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刚推开院门,岳雷便从厢房跑了出来,脸上挂着孩童独有的明朗笑意。
岳飞心头一暖,弯腰将他抱起,轻声问:“你哥哥呢?不在屋里?”
“在前院练功呢。”
岳雷指向院中,声音清脆如铃。
岳飞放下孩子,缓步前行。
果然,岳云正稳稳地扎着马步,双臂高举两只铜锤,身形虽已微微颤抖,却依旧咬牙坚持。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泥土上砸出一个个深色斑点。
这孩子自南疆归来后,便像变了个人。
那段押解路上的经历,如同烙印刻进了他的骨血。
岳云天生神力,军中壮士也难与之相较。可他偏偏不愿继承岳家枪法,一心向往开山裂石般的锤技。所幸岳飞早年师承周桐,精通多种武艺,便为他挑选了几路刚猛锤法传授。
而岳云也不负期望。
单是握锤定桩这一基础动作,便苦练整整三十日未曾间断。
岳飞静静看了一会儿,终未上前打扰,转身朝内室走去。
天光尚亮,李氏已在房中安睡。
她腹中胎儿已近足月,身子沉重,常觉疲倦。
岳飞站在床边凝视片刻,轻轻掩好门窗,再去堂屋见母亲。
姚氏正在灯下缝补衣物,抬头见儿子进来,笑问:“今日怎得这般早归?可曾用饭?”
“若没吃,我叫小翠热些饭菜。”
岳飞摆了摆手,落座于桌旁,目光落在跳动的烛焰上,似有所思。
“鹏举,可是有心事?”姚氏察觉异样,放下针线,正色问道。
岳飞收回视线,低声道:“无甚大事,只是心中有些念头翻腾。”
“您从小教我忠君报国,可眼下我身在秦营,替秦国带兵,远离故土宋境……”
话至此处,戛然而止。
姚氏却已明了他的心境。
她缓缓起身,沉声道:“跪下。”
岳飞一怔,随即毫不犹豫地离席跪地。
望着眼前挺拔如松的儿子,姚氏语气肃然:“你可知为何我要你跪?”
“孩儿不知。”
岳飞默默低下头,轻轻摇头。
子女向父母行礼,本就是世间常理,无需解释缘由。
姚氏凝视着儿子,声音低缓却清晰:“你方才那番话,才让我叫你跪下。”
“我教你要效忠君主、心系家国,这话没错。可你不能忘了秦太子对你的恩德,更不能忘记他救了我们全家性命。”
“自古忠与义难以兼顾,但从无舍义取忠的道理。这一点,你要牢牢记住。”
“你现在加入秦军,追随那位太子,并非背叛故土,而是在报恩。”
“只要你不将才能用于加害宋地百姓、不与故国刀兵相向,便可以安心为秦太子做事,不必拘泥过往身份。”
“这些话,你听进去了吗?”
姚氏语调平和,眼神却透着不容忽视的郑重。
岳飞垂首静听,每一句都刻入心底,随后重重点头。
见此,姚氏嘴角微扬,抬手轻拂他肩上尘土,温和道:“起来吧,我去给你煮碗鸡蛋面,你一向爱吃。”
“好,谢谢娘。”岳飞展颜一笑,随即扶起母亲。
两人并肩步出厅堂,烛火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拉得很长很长。
与此同时,扶苏离开云州后,带领一万铁鹰军进入大秦国境。
朝着咸阳方向稳步前行。
身为储君,不宜长期离国,尤其如今嬴政身体欠安。
加之唐国突然宣布与秦国断交,朝中必有震动,他必须及时归国以稳人心。
扶苏在秦国民间的威望已达顶峰,几乎与帝王并肩。
只要有他在,众人便觉安心。
水泥铺就的秦直道已延伸至赵地边境,军队一踏上这条路,行进速度翻了一倍以上,不久便抵达咸阳。
……
扶苏归来之事早已传遍全城。
这一次他是带着战功与荣耀回京,消息传出后,咸阳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城门尽数敞开,男女老幼纷纷出城迎接,道路两侧挤满了人群。
万人攒动,街巷皆空!
扶苏骑马当先,蒙毅、项羽、司马靳三位将领紧随其后,身后是一列列铁鹰军士。
这一万将士皆因装备损耗需回国整修,人人身经百战。
兵器残缺、铠甲斑驳,个个神情冷峻,杀气未散,观之令人肃然。
“太子文略定邦,武略平乱,真乃不世之才!”
“这些兵士,都是大秦的脊梁!”
“太子在此,又有诸位英勇将士相伴,大秦的兴旺指日可待。”
“宋国战败求和,这一仗打得痛快,真是令人心潮澎湃!”
“大秦必将走向强盛!”
街头百姓纷纷驻足议论,言语中满是激动与自豪。
凯旋的士兵们昂首挺胸,步伐坚定,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荣光。
对他们来说,百姓的喝彩胜过一切奖赏,正是他们用血汗换来的荣耀时刻。
十里长街,竟觉太短,欢呼声如潮水般不绝于耳。
迎接仪式结束后,扶苏命蒙毅率领大军归营休整,自己则径直赶往王宫面见嬴政。
秦王宫,议政殿内。
群臣列立两旁,气氛肃穆。扶苏缓步走入殿中,在众目注视下行至中央,双膝跪地,额头触地,行大礼参拜。
“臣,拜见父王。”
声音沉稳有力,透着恭敬与担当。
高台之上,嬴政端坐于玄鸟浮雕下的王座,面色略显苍白,却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起来吧。”他轻声道,语气中带着欣慰。
视线落在扶苏身上,眼中笑意微漾。
经历战火锤炼,扶苏已不再是当年锋芒毕露的少年。如今的他,如利剑藏锋,静而不发,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沉敛之气,令人不敢小觑。
待扶苏起身,嬴政缓缓开口:“你此战破宋,夺下燕云十六州,使我大秦疆域几近翻倍。”
“这般功业,前所未有,连寡人都为之震撼。”
短短数月,开疆拓土至此,何人能不动容?
扶苏低头应道:“此战之成,赖诸将协力,三军用命,非臣一人所能为。”
“眼下虽得燕云,然宋国必不甘心,恐将卷土重来。”
嬴政闻言,目光一凝,直视扶苏:“那你可有把握,抵御其反扑,守得住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