满了,毁灭性力量的“能量海洋”之中。他在用自己的“灵魂”去倾听那,来自于,“颤振”本身的、最深处的“哀嚎”与“脉动”!
然后,他开始调整自己的“频率”。
他,调整,自己的,心率。
60次\/分钟。55次\/分钟。50次\/分钟。
他,调整,自己的,呼吸。
龟息。胎息。甚至是,一种,他,从父亲的笔记中,刚刚,领悟到的、可以将,心跳,都,暂时“停止”的、恐怖的“假死”之境!
他,在,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探针”,去,一点,一点地,寻找,那个,可以,与,这头,狂暴的“巨兽”,达成“共鸣”的、唯一的、完美的“频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个小时。五个小时。十个小时。
付华飞,就,那样,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尊,早已,风化了千年的石像。
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他的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冰冷的汗珠。他的身体,因为,长时间,维持,在,一种,超越极限的“非人”状态,而,微微地,颤抖着。
但是,他的心,却,像一块,被,置于,绝对零度之中的、最纯粹的“超导体”,没有任何,一丝,杂念。没有任何,一丝,电阻。
终于!
就在,实验,进行到,第,十三个小时的时候!
就在,他,将自己的心率,精准地,稳定在,“每分钟42.3次”这个,极其,诡异的、反人类的数值上时!
他,找到了!
他,感觉到,自己的“神识”,与,那架,正在,疯狂颤振的无人机,与,那,狂暴的、看不见的气流,与,这,整座,正在,轰鸣的、巨大的风洞,甚至,与,脚下,这颗,正在,缓缓自转的星球,都,在,这一瞬间,达成了一种,极其,玄妙的、完美的、无法,被,言语所形容的——
同频共振!
在这一刻,他,就是,风!风,就是,他!
他,心念,微微一动。
那,狂暴的“颤振”,便,如,被,最听话的、温顺的宠物,瞬间,就,停止了,它,所有的,嘶吼与挣扎。
那,刺眼的、充满了,整个屏幕的、混乱的红色,也,在,一瞬间,就,收敛成,一条,完美的、平滑的、如同,被,上帝,亲手,用,黄金分割率,所绘制的、艺术品般的,直线!
稳了!
这一次不再是,那种,需要,他,耗费,巨大的心神,去,刻意“维持”的、脆弱的“稳定”。
而是一种,真正的、彻底的、融入了,整个“系统”的、道法自然的、磐石般的——
“稳态”!
付华飞,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一种,在,彻底,洞悉了,真理之后,那种,属于“神”的、冰冷的、空无的,平静。
他,没有,停止实验。
他,像一个,最严谨的、最冷酷的、没有感情的“实验记录员”,开始,记录,这,来之不易的、宝贵的“边界条件”。
“时间:凌晨4点17分。”
“风速:0.9马赫。”
“模型:‘飞翼-2型’无人机缩比模型。”
“操作者心率:42.3次\/分钟。”
“操作者呼吸频率:1.1次\/分钟。”
“……”
他,将,所有,他能想到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主观的、客观的,所有的“变量”,都,用,最冰冷的、最精确的数字,记录在了,那本,黑色的工作日志之上。
然后,他,停止实验,将,所有的参数,都,归零。
十分钟后,他,再次,启动了,一模一样的,实验!
当,所有的“边界条件”,都,被,他,像,输入一段,最精密的“代码”一样,再次,精准地,复现时,那,令人,心醉的“稳态”,也,如期而至!
一次,成功!
两次,成功!
十次,成功!
一百次,成功!
当翌日的太阳再度升起之际,付华飞已在这间嘈杂的实验室中,
将这个堪称“神迹”的“稳态日”,精准无误、毫无偏差地重复了整整一百次!
他最终以一种无可辩驳、极具“工程美学”且最为疯狂的方式,
为他那神秘的“御气”之术找到了首个能够被严格“复现”、坚如磐石的“科学基石”!
他为这门古老的“修行”确立了首个名副其实、现代且冷酷的——工程标准!
他凝视着那满满一页冷酷且充满规律与美的“边界条件”数据,露出了笑容。
他深知,自己已然铸就了他的首件“武器”。一件足以令所有轻视他、质疑他,甚至妄图摧毁他的敌人都为之战栗的武器!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那个他早已铭记于心的赵建军的号码。
“来,三号风洞。”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仿若君王般的威严。
“我有一个可以被写进教科书的全新‘工程标准’要送给你。”“还有一个能让我们提前毕业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