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真正的阳光穿透维多利亚港上空的薄雾,洒满酒店套房客厅时,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劫后余生的沉寂。昨夜的硝烟与血腥仿佛还残留在感官的深处,与眼前奢华宁静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对比。廖奎坐在沙发上,虽然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与锐利,只是那锐利之下,沉淀了更多难以言喻的东西。谢亦菲紧挨着他坐着,一只手与他十指相扣,仿佛生怕一松开他就会再次消失,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抚摸着趴在她腿上安静玩耍的廖韶涵的头发。
孩子们都被从空间带了出来,霆锋和柏芝在铺着厚厚地毯的角落摆弄着玩具,但气氛远不如往日活泼,连孩子们都似乎感应到了大人们不同寻常的情绪。萧亚轩则在卧室休息,她手腕骨裂,加上精神与体力的双重透支,需要静养。丹增已被秘密送往向太控制的私人医院进行抢救,生死未卜。
“叮咚——”
门铃声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守在门外的廓尔喀保镖(新调派来的,替换了昨晚牺牲的队员)谨慎地检查后,将酒店侍应生送来的当天报纸拿了进来,放在茶几上。
几乎是同时,几份报纸那触目惊心的头版标题,便撞入了众人的视线。
《工商日报》头版用加粗的黑色大字咆哮着:
【九龙城寨血腥夜战,数十死伤!国际悍匪与本港警方激烈交火,现场如战场!】
配图是一张略显模煳、但依旧能看出遍地瓦砾和警方封锁线的远景照片,依稀可见“永丰纺织厂”的残破轮廓。
《星岛日报》的标题则更显尖锐,带着质问:
【治安堡垒沦陷?九龙城寨变杀戮战场,港府面临严峻拷问!】
其报道详细描述了警方在凌晨时分接到大量枪声和爆炸报警后,出动大量警力封锁城寨周边,并在天亮后进入现场发现的惨状。
《华侨日报》的标题相对克制,但内容同样震撼:
【城寨惊变,悍匪伏诛!警方重拳出击,摧毁跨国犯罪集团据点】,但其内文也毫不避讳地提到了现场的激烈程度和惨重伤亡。
粗略浏览,几乎所有主流报纸的头版都被这起发生在“法外之地”的恶性事件所占据。报道中充斥着“激烈交火”、“爆炸”、“数十死伤”、“军火”、“悍匪”等刺激眼球的词汇,将昨夜那场隐秘的清算,赤裸裸地暴露在了公众面前,瞬间在全港引爆了一场舆论地震。
谢亦菲打开了客厅角落的红木柜上的收音机,调到了新闻频道。很快,一个严肃而略显急促的男声传出,正是警务处长的紧急新闻发布会现场录音:
“……对于昨夜在九龙城寨区域内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警方高度重视,并在接报后第一时间迅速调集精干力量赶赴现场,有效控制了事态,防止了危害进一步扩大……初步调查显示,此次事件涉及一个活跃的国际犯罪集团‘蝮蛇’……警方在现场击毙多名负隅顽抗的悍匪,并缴获大量非法军火……这充分证明了香港皇家警察有能力、有决心打击一切严重罪行,维护香港的法治与社会稳定……我们誓言,必将此案追查到底,将所有涉案人员绳之以法,绝不姑息!”
处长的声音铿锵有力,试图传递出一切尽在掌控的信心,但仔细品味,却能察觉到那话语背后急于稳定民心、撇清警方反应迟缓责任的意味。他将警方的角色定位为“迅速反应”、“控制现场”、“击毙悍匪”,巧妙地将那场惨烈的私下复仇,纳入了官方的功绩簿和打击犯罪的叙事之中。
谢亦菲听着收音机里的官方辞令,又看着报纸上那些模煳却依旧能想象出惨烈的现场照片,脸色微微发白。她不由自主地更加用力地抓紧了廖奎的手,指尖冰凉。她不敢想象,如果廖奎没有在最后关头醒来,如果亚轩姐没能撑到救援……后果不堪设想。后怕如同冰冷的潮水,一阵阵侵袭着她的心。
廖奎感受到她的恐惧,反手将她冰凉的手完全包裹在自己温热的手掌中,轻轻捏了捏,传递着无言的安慰。他的目光则平静地扫过报纸上的文字,眼神深邃,若有所思。他看的不仅仅是事件的报道,更是其背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以及……那些可能指向他们自身的细节。
廖奎的目光在《星岛日报》内页一篇相对详细的现场描述段落上停留了片刻。那篇文章提到:
“……现场勘查发现,部分死者并非死于枪伤,其致命伤极为奇特,疑似由某种非制式冷兵器造成,伤口细小却深及要害……此外,还有数具尸体被发现位于难以攀爬的高处或封闭空间内,死因同样成谜,引发多方猜测……警方不排除有其他势力或未知手段介入此次火并的可能……”
“非制式武器”、“死因奇特”、“未知手段”……这些词汇让廖奎的眼神微微凝练。他知道,这指的就是他御使钢针造成的杀伤。虽然现场混乱,武器繁多,可以暂时掩人耳目,但这毕竟留下了痕迹,可能会引来有心人更深的探究。坊间关于“武林高手”、“神秘杀手”的猜测恐怕已经开始流传,这并非好事。
他将这份报纸轻轻折起,放在一边,心中已然明了,九龙城寨的硝烟虽然散去,但由此引发的另一场风波,才刚刚开始。他们需要尽快厘清现状,应对接下来可能来自警方、残余敌人乃至其他方面的麻烦。
午后的阳光透过拉开的半幅窗帘,柔和地洒满卧室,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也暂时熨平了人们心头的褶皱与创伤。空气中消毒水的气味尚未完全散去,混合着孩子们身上淡淡的奶香,构成一种奇异却又无比真实的安宁。
廖奎背靠着床头,坐在宽大的双人床上。他的姿势看似放松,宽阔的胸膛却如同最安稳的港湾。他的怀里,抱着刚刚喂过奶、此刻正睁着乌熘熘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大个子”的小女儿廖韶涵。三个月大的韶涵软乎乎的,被父亲那双曾经握枪持针、沾染过无数血腥的大手小心翼翼地环抱着,显得格外娇小。
双胞胎廖霆锋和廖柏芝则被厚厚的枕头和靠垫围在父亲的两侧,勉强维持着靠坐的姿势。五个月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霆锋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好奇地抓住父亲一根粗壮的手指,试图往嘴里塞,发现啃不动,便咿咿呀呀地抗议着。柏芝则更文静些,她的小手轻轻摸着父亲下巴和脸颊上新生出的、有些扎手的胡茬,触感让她觉得新奇,时而缩回手,时而又忍不住伸过去摸一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满是专注。
廖奎低下头,看着怀中的小女儿,又侧头看看身边的双胞胎,冷硬了数月的心防,在这一刻被这柔软的触感和纯粹的依赖彻底融化。他笨拙却又无比轻柔地用指尖拂过韶涵细嫩的脸颊,引得小家伙无意识地咧开没牙的嘴,露出一个类似微笑的表情。
萧亚轩和谢亦菲坐在床边的沙发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萧亚轩的左臂打着绷带,固定在胸前,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柔和。谢亦菲挨着她,脸上带着同样温柔的笑意,只是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未能完全散去的惊悸。
看到廖奎那与冷峻外表截然不同的、近乎手足无措却又极致温柔的互动,看到孩子们对他天然的亲近,两女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眼中都泛起了晶莹的泪光。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生死搏杀,所有的恐惧与等待,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意义,都值得了。他们的小家,在经历了近乎破碎的风暴后,终于重新拼凑了起来,核心,便是这个失而复得的男人。
廖奎抬起头,目光与萧亚轩、谢亦菲交汇,无需言语,千言万语已在目光中流转。他重新低下头,看着懵懂无知的孩子们,用他那低沉而稳定,仿佛能抚平一切不安的声音,清晰地、一字一句地说道:
“爸爸回来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既是说给还听不懂的孩子们听,也是说给床边的两位爱人听,
“以后,都在。”
这是一句承诺,比任何山盟海誓都更沉重,也更真实。
然而,在这极致温馨的画面下,细看便能发现,廖奎的身体并未完全松弛。他的嵴背依旧挺直,靠着床头更像是某种战术倚靠。他的耳朵不易察觉地微微动着,时刻留意着套房门外走廊可能传来的任何异常脚步声、对话声,甚至是电梯运行的微弱声响。苏醒后接连不断的高强度战斗,已经将警惕刻入了他的骨髓。即使在家人环绕的最安全时刻,他潜意识里那根属于战士的弦,也未曾完全放松。他知道,风暴只是暂时过去,阴影或许仍在某处窥伺。守护眼前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需要他时刻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