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花在犹豫,她徘徊在费尽周折找到的地方,那是一家气派的厂区家属门口。
她勉强鼓起勇气,向保安打听,用夹杂方言的普通话重复着:“我找林春苗…她是…我堂姨…”
这个姑娘被客气请进屋里等待,毕竟她说的人名,是这个军工基地的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明殊接到通知后,回想了一下,好像林春花的确有个女儿来着,自己太久没回去,都不确定了。
但是亲妈认识啊,林妈妈早就被她接过来孝顺了,她认出张玲花,很快把她接了进来,安排她洗澡吃饭。
中间林妈妈还偷偷告诉明殊,这孩子身上好多伤痕。
“林春花疯了不成?”明殊抹平了红裙子的领口,她不理解林春花为什么还会恨自己的女儿。
“她早就疯了,我就觉得,她在嫁给张三赖子那会儿就是疯的。”林妈妈撇了撇嘴。
张三赖子的确是村里少有的聪明人,改革开放政策一下来,他别人还在犹豫观望时,他已经跟着南方来的“倒爷”,做起了服装生意。
他靠着倒腾时兴的“牛仔裤”、“蝙蝠衫”、“蛤蟆镜”发了笔小财,家里盖起了村里第一栋贴着白瓷砖的两层小楼,电视机是最大的“松下”彩电。
明殊回去接母亲时,还看到林春花穿上了时髦的“的确良”连衣裙,大红大紫色,手上戴了个细细的金戒指。
见到她时,嘴脸叫那个得意,还问她一年工资是多少,得知还比不上自己丈夫倒腾一次货的钱,嘲笑的根本不带一丝遮掩。
那个被蓝色头巾包裹着,还有几分淳朴可爱的少女,终究是没了。
明殊摇了摇头,再也没有回去。
后来听说,张老三得了钱,骨头轻,尾巴翘上了天,不再是那个躲着婆娘偷偷抽烟的老三。
现在是腰挂bb机、手持大哥大的张老板,他抽烟只抽“万宝路”,喝酒非“人头马”不沾,身边开始围着一些打扮妖娆的年轻姑娘。
林春花劝过他、管过他,甚至哭闹过,换来的是张建军的嗤笑:“头发长见识短!懂什么叫男人应酬?”
有时酒后还会打人,林春花只能麻木地忍受,她是家里的主妇,还得伺候婆婆、养育一儿一女。但她忍不住总是拿女儿撒气,嘴里念叨着这么几句:
“生了儿子就好了。”
“第一胎是个儿子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财运都叫个丫头片子拿走了。”
“林春苗……第一胎……儿子……”
没人知道她在嘀咕什么,毕竟林春苗是村里的大名人,谁都知道她一直没有孩子,更没有儿子。
“真是疯了。”林妈妈提起林春花也心惊胆战,不让女儿和她见面。
“你们小时候那点情分以后别惦记了,这姑娘,你就当救助一个穷苦家庭的孩子,不用特别亲。”
林妈妈有点怕和林春花有关的一切。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明殊揉了揉额头,她有了点猜测,八成原主嫁给,咳,招赘张老三那辈子,生的是男孩。
但这不妨碍她还是觉得林春花疯了。
明殊找张玲花认真聊了一下,也没有隐瞒她和林春花的关系不好,并提出了让她读书的建议。
“现在工人,并不一定是铁饭碗,我建议你好好读书。”
“我听您的,姨,我听您的。”
女孩子很紧张,但她很信任明殊,在她眼里,小姨就是十里八乡女人的榜样,哪怕当了大官太太,都没她体面,听她的准没错。
明殊不置可否,反正自己就是给了她一个机会,能读她就供着。不行就当工人,只是以后就危险了。
但自己管不了太多,她还有太多要忙的事情。
现在她退休在即,但她想做的事情还没做完,她得趁着自己手里还有点权力,把事情办了,比如说,给自己的一些朋友留点退路。
技术专家转企业家,在90年代不少见,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其中一员呢?
在接下来的年代,多一些岗位真的能救人。
十年后,春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她任董事长兼总工程师,企业保持技术领先,发展快速,大量招收员工,收益稳健。
张玲花完成职业技术院校的学习后,进入企业,从技术员做起。
……
作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春苗公司技术主管的张玲花,受到委派,带一个小团队回乡考察新代工厂合作事宜。
村里的喧嚣与寂静, 张玲花的出现和她那辆公司配的SUV在村里引起轰动。
“玲花回来了!给林家争气了!”
“看人家穿的,多体面!”
“听说管着大公司呢,手指缝漏点够咱吃一年!”
她大方地和乡亲打招呼,递上从省城带来的糖果,比当年自家老板回乡还要贵的多。
但她心里也清楚,这些羡慕背后,也有当年她家欠债留下的阴影。
当年,父亲的心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倒货,开始尝试开服装厂、搞娱乐场所,甚至炒股。
但他缺乏耐心、不愿钻研、管理粗放,加上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和自身的轻信浮夸,财富像沙漏般流失。
厂子倒闭,娱乐场所因违规被查封,股票套牢。家底赔光,甚至欠下外债。
被打回原形的男人,往更深的方向坠落,小楼卖了还债,搬回了当年那间重新粉刷过的老屋,甚至夫妻新房的隔断间依旧存在。
张建军从趾高气昂的张老板变成了天天买醉的“张赖皮”,生意彻底失败后,他变得更加暴躁易怒,酒后打老婆成了家常便饭。
林春花脸上常年带着伤,眼神也变得越来越空洞浑浊,家里只剩下无尽的争吵和绝望的沉默。
孩子们也不好受,无论是打小没被正眼瞧的女孩,还是曾经被当做掌心宝的男孩,现在张老三都不想管,偶尔还会打一顿。
而这,才是彻底让一个未成年少女,冒着危险,独自一人跑到外面闯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