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三刻,城西,百花楼。
丝竹管弦之声靡靡入耳,脂粉香气与酒气混合在一起,氤氲出醉生梦死的氛围。楼内觥筹交错,笑语喧哗,与楼外渐沉的夜色和清冷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
兰馨阁,是百花楼中一处较为僻静的雅间。兵部李主事独自坐在阁内,面前的桌上摆着几碟精致小菜和一壶温好的酒,但他显然无心享用。手指略显焦躁地敲击着桌面,目光不时瞥向门口,带着几分期待,更多的却是疑虑与不安。
那张突然出现在他官袍袖袋里的纸条,内容语焉不详,却直戳他心底最隐秘的欲望与恐惧。“关乎身家前程”——这六个字足以让他这个在兵部不上不下、渴望更进一步又担心站错队的中年官吏心痒难耐,也无法完全置之不理。他提前过来,既是想掌握主动,也是想观察有无异常。
时间一点点过去,约好的“知情人”并未出现。李主事心中的不安逐渐放大,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液入喉,却品不出丝毫滋味。他开始怀疑这是否是个恶作剧,或者……是针对他的一个陷阱?
就在他犹豫是否要起身离开时,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
李主事精神一振,立刻望去,却见进来的并非预料中的神秘人,而是一个端着果盘、低眉顺眼的侍女。他松了口气,随即又有些恼怒,挥挥手示意侍女放下东西快走。
侍女放下果盘,躬身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然而,就在门扉合拢的刹那,隔壁似乎隐约传来一阵略显耳熟的谈笑声,其中夹杂着一个他绝不想在此地听到的名字——“大殿下”!
李主事浑身一个激灵,冷汗瞬间就下来了!他猛地站起身,贴近与隔壁相隔的板壁,屏息细听。
“……此事若成,三殿下那边定然焦头烂额,大殿下便可趁机……呵呵,李主事那边,贾文自会安抚,少不了他的好处……”
声音断断续续,但关键信息清晰可辨!
是贾文!还有大皇子府的门客!他们竟然就在隔壁!而谈话内容,赫然涉及如何构陷三皇子,以及……他李主事!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天灵盖!李主事瞬间明白了!那张纸条!根本不是什么“知情人”,而是有人故意引他到此,让他亲耳听到这番对话!这是要借刀杀人?还是要拉他下水?
他脑中一片混乱,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刻逃离这是非之地!他跌跌撞撞地冲到门边,刚要拉门,却听到外面走廊传来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摩擦的轻微声响。
是巡城卫兵?还是……王府侍卫?
李主事的手僵在半空,心脏狂跳,几乎要冲破胸膛。他现在出去,万一撞个正着,该如何解释?说他只是来喝花酒?偏偏是在贾文和大皇子门客密谈的隔壁!
就在他进退维谷、惊惶万状之际,隔壁的谈话声似乎也察觉到了外面的动静,戛然而止。紧接着,是椅子移动和略显匆忙的脚步声,似乎隔壁的人也要离开。
完了!李主事面如死灰。
***
同一时间,百花楼对面的一间茶肆二楼雅座。
王府侍卫副统领赵莽,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常服,浓眉紧锁,锐利的目光透过窗棂,死死盯着百花楼门口。他今日收到下面人汇报,说百花楼近日有身份不明之人频繁出入,联想到殿下近日心情不佳,似乎与朝中暗流有关,他便决定亲自来看看。
他刚到此地不久,便看到兵部的李主事鬼鬼祟祟地进了百花楼。这本身没什么,文官狎妓虽不光彩,却也寻常。但紧接着,他又看到一个身影敏捷地闪入了百花楼侧门,虽然对方做了遮掩,但他一眼认出,那是大皇子府上一个颇受信任的门客!
赵莽的心立刻提了起来。李主事是贾文的人,而贾文与三殿下关系密切。大皇子府的人,和李主事(或者说贾文)同时出现在百花楼?这绝非巧合!
他耐着性子等待,暗中示意带来的几名好手分散在百花楼四周,监视出入口。
果然,不到一刻钟,他就看到那名大皇子门客神色有些匆忙地从侧门出来,迅速消失在巷弄阴影中。又过了一会儿,百花楼正门,李主事也脸色惨白、脚步虚浮地走了出来,仿佛身后有厉鬼追赶,仓皇登上门外的轿子,催促轿夫飞快离去。
赵莽没有打草惊蛇,但他心中已然雪亮。李主事与大皇子的人在此秘密接触!结合殿下近日收到的风声,以及贾文前两日的活跃……一个清晰的脉络在他脑中形成。
贾文,恐怕是脚踩两条船,甚至可能已经投靠了大皇子!而李主事,显然是其中的关键联络人!今夜他们在此密会,定然是在策划对三殿下不利的阴谋!
“好个贾文!好个李主事!”赵莽拳头紧握,骨节发白,眼中怒火燃烧。他不再停留,立刻起身下楼,他要马上回府,将今夜所见,一字不落地禀报殿下!
***
三皇子府,偏殿书房。
炎彻听完赵莽的禀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手中的茶杯被他捏得咯咯作响,最终“啪”一声,碎裂在地,瓷片与茶水四溅。
“好!很好!”炎彻的声音如同冰碴,带着刺骨的寒意,“贾文……本王待他不薄,他竟敢勾结老大!还有李圭(李主事)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赵莽单膝跪地,沉声道:“殿下,末将亲眼所见,绝无虚言!李主事与那大皇子门客先后从百花楼出来,神色鬼祟,定是刚刚密会完毕!”
“本王知道了。”炎彻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滔天的怒火,目光变得幽深而危险,“赵莽,今夜之事,封锁消息,不得外传。”
“末将明白!”
“另外,”炎彻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你去查一下,赵莽,你是如何得知他们今夜会在百花楼密会的?”
赵莽愣了一下,老实回答:“是下面弟兄例行巡查时,听到市井流言,说百花楼有身份特殊之人出入,末将觉得蹊跷,才前去查看。”
“市井流言?”炎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这流言,出现的时机未免太巧了。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引导?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默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前日他才刚刚冷落了贾文,今日就爆出贾文勾结大皇子的铁证?而且,林默之前献上的“灰野原”之策,与贾文力主的再次征伐相比,高下立判……
难道……
炎彻挥挥手,让赵莽先行退下。
书房内只剩下他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沉沉的夜色,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林默……若真是你……本王倒是小瞧你了。”
他原本只是将林默视为一个有些急智、可堪一用的谋士,但现在看来,此人心机之深、手段之妙,远超他的想象。不仅能献上安邦定国之策,还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借力打力,轻而易举地就将贾文这等盘踞府中多年的老狐狸逼入了绝境!
这样的人才,用好了是把利剑,用不好……
炎彻眼中光芒闪烁,最终化为一丝决断。
“来人!”他沉声唤道。
那名贴身内侍再次无声出现。
“明日,让林默来见本王。”炎彻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告诉贾文,让他……好生在府中‘休养’,近期就不必参与议事了。”
“是。”内侍领命,悄然退下。
炎彻知道,这只是开始。处置贾文和李主事需要证据和时机,不能操之过急。但府中的风向,从今夜起,将彻底改变。
而引发这一切变革的核心,正是那个不久前还被他斥为“纸上谈兵”、蜷缩在偏院陋室中的青衣谋士。
林默。
一场风暴,已以百花楼为起点,正式席卷而来。而苏喆,正立于这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