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的温暖
张浪正埋头对付盘子里的饺子,二姐张薇凑过来,手肘支在桌上,笑得一脸促狭。
“小浪啊,出去闯荡这么久,就没遇上合适的?咋不领个对象回来,让咱爸妈也松口气?”
张浪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混不清地抬眼瞥了她一下。
“二姐,你右脸颊卡粉了,跟掉了块皮似的。”
张薇脸上的笑瞬间僵住,手“唰”地捂住脸,眼里窜起点火星,却被她硬生生压下去,狠狠瞪了张浪一眼,没再说话。
旁边的三姐张华见状,赶紧打圆场,也带着笑凑过来。
“小浪别跟你二姐贫。说真的,早点带个姑娘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多好,爷爷也能早点抱重孙不是?”
张浪又塞了个饺子进嘴,腮帮子动了动,含糊地接话。
“三姐,前阵子听妈说,你前男友跟你那闺蜜好上了?俩人还一起去逛商场了?”
张华脸上的笑容“啪”地碎了,脸色瞬间沉下来,眼神也冷了,捏着筷子的手紧了紧,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吃你的饺子吧,少管闲事!”
奶奶手里攥着个磨得发亮的笤帚疙瘩,“啪”地往桌上一拍,眼睛瞪得圆圆的,却没什么真火气。
她起身走到三人跟前,举起笤帚疙瘩,在张薇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又给张华来了一下,最后在张浪后脑勺上也落了一下,力道轻得像挠痒。
“你们仨啊,真是从小打到大的冤家!”
她故作恼怒地哼了一声。
“小浪刚进门还没十分钟,屁股都没坐热呢,你们俩当姐姐的就开始挤兑他,有你们这么当姐的?”
张薇捂着被打的地方,嘴硬道。
“妈,您看奶奶偏心!”
张华也笑着嘟囔。
“就是,明明是小浪先惹我们的。”
张浪则嬉皮笑脸地往奶奶身后躲:“奶奶护着我!”
其实谁都没真生气。这姐弟仨打小就这么闹,抢过零食,吵过嘴,却从来没红过真脸。
奶奶看着他们仨斗嘴的模样,嘴角的皱纹都笑得堆在了一起,抬手又在张浪背上拍了拍。
“快吃你的饺子,凉透了——还有你们俩,也别欺负弟弟了,多大的人了。”
屋里的气氛又热络起来,刚才那点小别扭早被这打闹冲淡了,饺子的香气混着笑声,在暖黄的灯光里飘得老远。
张浪刚把自己摔在床上,还没来得及舒展酸痛的腰,房门就被轻轻推开了。
母亲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把水杯放在床头柜上。
“小浪,歇着呢?”
她在床边坐下,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被子。
“跟你说个事。你今年都23了,眼瞅着就24了,村里跟你一般大的,娃都会打酱油了。”
张浪往被子里缩了缩,知道母亲要说啥,故意装傻。
“妈,我还小呢。”
“小啥小?”
母亲笑着点了点他的额头。
“我托你王婶给你瞅了个对象,那姑娘在县城小学当老师,人长得周正,性子也好,知书达理的。”
她顿了顿,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明天你爷爷大寿,我让王婶捎话请她过来了,到时候你们见一面,要是彼此看着顺眼,就处处看,也该成家立业了。”
张浪愣了一下,脑子里还残留着下午那可怕的画面,突然被塞这么个消息,一时有些懵。
他抓了抓头发,含糊道。
“妈,这也太突然了……”
“不突然,”
母亲笑得更暖了。
“都是成年人了,见个面聊聊天,合得来就处,合不来也没啥,就当多认识个朋友。听话,啊?”
看着母亲眼里的期盼,张浪到了嘴边的拒绝又咽了回去,只能含糊地应了声。
“再说吧。”
天刚蒙蒙亮,张家院子里就热闹开了。
鸡叫头遍时,爷爷家那口大铁锅就支了起来,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苗舔着锅底,把半院子都烘得暖融融的。
张浪的父亲和几个堂叔正忙着搭棚子,竹竿往地上一插,蓝白格子的篷布一拉,转眼就支起了三大间临时宴席区。
棚布底下,十几张八仙桌被擦得锃亮,堂婶们端着木盆来回穿梭,往桌上摆青花粗瓷碗,筷子在筷筒里码得整整齐齐,碰在一起叮当作响。
厨房里更是热火朝天。
张浪的母亲系着围裙,正和几个妯娌围着案板剁肉馅,菜刀起落间,案板发出“咚咚”的闷响,混着葱姜的香味飘满院子。
一口大蒸笼摞得比人还高,笼屉缝里冒出的白汽裹着馒头和包子的甜香,在晨光里凝成薄薄的雾。
隔壁柴火灶上,大铁锅里炖着的肘子咕嘟冒泡,油花浮在酱红色的汤面上,堂哥正拿着长柄勺时不时搅两下,溅起的汤汁落在灶台上,滋滋地响。
张浪的二姐张薇和三姐张华也没闲着,两人搬来梯子,往堂屋门框上贴大红的寿字,浆糊刷在纸上,发出黏黏的“沙沙”声。
张薇踮着脚往高处够,张华在底下扶着梯子,时不时提醒“往左点”,姐妹俩拌着嘴,手里的活却没停,转眼就把院子里的石榴树、葡萄架上都挂上了红绸带,风一吹,绸带飘飘荡荡,晃得人眼亮。
爷爷穿着新做的藏青色对襟褂子,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看着院子里忙碌的儿孙们,嘴角的皱纹笑得像朵菊花。
他时不时吆喝两声。
“柴火添重点,那锅肉得炖烂乎点!”
“桌子再擦一遍,别留水印子!”
声音洪亮,透着股掩不住的高兴。
张浪也被拉去帮忙,跟着堂哥往院里搬啤酒箱子,箱子在地上拖出“刺啦”的声响,他刚把箱子码整齐,就见村口已经有亲戚扛着寿礼往这边走,老远就喊。
“大伯,给您拜寿来啦!”
院子里的鞭炮被人搬到了门口,红彤彤的一串盘在竹竿上,像条小蛇。
几个半大的孩子围着看热闹,手里攥着刚分到的糖块,含混地喊着“祝爷爷长寿”,惹得满院子人都笑。
阳光越升越高,把棚布上的水珠晒得发亮,空气里混着饭菜香、柴火烟味和孩子们的嬉笑声,热热闹闹的,像一锅刚熬好的稠粥,稠得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