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心推演、创制《嫁衣神功》的间隙,杨过也并未放松对自身根基的打磨。
他的目光,被石壁上《九阴真经》中记载的一篇特殊法门所吸引——易筋锻骨章。
此时的杨过,一身武学早已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道路,体系已成,根基稳固。
无论是《九阴真经》还是《九阳神功》,于他而言,更多的意义在于借鉴、吸收其武学理念与精华,用以印证、补充乃至升华自身的“道”,而非改换门庭,转修他法。
寻常武功,他只需明了其理,便已足够。
然而,这《易筋锻骨章》却有所不同。
此篇并非克敌制胜的杀伐之术,而是专注于开发人体自身潜能,锤炼筋骨,疏通经络,涤荡体内浊气,使肉身朝着更为纯净、通透、契合天地的方向进化。
其理念玄妙,效果非凡,堪称筑基炼体的无上妙法。
这对于已然达到神玄境的杨过而言,依旧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他虽肉身强横,但若能借此法门更进一步,使身体状态更趋于完美,对于未来冲击更高境界,乃至更好地驾驭自身磅礴力量,都有着难以言喻的好处。
“此篇确有独到之处,值得一练。”
心念既定,他便在推演《嫁衣神功》的闲暇之余,分心二用,依照《易筋锻骨章》所载的心法与动作导引,缓缓修炼起来。
不同于修炼内功时气贯周天的澎湃,修炼此法更侧重于一种由内而外的细微调整与深层净化。
真气并非奔涌冲撞,而是如同最细腻的涓流,温和地洗刷着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乃至最细微的经脉末梢。
伴随着一种奇特的拉伸、扭转、震荡的肢体动作,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身关节仿佛变得更加灵活柔韧,骨骼密度似乎在微不可察地提升,肌肉纤维也变得更加坚韧且蕴含爆发力。
最为奇妙的,是那种“净化”之感。
仿佛常年佩戴的无形枷锁被一层层卸下,体内那些因年深日久或因激烈战斗而残留的极其细微的暗伤、淤塞,都被那温和却坚韧的真气涓流缓缓化开、排除。
数日闭关下来,当杨过再次从深沉的入定中苏醒时,他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一种难以言喻的通透感传遍全身。
呼吸之间,仿佛能与外界天地进行更为直接、高效的交换,无需刻意运功,天地元气便自然而然地亲和着身体。
五感变得愈发敏锐,神识清明,体内真气运转起来,比以往似乎少了许多无形的滞涩与损耗,变得更加圆融如意,如臂使指。
这并非功力上的暴涨,而是一种生命层次上的细微优化与提升,是一种将自身“器皿”打磨得更加完美的过程。
对于他这等境界的强者而言,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提升,其长远价值,或许远超一门强大杀招的诱惑。
他轻轻活动了一下筋骨,周身发出一连串细密而和谐的轻微爆鸣,仿佛每一块骨骼、每一寸肌肉都处在最佳状态,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不愧是《九阴真经》中的筑基妙法,果然名不虚传。”杨过心中暗赞,对此番闭关的收获颇为满意。
数日后,王重阳再次来到这间密室,本是打算看看杨过参悟得如何,却一眼便瞥见了石壁上那多出来的一片崭新刻字——嫁衣神功。
“嗯?这是…”他轻咦一声,立刻被那与《九阳神功》一脉相承却又别有洞天的行功口诀所吸引,当即凝神研读起来。
以他如今的武学修为与见识,加之对《九阳神功》本质缺陷的深刻理解,不过片刻功夫,便已通篇览毕,更是精准地把握住了这门新创功法的核心精要与那堪称惊悚的破局之法——散功重修!
“哈哈哈!妙!妙啊!真是有趣,有趣至极!”
王重阳抚掌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发现绝妙棋招般的畅快与激赏,“好一个小友!竟能想出如此…如此别开生面的法子来消弭这至阳自焚之危!置之死地而后生,破而后立!这’嫁衣’之名,起得真是贴切无比,恰如其分!”
他越品越是觉得韵味无穷,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此法看似极端凶险,自废武功,实则内蕴至高智慧。颇有几分佛门禅宗所言‘放下’的真意。执着于力量,反而为力量所困;敢于放下,方能真正掌控,甚至获得更多。武学至此,已近乎‘道’矣。”
心有所感,他并指如剑,略一沉吟,便在那“嫁衣神功”四个苍劲大字之前,另起一行,刻下了四个更为古朴深邃、意蕴悠长的字——武道禅宗。
这四个字,寓意“禅”置于“武”之前:此功之精髓,已超脱寻常武学争强斗胜的范畴,更重在一种心境上的领悟与超脱,近乎于禅理。
能否练成,资质与毅力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或许在于那“敢于放下”的一念之悟。
刻完之后,王重阳看着这并列的八字,微微一笑,并未在功法正文中添加任何关于“凶险”、“散功”的警示注解,嘿~就是玩!看哪个倒霉蛋被坑。
“既名嫁衣,又暗合禅意,那便留给有缘人自行领悟吧。能否看破这‘嫁衣’背后的真意,便看个人的造化与慧根了。”
他心中暗忖,带着几分前辈高人的恶趣味与洒脱,将这关乎生死的考验,轻描淡写地化作了一场无声的试炼。
这,便是他留给未来可能见到此功之人的、唯一的“友情提醒”。
不久之后,杨过将石壁上所载的诸多精义深深烙印于脑海之中,随后转向王重阳,神色郑重地拱手道:“前辈也请多多保重。此番古墓之行,承蒙前辈款待,更得窥无上武学妙谛,晚辈感激不尽。”
王重阳白发轻扬,面容之上带着一丝超然的笑意,他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缓声道:“小友不必客气,缘分使然而已。此外,尚有两事,或许需劳烦小友。”
他目光略显悠远,仿佛穿透石壁看到了某些故人:“那《九阳神功》的精要,小友既已熟记于心。他日江湖行走,若是有缘遇见我那顽劣跳脱、却又赤子心性的师弟周伯通,不妨…代我将此功传授于他。他心性纯良,或能从中悟得一番新的天地,也算全了我这做师兄的一份心意。”
顿了顿,他眼中骤然迸发出一抹虽经岁月沉淀却未曾磨灭的傲然神采,语气也随之变得铿锵:“再者,若小友机缘巧合,遇上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那几位老友…不妨便以我之名,用这《九阳神功》所衍化的诸般绝技,与他们好好较量一番!让他们知晓,我王重阳即便沉寂数十载,依旧强于他们!”
“前辈所托,晚辈铭记于心。他日若遇周师叔与四绝前辈,定当不负前辈今日之言!”
“好!如此甚好!”王重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再多言,只是轻轻摆了摆手。
杨过也不再犹豫,最后看了一眼这布满武学至理的密室与眼前这位传奇人物,身形微微一晃,便如一片轻羽般,悄无声息地没入了那条幽暗冰冷、通往山外的水道之中,转眼便被黑暗吞没,只留下水波轻轻荡漾的声音。
王重阳独立于密室之中,听着那渐渐远去的水声,目光深邃,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