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们神色一滞,彼此交换着眼色。确实,他们根本未敢上奏。以当今圣上的脾性,多半会降罪于他们。
\"连自己的君王都不敢禀报,还在这里与我谈条件?\"李沐冷笑连连,\"不如归顺我大唐,何必为那昏君卖命?\"
\"放肆!\"将领们怒发冲冠,\"我等宁死不降!\"
\"好!\"李沐眼中寒光乍现,猛地挥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全军出击!\"
战鼓震天,大唐铁骑如潮水般涌向敌阵。
【北魏士兵们面如土色,纷纷望向身后的将领。众将明白,今日已是生死存亡之际。
\"保家卫国,就在今日!随我杀!\"将领们拔剑怒吼。
两军轰然相撞,然而北魏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大唐锋芒。
片刻之后,敌军阵中已是一片哀嚎。李沐冷眼旁观,嘴角浮现出一抹讥讽之意。
他缓缓呼出一口浊气。
破关只在须臾之间。
战况如他所料,敌军很快便伤亡惨重。几个将领面面相觑,额间沟壑纵横。
两名伤兵踉跄奔至主将跟前。
\"将军,末将等实在抵挡不住了,该当如何?\"
几位主将闻言攥紧拳头,目光死死钉在李沐的阵法上。那固若金汤的战阵与己方溃不成军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
\"撤!\"
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保家卫国固然重要,但袍泽性命更堪珍惜。
李沐见状轻蔑摇头。此刻才想抽身,为时已晚。
\"全军推进!\"
令出如山,养精蓄锐多时的将士们如潮水般涌向残敌,转眼便形成合围之势。
敌军将领面临绝境:要么战死沙场,要么俯首称臣。前者尚算忠烈,后者却要背负叛国骂名。
李沐锐利的目光直刺对方心魂。
\"还要负隅顽抗?\"
——几位敌将闻言神色阴晴不定。战则必败,退则难逃军法处置。
终于有人颤声开口:\"难道非要生灵涂炭不可?眼下我国百姓已贫困交加......\"
李沐未等他说完便冷然打断:\"不必多费唇舌。除非你们立刻投降。\"
\"你们心里清楚治下的百姓有多困苦,若再阻拦,只会让更多子民遭受 荼毒。\"
\"到那时,你们觉得黎民还能支撑多久?难道要眼睁睁看他们饿殍遍野吗?\"
李沐的话语让众将领神色动摇,一位将军突然盯住他:\"此言有理,我愿归顺。\"说罢便扔掉兵器。
半数将领相继效仿,余者却退回城内。李沐看着归降之人:\"既已投诚,自当以礼相待。\"
他转向李云道:\"先将他们收押,容后再议。\"李云立即指挥士兵前来接管。这些降将默然受缚,未作反抗。
目送他们离去,李沐轻叹一声,转而对李云说:\"尚有残部退守城中,此刻应已回防。\"
......
\"此城百姓虽无辜,然其城主恶贯满盈。\"李沐沉声道,\"今日必破此城,但须谨记——不得伤及平民。\"
将士们纷纷颔首。他们深知北魏暴君之恶,此番不仅要收复疆土,更要解救苍生。
兵临城下时,李沐望向城头的新任城主,冷笑道:\"倒是勤快,这么快就换了条看门狗。\"
那陌生面孔显然是新委任的爪牙。城上之人厉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犯我北魏疆土,今日定教你命丧于此!\"
“传令开城迎敌!”
城主厉声喝令,两侧将领闻言面色骤变。虽先前未曾言降,然二人心知绝非李沐对手。
“此时出城交锋,不出片刻我等必败无疑!”
城主瞳中寒光一闪,缓步近前审视二人:“可知本官与圣上乃血脉相连?若非皇亲,岂能镇守此城!若再有半句推诿——”他猛然按住腰间佩剑,“休怪本官剑下无情!”
这城主之位来之不易,若不能速建奇功,如何显其忠心?眼下唯有斩下李沐首级,方能入京面圣。届时加官进爵自不在话下,至于这些将领……他嘴角浮起冷笑。
城下李沐见状嗤笑,侧首与李云交换眼神。
——
李云会意,当即挥动令旗。阵型变换间,千名精兵已成铁壁之势,凛然直视城头守军。
“放箭!”城主暴喝。
箭雨倾泻而下,却见李沐军阵中忽现玄铁盾阵,飞矢触之即折。守军见状骇然,纷纷望向城主。
“慌什么!”城主夺过雕弓直指李沐,“他们……”
话音未落,李沐军中战鼓骤响,黑压压的云梯已搭上城墙。
战局瞬息万变。当城主手中的羽箭破空而来时,李沐在马背上从容后仰,箭矢擦身而过,深深嵌入身后的石壁。
\"弓。\"李沐目光森冷地望向身旁的士兵。
接过递来的长弓,他指节微屈,搭箭拉弦。未等城主回神,寒芒已至,直取心口。
城主轰然倒地,双目圆睁,似在困惑为何自己百发百中的箭术,竟敌不过这致命一击。
\"杀!\"李沐振臂高呼,铁骑如潮水般涌向城门。木质门闩在撞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 ,数轮冲击后,城门轰然洞开。
\"以石为矛\"——这是李沐独创的攻城利器。坚硬的巨石装在带轮的木架上,凭借蛮力与惯性,寻常城门难以抵挡。
\"屠尽守军,不伤百姓。\"李沐剑锋所指,士卒闻令而动。他知道,血债当归于北魏铁骑,与无辜黎庶无关。
敌将见城门已破,率众拼死反扑。刀光剑影间,李沐嘴角噙着冷笑。胜负早已注定,负隅顽抗不过是徒增亡魂。
满地伏尸渐多,血腥气弥漫城头。李沐踏过残戟断刃,眼中既无喜色,亦无悲悯。这乱世之中,生死本就寻常。
当初敌人意图侵占我方领土,如今必要以牙还牙。
没过多久,李沐便斩杀众多敌兵,敌军自认不敌,纷纷溃退。
---
李沐并未截断敌军退路,他心知即便放其逃离,也难成气候。
望着敌军撤出城门,李沐轻叹一声,转而向身旁士兵下令:“既已退去,立刻分兵驻守各处,若有异动,速来禀报。”
士兵领命而去。李沐环顾城池,对这里颇为熟悉。不多时,他行至曾住过的客栈,叩响门扉,却无人应答。
“可否开门一叙?”李沐问道。
店主从门缝窥见李沐容貌,依稀记得他是前几日投宿的客人,却仍警惕道:“你究竟何人?”
“大唐皇帝李沐,有事相商,请开门详谈。”
店主连连摇头:“谁知你是否另有图谋?”
李沐淡然道:“若欲加害,何必等到今日?前几日我曾在此落脚,想必你还记得。”
店主犹豫片刻,终未开门:“有话直说便是。”
李沐点头道:“此前查访,得知百姓生计艰难。劳烦召集其他店家,我有要事相告。”
店主暗忖:北魏尚未攻陷,此人竟已谋划至此?但若违逆,恐生祸端,只得应下:“今日午后,我带人前来。”
李沐离去后,店主推门望着他的背影,眉头紧锁。
---
回想李沐住店时出手阔绰,店主心中矛盾。可念及他大唐身份,又觉其必不会善待北魏百姓,一时进退两难。
他担心若不照李沐的意思召集那些人,李沐会对他不利,可要他去陷害别人又于心不忍。
犹豫片刻后,他转身走向邻近的店铺,将此事告诉了其他店主。此时街上不少掌柜都聚在此处。
\"这可如何是好?突然召集咱们准没好事!\"
\"八成是要银钱!眼下战事吃紧,若真开口咱们给是不给?不给怕是在劫难逃。\"
\"咱们的血汗钱凭什么上交?何况他们大唐的人凭什么要咱们供养!\"
众人议论纷纷时,有个精瘦的掌柜突然拍案而起:\"收拾细软连夜出城!量他们也追不上。\"
\"祖业都在城里,走了岂不倾家荡产?\"
\"命都要没了还惦记这些?你们不走随你,我定要离开!\"说话的掌柜在北魏京都有亲戚,早想好退路。
\"确实该走,这乱世留下凶多吉少。\"
\"倒也不尽然...\"客栈老掌柜捻着胡须,\"前日唐皇住店时,还赏了乞丐银两,不似暴虐之人。\"
此言引来阵阵冷笑:\"装模作样罢了!唐人哪会对咱们安好心?\"
——
众掌柜终究信不过李沐,纷纷决定连夜撤离。客栈掌柜望着众人背影长叹,忽有人回头提醒:\"您也快走吧!若发现您没办成事......\"
老掌柜望着自己经营半生的客栈,檐下灯笼在暮色中微微摇晃。
与那人相熟的掌柜上前低声劝了几句。
这人心下茫然,转念又想,即便离开此处也无妨。若李沐当真无意逼迫他们,想必也不会损毁他们的产业。
思量片刻,他长叹一声,点头道:“既如此,我独自留下也是徒劳。你们都不在了,这生意又如何做得下去?”
“不如尽快收拾行装,趁夜悄悄出城。彼此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往日里他们各做各的买卖,鲜少往来。可如今形势所迫,唯有联手方能求存。
那掌柜匆匆离去,不多时便收拾妥当。几人聚在城门附近,却见官兵林立,顿时眉头紧锁。
“糟了!这么多守军,咱们一露面必会被发现,到时只怕凶多吉少……”
进退维谷之际,忽见李云率兵巡至。他目光一扫,随即唤来两名士卒耳语数句。
士兵领命而去,悄无声息地绕到掌柜们身后。李云缓步上前,那群人看清他的装束,顿时面色大变——这分明是大唐的将领!
他们慌忙转身欲逃,却见退路早已被截断,只得僵立原地。
李云沉声问道:“尔等在此作甚?”
几人喉头滚动,艰难道:“小人……只是想出城……”
李云略作沉吟,颔首道:“陛下有令,不得为难城中百姓。你们既要出城,本将自然不会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