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的雪渐渐融化,露出山下嫩绿的新芽,苏黎世的春天悄然来临。张蕙兰在“tKI-3A”药物的持续作用下,病情稳定在深度缓解期,身体的耐受力也逐渐增强,剧烈的副作用慢慢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缓慢而坚实的恢复。主治教授在综合评估后,微笑着宣布:“张女士,您在国内定期复查和远程随访即可。恭喜,您可以回家了。”
“回家”两个字,让在场的一家三口都湿了眼眶。这趟跨越重洋的求生之旅,终于迎来了最圆满的阶段性胜利。
回国的飞机上,张蕙兰靠着舷窗,看着下方逐渐变小的欧洲大陆,紧紧握着身边儿子和丈夫的手,脸上是历经磨难后沉淀下来的平静与释然。林大山则一路都处于一种近乎傻笑的兴奋状态,不停地念叨着回家要给妻子做什么好吃的。
林小一坐在母亲另一侧,心情同样激荡,但更多的是一种卸下最沉重负担后的、带着疲惫的轻松。母亲的安危,始终是他所有决策和行动的底线和出发点。如今这块基石稳固,他才能更毫无挂碍地去面对前方的惊涛骇浪。
飞机降落在熟悉的城市,踏上祖国的土地,呼吸着熟悉的空气,连日的奔波和紧绷的神经才真正松弛下来。周文斌亲自来接机,看到面色明显红润了许多的张蕙兰和精神焕发的林大山,这位硬汉也忍不住眼眶发热。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他连声说道,接过林大山手中的行李。
先将父母安顿回家,林小一连口气都没喘,直接和周文斌驱车赶往公司。
“奇点科技”总部,因为他的归来,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在他远程指挥下,公司运转井井有条,但创始人的坐镇,带来的士气提振是无与伦比的。
核心管理层会议上,林小一听取了全面的汇报。
“‘天工’在国内市场持续领跑,海外欧洲市场稳步增长,新兴市场的本地化适配进展顺利。m国那边,基于那篇开源论文的专利无效宣告,USpto已经正式受理,对方律师最近安静了很多。”赵磊首先汇报了市场情况。
“好消息是,”周文斌补充道,“之前那家被‘环宇科技’施压的存储芯片供应商,不仅恢复了供货,还主动提出了更优惠的长期合作条件,估计是被我们上次的反击和军方的背景吓到了。‘铸盾’项目的试制进度已经追回。”
李明则重点汇报了技术进展:“‘铸盾’项目试制样品已交付部队进行实地测试,初期反馈良好。‘天工’的下一代产品预研,结合了‘铸盾’项目积累的高可靠性技术,尤其在低功耗和实时响应方面会有显着提升。另外,自研存储芯片的可行性报告已经完成,技术路径清晰,但投入巨大。”
林小一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局面看似一片大好,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环宇科技’最近有什么新动向?”他问道。
周文斌和李明对视一眼,神色凝重起来。
“表面上很安静,”周文斌说,“但我们监测到,他们最近与几家国际顶级的专利池管理公司和知识产权投资基金往来密切。另外,他们旗下的一家风险投资机构,最近投资了国内好几家专注于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小型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在技术方向上,或多或少都与我们未来的布局有重叠。”
李明补充道:“还有,我们注意到,国际上几个主要的科技标准组织,近期突然增加了关于‘自然人机交互’和‘边缘智能设备数据安全’的标准讨论议程,推动者背后,也有‘环宇科技’的影子。”
林小一眼神微凛。
他明白了。“环宇科技”在直接的商业竞争和卑劣的舆论攻击受挫后,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试图正面摧毁“奇点”,而是转向了更高级、也更危险的战场——标准与生态。
他们试图通过构建庞大的专利池,在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路径上埋设地雷;通过投资潜在竞争对手,分散和消耗“奇点”的注意力;更通过推动有利于自身技术路线的国际标准,试图从规则层面,将“奇点”这样的后来者边缘化!
这是巨头对付潜在挑战者的经典套路,更加隐蔽,也更加致命。一旦被对方在标准和专利上形成合围,“奇点”未来的每一步创新,都可能面临巨额的专利许可费,甚至被直接排除在主流市场之外。
“看来,他们终于开始把我们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来对待了。”林小一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这是‘认可’,也是挑战。”
他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成立‘标准与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我亲自牵头。我们需要系统性地研究国际技术标准趋势,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不能让他们垄断话语权。”
“第二,加速我们自身的核心专利布局,尤其是在‘行为感知交互’、‘AI边缘推理’和‘高可靠嵌入式系统’这三个方向,构建我们自己的专利护城河。”
“第三,研究院成立‘前沿技术侦察小组’,密切关注那些被‘环宇科技’投资的初创公司的技术动态,必要时,可以考虑接触甚至收购有潜力的团队。”
“第四,‘天工’下一代产品,必须加快!我们要用更强的产品力,在他们构筑标准壁垒之前,抢占市场和用户心智!”
他的应对,一如既往的清晰而富有攻击性。面对巨头升级的降维打击,他选择以更快的创新速度和更前瞻的战略布局,正面迎战。
会议结束后,林小一回到了久违的校园。
他的回归,在(一)班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同学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关心和欢迎。
“林顾问,你可回来了!”
“阿姨身体好了吗?太好了!”
“你不在,感觉班里少了个主心骨似的。”
陈锋用力搂住他的肩膀,嘿嘿笑道:“回来得正好,年级篮球联赛马上开始了,咱们班这回能不能一雪前耻,就看你的‘数据分析’了!”
苏晚晴站在人群外围,安静地看着他,脸上带着浅浅的、由衷的笑意。等他周围的人群稍微散去,她才走上前,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递给他:“这是前段时间的课堂笔记,可能有点乱,希望对你有用。”
林小一接过笔记本,封面上是她手绘的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芽,旁边写着“新生”二字。他心中微暖,低声道:“谢谢。”
重新坐回熟悉的座位,听着老师讲课的声音,看着身边这些充满活力的同学,林小一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瑞士的冰雪、医院的灯光、商业谈判的硝烟,都仿佛是一场漫长而紧张的梦。
但书包里那份关于国际技术标准动向的简报,和手机上不时弹出的公司加密邮件,又在提醒他,梦已醒,新的、更加复杂的征程已经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摊开课本和苏晚晴给的笔记,眼神恢复了学生的专注,但眼底深处,那份属于掌舵者的锐利与沉稳,已悄然沉淀,融入骨血。
归途已是过去,新程就在脚下。家庭的危机暂时解除,让他可以更专注于这片更广阔的天地。他知道,与“环宇科技”这场关乎未来格局的战争,已经从产品与市场的明面,转向了标准、专利与生态的暗处。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甚至更能决定生死的较量。
而他,这个刚刚带领家庭穿越生死线归来的少年,已经调整好姿态,准备投身于这场新的、波澜壮阔的远征。他的武器,是知识,是创新,是比以往更加坚定的意志,和对未来趋势更深刻的洞察。
放学铃声响起,林小一背起书包,走出教学楼。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前方,是家的温暖,是公司的挑战,也是属于他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他步伐沉稳,目光坚定,走向那一片暮色与灯火交织的、等待着他去开辟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