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象人文研究与传播中心”的监控悄无声息地展开,如同在猎物周围织就一张无形的蛛网。然而,这个“现代鸦巢”展现出的反侦察能力,让经验丰富的侦查员们都感到棘手。
中心的公开活动一切如常,沙龙、讲座如期举行,内容高雅脱俗,参与者多是些寻求心灵慰藉或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城市精英,看不出任何异常。其公开的办公地址只有寥寥几名行政人员处理日常事务,核心成员几乎从不露面。
真正的核心区域——那座位于市中心高档写字楼顶层的空中花园会所,安保措施严密得惊人。进出需要三重身份验证(门禁卡、指纹、动态密码),所有窗户都采用单向镀膜玻璃,内部情况无从得知。负责物业的公司守口如瓶,以保护客户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任何内部结构信息。外围监控只能拍到偶尔有车辆直接驶入地下专属车库,人员通过直达顶层的私人电梯进出,根本无法识别身份。
网络渗透同样受阻。中心的内部网络与公开网络物理隔离,且采用了军方级别的加密技术,短时间内难以突破。对其公开网络活动的监控显示,他们使用的通信软件加密等级极高,内容无法截获。
“这帮人太专业了,简直像个情报机构!”负责技术侦查的组长感到一阵无力。
派遣卧底的方案也经过反复推演,风险极高。“心象中心”吸收成员似乎有一套极其严格的内部推荐和背景审查机制,陌生人极难打入核心圈,贸然尝试反而可能暴露警方意图。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明明知道敌人就在那里,却像隔着一层磨砂玻璃,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无法触及实质。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对苏晓的持续心理干预终于迎来了突破性进展。在一次采用了最新神经反馈技术的引导治疗中,苏晓回忆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
“那个地方……有声音……一直在重复一个词……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听起来像……像‘阿克夏’……对,就是‘阿克夏’……那个穿白袍的人(韩东明)有时候会对着空气念叨这个词……”
“阿克夏(Akashic)”?!
这个词立刻引起了陆时的注意。他迅速查阅资料,发现“阿克夏”是一个源于印度哲学的概念,意指一种记载了宇宙所有知识、记忆和事件的非物理层面信息库,有时也被称为“宇宙档案”或“以太记录”。在近现代的一些神秘学流派和新时代运动中,“阅读阿克夏记录”被宣称是一种可以获得无限知识和预知未来的能力。
这与“渡鸦社”追求“通灵”、“窥探天道”的目标完全吻合!韩东明所谓的“真理之门”、“形态场共振”,其终极目的,很可能就是试图用科技手段强行“接入”或“读取”这个想象中的“阿克夏记录”,从而获得神一样的知识和能力!而受害者,则是他用来进行这种疯狂实验的“接口”或“容器”!
“阿克夏”这个关键词,为理解凶手的动机提供了全新的、也更令人不寒而栗的视角。
几乎同时,技侦部门在对“心象中心”公开宣传材料进行语义分析时,也有了一个微妙但重要的发现。中心在其一份内部刊物(电子版)的一篇看似讨论“集体潜意识与艺术创作”的文章中,多次隐晦地使用了“场域共鸣”、“信息溯源”、“超越线性时间”等词汇,这些词汇与“阿克夏记录”的理论描述存在高度契合。而且,这篇文章的匿名作者,写作风格与陈景明早年发表的一些非主流论文极其相似!
“心象中心”就是“渡鸦”在现代的理论研究中心和人才筛选平台!他们用更隐蔽、更学术化的语言,包装着其核心的疯狂理念!
陆时决定调整策略,既然无法从外部强攻,那就利用对方的特点,进行“投石问路”。
他精心挑选了几位背景干净、擅长沟通且对神秘学有一定了解(经过短期培训)的年轻警员,让他们以“感兴趣的学者”或“寻求灵性成长的专业人士”身份,尝试接触“心象中心”举办的较低级别的公开活动,不急于求成,只进行观察和有限度的交流,目标是判断其成员招募的标准和流程,并尝试捕捉任何与“阿克夏”、“渡鸦”、镜厅等关键词相关的蛛丝马迹。
另一方面,他要求技术部门集中精力,尝试破解“心象中心”用于成员联络的某个相对外围的加密通讯群组(通过已离职人员线索发现),哪怕只能获取群组名单或部分元数据,也可能撕开一道口子。
压力与等待中,时间一天天过去。派出的警员反馈,中心对外围参与者的审查依然严格,活动内容看似正常,但总能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引导和试探,仿佛在暗中评估每个人的“潜质”。
就在陆时几乎要失去耐心时,技术部门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们成功破解了那个外围通讯群组的一个早期备份数据包,虽然无法看到实时聊天内容,但提取到了完整的成员列表和部分成员的备注信息!
名单上有数十人,其中几个名字,让陆时瞳孔骤然收缩:
一个是本市某知名高校的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正是宗教符号学;
一个是小有名气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其作品多以探索边缘文化和神秘现象为主题;
还有一个,是某三甲医院的心理咨询师!
这些人都拥有体面的社会身份,却悄然出现在“渡鸦”外围组织的名单上。他们是被蒙蔽的参与者,还是隐藏的更深的核心成员?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某个成员的备注信息栏里,技术员发现了一个被加密保存的坐标信息,解密后,定位指向了——邻省一个以古代石刻和溶洞闻名的风景区。
坐标旁边,只有两个字的备注:
“镜窟。”
镜窟?是实指一个有镜面效应溶洞,还是又一个类似净水厂的仪式地点代号?
“心象迷宫”的中心,似乎露出了一角。而新的坐标,又将调查的范围引向了更远处。
陆时看着地图上那个陌生的坐标点,知道下一个战场,或许就在那里。
猎犬已经嗅到了气味,无论迷宫多么复杂,终有被踏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