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平州,程妍的队伍明显精简了不少。
车队继续南下。
十余日后,抵达了另一座商业重镇——潞安府。
有了平州的经验,程妍在潞安府的铺面选址、购买谈判进行得更加顺畅。
她同样选择了一处带宽敞后院、位置优越的铺面。
同样,她留下了以一位姓钱的年轻掌柜为首的几个骨干人员,以及部分启动资金和初步修整指令。
就在潞安府的铺面地址确定、人员安排妥当的当晚,程妍便在驿馆的灯下,提笔给京都的周掌柜写信。
信中详细说明了平州、潞安府两处的情况,要求周掌柜即刻从京都,调拨第二批货物和相应数量的补充人员,按照她规划的路线出发。
先至平州,与孙巧娘对接,由孙巧娘根据平州的实际销售情况和库存,截留部分货物后,其余则由平州派出护卫,协同新来的人员,一起押送往潞安府,交付给钱掌柜。
如此,程妍一路走,一路考察途经的各大城池,比较其地理位置、经济繁荣度、消费潜力。
在确认适合之后,她便果断出手,不仅在平州、潞安府,随后又在途经的另外两个大州府——云州和漳州,购置了合适的铺面,留下了信得过的掌柜和团队。
并相应地写信回京都,要求调拨第三批、第四批的人手和货物,沿着已经初步建立的物流节点链条,依次输送下去。
她的队伍,像播种机一样,在每个合适的城池洒下种子和负责耕耘的人,然后继续前行。
因此,每次重新上路时,队伍的人数都会明显减少一截。
虽然从京都后续派来的人员也在不断补充进来,但总体而言,队伍规模是在逐步缩小的。
程妍知道,这是必然的过程,估计这一路走下去,身边的人还会越来越少,而“妍香阁”的分号,则会如星火般,在她走过的路线上渐次点亮。
她全身心沉浸在妍香阁的分店管理事宜上,仔细计划着每一处细节,从铺面的格局到人员的搭配,从货物的调配到信息的传递,力求将运输管理和信息传递既能分割开又能融合好。
她甚至没有太多闲暇去欣赏沿途的美景,脑中盘桓的尽是各种物流路线和人员安排。
然而,程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这般不疾不徐、走走停停、且时常因购置产业、安排人手而在一个城池盘桓数日甚至半月的行程。
使得那个在她离开京都之后才得知消息、匆忙出发追赶的人,完全失去了她的踪迹。
沈宴清快马加鞭,几乎是不眠不休地赶到了江南。
然而,他动用了所有官面和私人的关系,查访了所有可能的客栈、码头、官道要隘,却始终找不到程妍这一行人的任何消息。
一支有着皇帝亲卫明显特征的队伍,一位身份尊贵的贵女车驾,到了江南这等繁华之地,怎么可能像水滴融入大海一般,杳无踪迹?
沈宴清站在客栈窗边,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从一开始就判断错了方向,或者说……京都传出的那个关于她南下的消息,本身就是一个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