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擎透过防弹玻璃,看到堡墙上的明军被机枪火力彻底压制,
全都趴窝不敢动弹,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抄起车载扩音器的送话器,按下开关,
充满怒火的声音通过高音喇叭瞬间放大,
如同惊雷般滚过荒原,狠狠砸向宁远堡:
“操你大爷的吴三桂!
你个小逼崽子!
听见没有?老子知道你在里面!
是条汉子就给你爷爷自己背缚双手,插上荆条,乖乖滚出来!
再当缩头乌龟,老子让你这一狗窝的堡兵全都给你陪葬!一个不留!”
巨大的声浪在河谷间回荡,震得堡墙上的瓦砾似乎都在簌簌发抖。
趴在墙垛后面的老少爷们儿,被这指名道姓的怒吼直接骂懵了。
吴三桂?
谁啊?
没听说过啊!
短暂的死寂后,墙头上响起了一片压抑又焦躁的喝骂声。
几个死里逃生的老兵扭过头,对着周围同样一脸茫然的同伴低声吼了起来:
“他娘的!哪个死逼叫吴三桂?
赶紧给老子站出来!没听见吗?
人家找的是你!别连累兄弟们跟你一块送死!”
“就是!是哪个王八犊子?痛快点!自己惹的祸自己扛!”
“尼玛!到底是谁啊?你小子是不是干了啥缺德事了?
偷看人家鬼军头领婆娘洗澡了?还是偷了人家牧场里的牛羊了?”
墙头上弥漫着恐慌和怨气,士兵们互相瞪着眼,都想把那个叫“吴三桂”的祸害揪出来。
钟擎等了几秒,见堡墙上除了窃窃私语和骂娘声,
根本没他想象中的“汉奸”出来认罪伏法,火气“噌”地又冒了上来。
他再次对着送话器咆哮:
“都他妈耳朵聋了?活着就吱一声!
老子只给你们十息时间!
十息之后,要是再见不到吴三桂那龟孙子,就别怪老子的炮不长眼,
把你们这破堡子连同里面的人,全他妈轰上天!”
这最后的通牒如同丧钟敲响。
趴在周遇吉身边的一个小兵吓得直接尿了裤子,带着哭腔道:
“把总……咋,咋办啊……”
周遇吉瞬间就炸毛了!
这他妈的也太欺负人了!
无缘无故被打上门,还被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简直岂有此理!
你们要找吴三桂,去宣府镇、去大同镇查花名册啊!
跑来我这鸟不拉屎的宁远堡撒什么野?
一股混合着屈辱、愤怒和少年人特有的血性直冲脑门,周遇吉把心一横,也不管不顾了!
他“噌”地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不顾可能被子弹击中的危险,
直接挺直腰板站在垛口后,指着墙外最近的那台步战车,
扯开嗓子就用带着锦州口音的官话破口大骂:
“你奶奶个球的!
你们这帮狗揽子虎逼车车的瞎吵吵啥?!
小爷我这里没有什么狗屁吴三桂!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大明宁远堡把总——周遇吉!
有本事你他妈一炮轰死老子!
你呜呜咋咋的吼你大爷!显你声音大啊?
来啊!朝这儿打!”
他一边骂,一边情绪激动地“哗啦”一下扯开了自己皮甲的系带,
露出里面半旧的鸳鸯战袄,用力拍着自己的胸膛,继续叫嚣:
“来啊!你们不是厉害吗?瞄准点!照着小爷心口打!
皱一下眉头,老子就不姓周!”
少年将领这突如其来的刚烈举动,和他那带着浓浓市井气息的骂声,
不仅让墙头上趴着的士兵们惊呆了,也让步战车里的钟擎和尤世功瞬间愣住了。
步战车内,钟擎脸上的怒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错愕。
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周……周遇吉?”
而坐在他侧后的尤世功,在听到这个名字的刹那,身体猛地一震,
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脱口而出:
“宁武关的周遇吉?!他……他怎么会在这里?!”
这三个字如同三记重锤,狠狠砸在钟擎的心口,让他脑子里“嗡”的一声。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瞬间像被火烧了一样,“腾”地一下红到了耳根子!
误会了!天大的误会!
自己这双眼睛真是白长了!
竟然把宁武关壮烈殉国的忠臣良将周遇吉,错认成了那个天字第一号大汉奸吴三桂!
这简直是昏聩至极,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一股强烈的羞愧涌上心头。
但紧接着,一股难以抑制的狂喜,如同火山喷发般冲散了他的尴尬!
这他妈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要不是自己刚才那通不管不顾、指着鼻子骂街的乌龙,
恐怕就直接和这个明末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擦肩而过了!
这可是除了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禄这“尤氏三雄”之外,
他钟擎来到这个时代,亲眼所见、活生生的第四位大明英雄啊!
一想到这里,钟擎简直高兴坏了,刚才那点尴尬瞬间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转过头,哈哈大笑着,用力拍打着尤世功的肩膀,兴奋的喊打道:
“哈哈哈!尤大哥!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
没想到咱们这还没到地头,在半道上就撞见你的‘好大儿’了!
哈哈!这真是太好了!这下你们父子总算能相认了!”
尤世功被拍得一愣,下意识反问:
“我的……好大儿?”
嗯?周遇吉怎么就成了尤世功的“好大儿”了?
这还要从一个多月前,尤世功重伤初愈、还躺在病榻上时,与钟擎的一次闲聊说起。
那时,钟擎为了给尤世功解闷,
也为了让他更了解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常常给他讲一些青史留名的将领事迹。
当说到周遇吉,
这位在杨柳青伏击清军、宁武关血战殉国的猛将时,尤世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赞赏。
尤其是当钟擎讲到周遇吉与妻子在宁武关壮烈牺牲的结局时,
一生戎马、见惯生死的尤世功,竟然感同身受,虎目含泪,嘴里满是唏嘘和赞誉:
“真忠臣也!真义士也!恨不能与之同代并肩!”
钟擎见他对周遇吉如此推崇,又想到史料中对周遇吉早年出身记载模糊,
父母似乎早逝,便半开玩笑地说:
“尤大哥既然这么欣赏他,等以后咱们找到他,你直接收他当义子不得了?
正好他年少从军,缺个长辈照应指点,你也算后继有人,全了这段英雄相惜的缘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钟擎这句玩笑话,当时尤世功可就真的上心了。
他虽有自己的儿子,但深知其才干平庸,难当大任。
征战半生,他内心深处何尝不希望能有一个真正杰出的后辈,来传承自己的志向和本领?
周遇吉的忠勇刚烈、天赋异禀,正符合他心目中理想传人的所有期待。
这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在尤世功心里扎了根。
此刻,听到堡墙上那少年将领自报“周遇吉”,
再被钟擎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点破,尤世功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他望向堡墙那个虽然狼狈却傲骨铮铮的年轻身影,目光变得异常复杂,
有惊讶,有欣赏,更有一种期盼,仿佛看到了自己未尽事业和理想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