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草原的春日,比中原来得稍晚些。羌人首领烧当站在河谷集市的盐铁摊位前,看着族人用战马换走雪白的精盐和闪着光的铁犁,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自与大汉开展盐铁贸易以来,他的部落不仅过冬的盐够了,用铁犁耕种的青稞产量也翻了一倍,再也不用靠劫掠度日。
“首领,汉人的使者来了。”一个年轻羌人跑来禀报,语气里带着敬畏。
烧当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迎上去。天宇带着张平站在集市入口,身后跟着几个护卫,看到烧当,笑着拱手:“烧当首领,许久不见,您的部落越发兴旺了。”
“托蜀侯的福。”烧当用流利了不少的汉话回应,侧身请天宇入帐,“去年冬天雪大,若不是提前换了足够的盐,部落里至少要冻死一半人。”
帐内,烧当让人端上奶茶和烤羊肉,说起近来的变化:“现在族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学汉人耕种,说比放牧稳当;妇女们也学着用汉人的铁锅煮肉,再也不用担心陶罐烧裂了。”他指着帐外正在学用铁犁的族人,“连最老的萨满都说,大汉的盐铁是‘神赐的礼物’。”
天宇听着,心中了然。盐铁不仅是物资,更是纽带,将这些曾与中原隔阂的部族,一点点拉到大汉身边。他顺势道:“首领可知,最近有小股匈奴游骑在边境游荡,怕是又想劫掠。你的部落离边境近,若是受了袭扰,大汉的军队虽会支援,但远水难解近渴。”
烧当的脸色沉了下来。去年他的羊群就被匈奴抢过一次,虽然后来汉军帮着夺了回来,但损失的羊再也回不来了。“蜀侯有什么办法?”他急切地问。
“我想请你的族人,和汉军一起守边境。”天宇道,“大汉出兵器、粮食,你们出人手,组成联防军,平时各自放牧、耕种,遇袭时互相支援。你看如何?”
烧当愣住了。他从未想过,汉人会让羌人参与守边。“我们……能行吗?”他有些犹豫,部落的勇士虽勇猛,却缺章法。
“怎么不行?”天宇笑着让人取来十柄环首刀,“这些刀先给你们用,再派汉军教官来教你们列阵、射箭。等联防军组建起来,匈奴再敢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烧当看着那些锋利的环首刀,又想起族人用盐铁换来的安稳日子,猛地一拍大腿:“我答应!就凭蜀侯给的盐铁,这边境,我们也该守!”
消息传开,周边的氐人、乌孙人部落纷纷响应。氐人首领苻健带着五十个勇士赶来,说:“我们与羌人是邻居,匈奴也抢过我们的皮毛,联防军算我们一份!”乌孙的使者则送来二十匹汗血宝马,说愿意派骑兵加入,只求能优先换盐铁。
一个月后,首批归附的五个部族,共选出三百名勇士,与两百名汉军士兵一起,组成了“边郡联防军”。天宇亲自为他们授旗,旗上绣着“汉”字和各族的图腾,寓意“汉与诸部,同心守边”。
授旗那日,草原上鼓声雷动。羌人的牛角号、氐人的铜铃、汉军的战鼓交织在一起,三百名部族勇士接过汉军分发的环首刀和弩箭,虽然动作还生疏,眼神却格外坚定。烧当举着刀,用汉话喊道:“守好边境,换更多盐铁!”
勇士们齐声呐喊,声浪在草原上回荡。天宇知道,这声呐喊里,藏着的不仅是对盐铁的渴望,更是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而这,正是让部族归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