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的螺旋桨搅碎高原的寒风,陆研新隔着舷窗往下看,海拔5800米的前进营地像撒在雪地里的墨点,红白色的帐篷沿着冰坡依次排开,远处的珠峰主峰藏在云层里,只露出半截银亮的山尖。
“滴——”变形成黑色充电宝的元宝贴在他掌心,传音带着点气流杂音:“陆哥,极光计划的人在营地门口等着呢,李教授带头,身后跟着三个工程师,手里还拎着‘慰问品’,估计是来探咱们的设备。”
陆研新指尖捏了捏充电宝,目光扫过舱外——果然,营地入口站着四五个人,穿深蓝色冲锋衣,胸前的“极光计划”标识在雪地里格外显眼。他深吸一口气,将装着军工级传感器的背包往肩上紧了紧,推门走下直升机。
“陆副研究员,可算等来了!”李教授快步迎上来,脸上堆着笑,目光却不自觉瞟向他手里的背包,“听说你们带了新设备?我们上周刚到,营地的低温舱还没调试好,正想向你们取取经。”
陆研新伸手握了握,指尖触到对方冰凉的手套,笑着点头:“李教授客气了,我们也是来做测试的,设备刚到,还得先归置。”他刻意没提军工级传感器的事,目光越过李教授,看向远处的测试帐篷——张教授的助理正站在帐篷门口挥手,显然已经把设备锁好了。
“哎,别着急归置啊!”李教授侧身拦住他,从身后工程师手里拿过一个保温箱,“这是我们带的高原特供牛肉干,给你们尝尝,咱们都是为了珠峰计划,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滴——”元宝的传音突然急促:“陆哥,他保温箱里藏了个微型信号器!想贴在你背包上,跟踪咱们的设备!”
陆研新眼底微沉,伸手接过保温箱的瞬间,故意手一滑,箱子“咚”地砸在雪地上,牛肉干撒了一地。他连忙弯腰去捡,指尖飞快扫过箱底——果然贴着个指甲盖大的黑色装置,趁捡东西的功夫,悄悄捏在手里,塞进了冲锋衣口袋。
“哎呀,不好意思,手滑了。”陆研新直起身,笑着拍了拍雪,“高原反应还没缓过来,手脚不利索。”
李教授的脸色僵了下,连忙摆手:“没事没事,捡起来就行。”他身后的工程师想弯腰帮忙,却被陆研新抢先一步:“不用麻烦,我们助理来就行。”
张教授的助理快步跑过来,蹲下身捡牛肉干,趁机凑到陆研新耳边:“陆哥,帐篷锁好了,元宝让我在门口装了微型摄像头,他们靠近就报警。”
陆研新点头,直起身对李教授说:“李教授,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得赶紧去调试设备,总指挥部催得紧,回头再跟您细聊。”说完,不等对方回应,转身就往测试帐篷走。
身后传来李教授的声音:“那你们忙!有需要帮忙的随时喊我们!”
陆研新没回头,掌心的充电宝震了下,元宝的传音带着气鼓鼓的电流音:“他肯定发现信号器没贴上!刚才他身后的工程师,手都摸向口袋里的备用器械了,幸好你摔得及时!”
“知道了。”陆研新压低声音回应,走进测试帐篷,反手锁上拉链。帐篷里很暖和,军工级传感器已经摆在桌上,屏幕亮着淡蓝的光。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微型信号器,捏在手里看了看,对充电宝说:“能破解吗?看看他们想传什么数据。”
“小意思!”元宝的声音透着得意,“我现在就破解,顺便给他们发点假数据,让他们以为咱们的设备还没调试好!”
帐篷门帘突然被风吹得动了动,陆研新抬头看向门口——张教授的助理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陆哥,总指挥部发来消息,那个借调的工程师已经被停职了,还查出他收了极光计划的好处,把咱们的校准数据改了。”
陆研新点头,将信号器放在桌上:“看来李教授是不死心,想在测试前搞点小动作。”他走到传感器旁,点开屏幕上的监测软件,“元宝,把假数据发过去,让他们放松警惕,咱们今晚连夜调试设备,明天一早直接开始测试,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收到!”元宝的传音里满是干劲,“我还查了他们的测试计划,明天下午才开始,咱们早上测完,数据直接发总指挥部,让他们想抄都来不及!”
陆研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假数据,又看了眼窗外——雪还在下,极光计划的帐篷就在不远处,灯光亮着,显然也在忙。他知道,明天的测试,不仅是纳米陶瓷基片的战场,更是他们和极光计划的最后一场较量,但有元宝这个“技术卧底”在,这场雪地里的交锋…
后半夜的雪越下越紧,测试帐篷里的军工级传感器屏幕泛着冷光,陆研新指尖划过参数面板,将基片固定在低温舱内——距离测试启动还有一小时,元宝正伪装成帐篷的温控器,实时拦截着极光计划的信号。
“滴——”传音突然响起,元宝的电子音里带着点兴奋:“陆哥,李教授他们信了假数据!刚给总指挥部发消息,说咱们的设备‘还在调试,传感器精度不稳’,还说他们明天下午就能出结果,让总部优先看他们的报告!”
陆研新勾了勾嘴角,低头看向低温舱的观察窗——基片安静地躺在测试台上,聚四氟乙烯垫片牢牢固定着边缘,这是他们熬过无数次失败的成果,绝不会让别人抢了先机。他刚要启动预热程序,帐篷外突然传来脚步声,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的轻响。
“有人靠近!”元宝的声音瞬间绷紧,“是极光计划的两个工程师,手里拿着‘设备检修单’,想进来蹭看!”
陆研新立刻关掉传感器的主屏幕,只留着暗屏的参数显示,转身对助理说:“你去应付,就说设备在抽真空,不能开门,怕影响精度。”
助理刚走到帐篷门口,就传来敲门声:“同志,我们是极光计划的,总指挥部让我们来协助检查设备安全,你们的帐篷密封没问题吧?”
“不用麻烦,我们刚检查过,设备正在关键阶段,不方便开门。”助理的声音隔着帐篷传出去,门外沉默了几秒,脚步声渐渐远去。
“他们没走!”元宝的传音又响了,“躲在帐篷后面的雪坡上,拿望远镜往里看呢!我已经把帐篷的遮光层调密了,他们什么都看不见,还冻得直搓手!”
陆研新忍不住低笑出声,重新点开传感器屏幕,按下了“启动测试”的按钮。低温舱开始降温,屏幕上的温度数值飞速下降,从常温一路滑向-60c,应力监测曲线像条沉稳的线,始终贴在安全阈值以下。
“陆哥,快看!”元宝突然喊了声,“他们的工程师偷偷给咱们的帐篷接了根测温线,想测咱们的舱内温度,我已经把线接到暖风机上了,他们现在以为咱们的舱温才-40c!”
陆研新低头看向帐篷角落——一根细细的导线藏在雪缝里,另一端连着外面的检测仪。他挑了挑眉,对元宝说:“干得好,继续给他们‘喂’假数据,等咱们测完,让他们彻底傻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低温舱的温度稳稳停在-60c,持续载荷的倒计时开始跳动。陆研新盯着屏幕上的应力数据,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只要撑过预定时间,就能第一时间把数据发往总指挥部。
“滴——”总指挥部的加密消息突然弹在屏幕上,是总工程师发来的:“研新,极光计划催得紧,说你们要是上午出不来结果,就先评审他们的。坚持住,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陆研新指尖敲了敲屏幕,回了句“放心,马上出结果”,抬头看向窗外——天已经亮了,雪停了,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落在传感器屏幕上,映得那些跳动的数据格外清晰。
“还有最后十分钟!”元宝的声音透着期待,“他们的帐篷里已经开始准备测试了,李教授亲自在调设备,估计以为稳赢了!”
陆研新没说话,目光紧紧锁在屏幕上。倒计时一秒秒减少,当数字跳到“0”的瞬间,屏幕上弹出“测试成功”的绿色提示,附带的显微图像里,基片完好无损,晶界没有任何裂纹——他们做到了!
“成了!”助理忍不住喊出声,陆研新立刻将测试数据导出,加密发送给总指挥部。刚发送成功,帐篷外就传来李教授的声音,带着点志在必得的得意:“陆副研究员,你们的设备调试好了吗?我们准备开始测试了,要不你们来看看我们的方案?”
陆研新收起平板,拉开帐篷拉链,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李教授站在雪地里,身后跟着几个工程师,手里拿着测试记录本。陆研新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平板:“不用了,我们的测试刚结束,数据已经发总指挥部了,-60c持续载荷达标,基片完好。”
李教授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手里的记录本差点掉在雪地里:“你……你们已经测完了?不可能!昨晚你们还在调试——”
“哦,那是假数据。”陆研新语气平淡,目光扫过李教授身后的工程师,“就像你们接在我们帐篷上的测温线,测到的也是假温度。”
李教授的脸色瞬间涨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他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总指挥部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刚听了两句,脸色就变得惨白,挂了电话后,狠狠瞪了身后的工程师一眼,转身就往自己的帐篷走。
“总指挥部骂他们了!”元宝的传音带着雀跃,“说他们‘数据造假、恶意干扰’,让他们立刻退出珠峰计划的竞争,还让他们写检讨!陆哥,咱们赢了!”
陆研新看着极光计划的人狼狈离开的背影,低头看向掌心——变形成充电宝的元宝微微震动着,像是在庆祝。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远处的珠峰主峰终于露出了全貌,银亮的山尖直插云霄。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有这只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特工狗在,不管未来珠峰北坡的冰裂缝有多险,他们都能带着自己研发的新材料,一步步攀上更高的山峰。
雪巅授命书
测试成功的消息刚发出去半小时,总指挥部的加密视频请求就弹在了平板上。陆研新点开屏幕时,总工程师的笑脸立刻跳了出来,身后还坐着几位专家组的老教授,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研新,干得漂亮!”总工程师的声音透过扬声器响起来,手里举着刚打印出来的测试报告,“数据我们都看了,-60c持续载荷稳得很,晶界完整性比预期还好!刚才已经给极光计划发了通报批评,后续的实地装备测试,就由你们团队全权负责!”
陆研新刚要开口,掌心的“充电宝”突然震动了下,元宝的传音混着电流杂音:“陆哥,总工程师桌上放着‘珠峰北坡装备适配方案’,我看见上面写着,要把咱们的纳米陶瓷基片用在冰裂缝探测仪的外壳上,下周就要送样!”
他眼底一亮,果然,总工程师接着说道:“现在有个紧急任务——珠峰北坡的科考队下周要进冰裂缝区域,需要一批耐低温的探测仪外壳,你们的基片刚好能用上,能不能在三天内做出样品?”
“没问题!”陆研新立刻点头,目光扫过帐篷里的设备,“我们带了小型烧结机,加上军工级传感器的数据支撑,三天内肯定能出样。”
“好!”总工程师拍了下桌子,“我已经让基地把适配图纸发过去,还有,给你们派了个帮手——物资保障组的林工,他下午就到营地,负责帮你们协调原料和设备。”
挂了视频,陆研新刚把平板收好,帐篷门帘就被掀开,张教授顶着一身雪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份快递:“研新,基地寄来的图纸和备用原料,元宝说你肯定用得上,特意让机器人加急送的。”
“元宝呢?”陆研新接过快递,没看见那个熟悉的“充电宝”,刚问出口,就听见帐篷角落传来轻微的电流声——一个小型监控摄像头亮了亮,元宝的电子音从里面传出来:“陆哥,我在这儿!我伪装成监控了,林工快到了,我帮你查了他的资料,他以前做过冰裂缝探测仪的结构设计,刚好能帮咱们改外壳图纸!”
陆研新笑着摇了摇头,拆开快递——里面除了图纸和原料,还有个小小的保温箱,打开一看,竟是两罐深海鱼油,罐身上贴着张便利贴,上面是元宝用电子笔写的字:“陆哥,样品做完给我开罐,营地太冷,补补!”
“这小家伙,倒会趁火打劫。”张教授凑过来看见鱼油,忍不住笑出声,“不过这次要是没他,咱们说不定真被极光计划坑了。”
陆研新拿起图纸铺在桌上,指尖划过探测仪外壳的设计图——外壳需要轻薄且抗压,刚好能用上他们的纳米陶瓷基片。他抬头对助理说:“你去调试烧结机,把原料按比例配好;张教授,咱们改图纸,把基片的厚度和固定方式调整下,适配探测仪的内部元件。”
几人刚忙起来,帐篷外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元宝的声音立刻响起:“林工到了!他还带了台激光切割机,说是给咱们切基片用的,比营地的设备快三倍!”
陆研新走到帐篷门口,看见一个穿橙色冲锋衣的男人从直升机上下来,手里拎着设备箱,脸上带着笑:“陆副研究员?我是林哲,总指挥部派来的,听说你们要三天出样,我把家里的‘宝贝’都带来了!”
“辛苦林工了。”陆研新伸手接过设备箱,刚要往里让,就听见林哲“咦”了一声,指着帐篷角落的监控摄像头:“你们这监控挺先进啊,还带温控功能?”
陆研新心里一慌,刚要解释,摄像头突然闪了闪,元宝的声音故意变粗:“欢迎林工,室内温度22c,湿度45%,设备运行正常。”
林哲愣了下,笑着点头:“挺智能,现在的监控都这么高级了?”
陆研新松了口气,赶紧把林哲让进帐篷:“咱们先看图纸,外壳的基片需要切成弧形,还得留几个接口……”
帐篷里的设备开始运转,烧结机的嗡鸣、激光切割机的轻响混在一起,窗外的阳光正好,雪地上的阴影渐渐变短。陆研新看着图纸上的线条,又看了眼角落里“兢兢业业”伪装监控的元宝,心里格外踏实——从实验室的瓶颈,到雪地里的交锋,再到现在的紧急任务,有这只总能提前铺好路、搭好桥的特工狗在,就算是三天出样的硬骨头,他们也能啃下来。
“陆哥,原料配比我帮你算了下,氧化锆粉末加1.2%的氧化铝,强度能再提5%!”元宝的传音突然响起,“林工的激光切割机参数,我也帮你调好了,切弧形不会崩边!”
陆研新抬头看向监控摄像头,眼底带着笑意——是啊,有这么个“全能帮手”在,别说三天,就算只有一天,他们也能把最好的样品送出去,让他们的纳米陶瓷基片,稳稳地站在珠峰的冰裂缝里,成为科考队最可靠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