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星火战队战胜雷霆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引发的涟漪远超保级赛之时。
各大电竞媒体头条争相报道,“最强大脑实至名归”、“Feng用胜利回应一切质疑”、“星火战队战术革新初见成效”等标题层出不穷。官方发布的比赛集锦中,林风那几次神乎其神的预判和关键的残局处理被反复播放,点击量飙升。
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的风向几乎一夜之间逆转。
“我之前声音大了点,风哥牛逼!”
“这哪里是手残?这分明是上帝视角!”
“原来玩游戏真的可以靠脑子,我服了。”
“星火这是捡到宝了啊!这战术素养,感觉能和顶尖强队掰掰手腕了。”
战队基地里,氛围也明显不同。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多了,连食堂阿姨打菜的手都不再抖了。经理李耀接到的商业咨询电话也开始增加,虽然距离顶级战队还有差距,但至少不再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风,却异常平静。
胜利带来的短暂愿力提升,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但这并未让他沉醉。他更关注的,是比赛结束后,陈博士发来的一份详细数据分析报告,以及附在上面的一句简短留言:
“共鸣初显,但‘弦’的振动尚不稳定。勿骄勿躁,继续摸索其固有频率。”
报告里,陈博士将他的神经反应系统比喻成一根“弦”。过于松弛,无法产生有效的振动(操作);过于紧绷,则可能导致断裂(精神反噬或操作变形)。而最佳的“超频”状态,并非强行将弦拉得更紧,而是找到其“固有频率”,以最小的能量输入,引发最强烈、最稳定的共振。
这与他之前的体悟不谋而合。
此刻,他正坐在训练室的角落,面前依旧是那个生物反馈平板。但训练内容已经升级,不再是简单的划动,而是结合了《终极枪神》基础操作的复合型任务。他需要在保持神经低紧张度(指示灯维持黄绿色)的前提下,完成诸如快速定位、跟枪、急停射击等基础但至关重要的操作。
这比单纯的慢速控制要难上数倍。
屏幕上随机出现移动靶,他需要操控准星跟上。一旦他因为急于求成而试图“加速”,神经紧张度立刻飙升红灯,操作随之变形,子弹飘忽。而当他刻意放慢,试图维持稳定时,却又无法跟上目标的速度。
“找到那个‘点’……”林风全神贯注,呼吸平稳。他不再与那种滞涩感对抗,也不再强行追求流畅,而是像一个调音师,细微地调整着自己意识与动作之间的“张力”。
快了?慢了?紧了?松了?
【数据思维】天赋被他约束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运行,不再用于直接计算弹道或预判靶位,而是实时监控着自身神经信号的波动与肌肉的协同状态,反馈着最细微的调整效果。
失败,红灯。
再调整,黄灯。
又失败,红灯……
偶尔成功,绿灯一闪而逝。
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这种对内在感知的极致专注,比应对复杂的战局更耗费心神。但他乐此不疲。他能感觉到,每一次成功的“绿灯闪烁”,都意味着他对这根“弦”的控制力增强了一分,对那种“共鸣”状态的感知清晰了一分。
训练间隙,oldbear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功能饮料。
“感觉怎么样?”oldbear看着平板上那起伏不定的曲线,关切地问。他现在完全理解了林风这种特殊训练的重要性。
“在找感觉。”林风接过饮料,喝了一口,目光依旧没有离开屏幕,“就像……在调一把没有刻度的锁。”
oldbear似懂非懂,但他相信林风的判断。“下一场的对手是‘神话战队’,联赛老牌强队,以战术严谨和团队协作着称,个人能力也不弱。他们的指挥‘宙斯’,是个非常难缠的家伙。”
林风点了点头,脑海中立刻调出了关于神话战队和宙斯的所有公开数据。宙斯,联赛公认的顶级指挥之一,以大局观出色和临场应变能力强而闻名。
“他们的防守阵型很有层次,很少给一击必杀的机会。”oldbear补充道,“对你的‘计算’会是很大的考验。”
“嗯。”林风应了一声,目光微动。对付严谨的体系,单纯的预判或许不够,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变量”。
他忽然想起了在“古代刑侦界”时,为了打破僵局,有时需要故意露出破绽,引蛇出洞。又想起了在“魔法哲学界”,关于“规则”与“悖论”的思考。
他将这些念头压下,现在还不是时候。首要任务,是尽快稳定这根“弦”。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几乎将所有个人训练时间都投入到了这种枯燥的“调弦”之中。效果是潜移默化的。
在团队训练中,队友们逐渐发现,林风在常规对枪中的生存率有了一丝微弱的提升。虽然依旧算不上出色,但那种因为操作突然“断片”而导致的低级失误,明显减少了。他的走位更加合理,总是能出现在最让对手恶心,却又相对安全的位置。
“风哥,你最近……好像没那么容易暴毙了?”Fire在一次训练赛后,半开玩笑地说道。
林风看了看手腕上已经习以为常的反馈手环,淡淡道:“可能吧。”
他能感觉到,那种意念与动作之间的“延迟”正在被一点点磨平。不是消失了,而是他学会了在这个延迟的框架内,做出更优化的选择。就像习惯了某种延迟的网络,通过预读和缓存,依然能够流畅地进行游戏。
这是一种基于自身局限,建立起来的新平衡。
与此同时,教练组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应对神话战队的策略。吴辉将更多的战术设计工作交给了林风,自己则负责完善和补充。
面对神话战队铜墙铁壁般的防守,林风提出了一套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冒险的“动态换位”战术。要求队员们在进攻中不再固守常规职责,而是根据战场信息流,频繁、快速地切换突破、补枪、掩护的角色,如同流动的水,无孔不入。
这套战术对团队的默契和每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但一旦运转起来,足以让任何依靠固定防守体系的队伍头疼不已。
训练赛中,星火战队起初对此极不适应,失误频频。但在林风精准到近乎“预言”般的指令引导下,他们开始慢慢找到节奏。
“Fire,下一秒你变成掩护位,向右前方投掷烟雾。”
“猴子,你现在是主突破,直接压!”
“oldbear,后撤,架住他们可能回防的侧翼!”
林风的声音在语音频道中回荡,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不断调整着棋盘上每一个棋子的位置。他的神经反馈手环,在这样高强度的指挥和自身操作的双重压力下,指示灯频繁在黄色和绿色之间切换,却奇迹般地没有再亮起代表过度紧绷的红色。
他正在学会,在动态的平衡中,维持那根“弦”的稳定。
赛前最后一次会议,吴辉看着已经初具雏形的全新战术体系,以及精神状态明显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赛前都要松弛的林风,心中充满了期待。
“神话战队很强,宙斯也很难对付。”吴辉看着所有队员,最后目光落在林风身上,“但我们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大脑’,和我们自己的节奏。”
林风迎上教练的目光,平静地点了点头。
他也很想知道,当这根初步调校好的“弦”,对上联赛顶级的“宙斯”,会奏响怎样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