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一行人抵达\"程家食肆\"时,晨光正好洒在西市青石板的街道上。
铺子门前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李大花早已带着八个伙计在店内翘首以待。
见到程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李大花连忙用围裙擦了擦手,带着伙计们齐刷刷地行礼。
\"东家您来了。\"
李大花的声音带着些许紧张,眼角余光瞥见青黛手中那本厚厚的账册,心跳不由加快了几分。
程妍微笑着点头回应,目光在店内扫过。
几张方桌擦得锃亮,长条板凳整齐地摆放着,墙角堆着今早刚送来的新鲜蔬菜,桌上还放着未择完的青菜,显然是伙计们一边等候一边忙着午市的准备工作。
\"都别站着,坐下说话。\"
程妍在柜台旁的方桌边坐下,立刻有伙计奉上一碗粗茶。
她端起茶碗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汤带着淡淡的苦涩,正是市井百姓日常饮用的普通茶叶。
青黛会意地上前一步,将账册在桌上摊开。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三个月的经营明细,墨迹深浅不一,见证着食肆从开业到现在的点点滴滴。
\"'程家食肆'开业三个月来,\"青黛清脆的声音在店内回荡,\"日常炒菜、面食收入,共计三千七百八十四两;串串火锅的收入共计八千六百两;香肠收入五百九十三两。\"
\"停一下。\"
程妍抬手打断,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李大花,\"李掌柜,香肠的成本不该混在食肆总成本里计算。
香肠是工坊供货,需按成本价与工坊结算。淀粉肠十根算四钱,肉肠十根算六钱,青黛重新核算一下。\"
李大花连忙点头:\"是是是,东家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青黛立即取过算盘,纤细的手指在算珠间飞快舞动,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店内一时间安静下来,只能听见算珠碰撞的声音和众人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伙计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既期待又忐忑。
片刻后,青黛重新禀报:\"按东家吩咐重新核算,食肆日常食材、调料、柴火等成本为七百八十两。香肠成本为二百九十七两。食肆总利润为一万一千九百两。按规矩拿出一成,即一千一百九十两作为工钱。\"
她顿了顿,环视了一圈屏息凝神的众人,继续道:\"由李掌柜拿管理分红五百九十五两,八位伙计各得七十四两四钱。\"
这个数目,与\"妍香阁\"动辄数万两的利润相比,确实不算什么。
然而李大花和伙计们听了,却都激动得满脸通红。
一个年轻伙计更是忍不住低声惊呼:\"七十四两!我爹在码头上干一年苦力也挣不到这么多啊!\"
李大花双手微微发颤,这三个月的收入,比她过去十年挣的还要多。
她想起从前在小饭馆里起早贪黑,一个月也不过挣个一两银子,如今这般境遇,简直像是在做梦。
程妍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温声鼓励道:\"李掌柜的手艺,食客们有口皆碑。咱们开业才三个月,就能在西市站稳脚跟,实属不易。
接下来,我会陆续推出更多新品,也希望食肆的生意能越来越红火。只要大家用心经营,往后的工钱自然水涨船高。\"
\"多谢东家!我们一定用心做!\"
李大花带着伙计们连声道谢,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一个机灵的小伙计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东家放心,往后我们一定更卖力地招呼客人!\"
结束了食肆的账务结算,程妍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城外的庄子。
马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而行,程妍望着窗外连绵的田埂,心中已经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安排。
庄子上早已得到消息,郑叔带着几个管事的在路口等候多时。
见到程妍的马车,众人连忙迎了上来。
\"少夫人,工坊的工人们都在院子里候着了。\"
郑叔躬身禀报,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程妍点点头:\"先去香皂工坊。\"
香皂工坊的院子里,经过两次扩招,工坊现在已经有了五十名工人,早已整整齐齐地站成几排。
见程妍到来,众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中满是期待。
几个站在前排的妇人不安地搓着衣角,眼神却紧紧追随着程妍的身影。
青黛上前一步,环视众人,声音清脆地宣布:\"经核算,香皂工坊三个月来共盈利七万八千八百五十九两。
按东家立下的规矩,利润的一成作为工钱发放,共计七千八百八十六两。
工坊共计五十人,每人可分得七十三两!\"
话音未落,院子里顿时炸开了锅。
\"七十三两!老天爷啊!\"
一个中年妇人惊呼出声,双手捂住了嘴。
\"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另一个年轻小伙子使劲掐了自己的胳膊一把。
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狂喜和感激,几个年纪大的妇人甚至激动地抹起了眼泪,纷纷向程妍鞠躬道谢。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匠人颤巍巍地上前一步,声音哽咽:\"少夫人,这...这真是...老汉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啊!\"
程妍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这是大家应得的。往后只要咱们的香皂卖得好,大家的工钱只会更多。\"
她趁热打铁,宣布了新的工钱制度变化,以及铺子需要销售人手的信息。
果然,立刻就有几个年轻妇人和小伙子眼神活络起来,悄悄向郑叔打听起去铺子做工的要求。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少女扯着郑叔的衣袖,小声问道:\"郑叔,去铺子里做事,都要会些什么呀?\"
与香皂工坊的欢天喜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肠工坊的冷清。
工坊规模本就小,只有以郑念儿为首的六名工人。
因之前销路不畅,库房积压严重,程妍还免费分了不少给庄户,导致账面上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程妍走进香肠工坊时,郑念儿正带着工人们整理着晾挂的香肠。
见程妍到来,六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站成一排。
郑念儿的目光在与程妍对视的瞬间迅速垂下,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程妍看着以郑念儿为首的六人期待又忐忑的目光,心中叹了口气,决定直言不讳。
\"大家想必都看到了,香皂工坊的乡亲们拿到了丰厚的分红。\"
程妍的声音在安静的工坊里格外清晰,\"大家也一定盼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但有些情况,我必须如实告知大家。\"
她示意青黛念出数据:\"香皂工坊三个月供给了铺子五万四千多块香皂。而我们的香肠工坊,三个月来,供给食肆的香肠,仅五千九百三十根。\"
这个数字一念出来,工坊里的气氛瞬间凝滞了。
工人们都低下了头,有人悄悄叹了口气。
郑念儿更是死死咬住下唇,脸上满是不甘和羞愧,眼眶微微发红。
\"加之之前因滞销而分给大家的福利香肠,虽不计入你们的成本,但也影响了工坊的整体收益。所以,很遗憾,按照分红制度,香肠工坊目前账面亏损,无法进行分红。\"
程妍顿了顿,看着众人瞬间黯淡下去的目光,语气转为温和:\"但是,这三个月,大家的辛苦付出,我看在眼里。活并没有少干。
因此,这三个月,我以个人名义,给大家发放基础工钱,每人二十两,以示感谢。\"
\"东家!这工钱我们不能要!\"
郑念儿猛地抬头,眼圈泛红,语带倔强,\"待我们将香肠售卖出去,再领工钱不迟!我们定能卖出去!\"
程妍见她这副不服输的模样,反是笑了:\"念儿,有志气原是好事。但是你想过没有,倘若接下来三个月,食肆依旧只能卖出五千根香肠你该如何?
有志气是好事,可你也要想清楚以后的处境,你可以不领工钱,但是她们呢?\"
她的目光扫过其他五位工人,\"她们可需要工钱养活一家老小。\"
郑念儿被问得一噎,看着身旁几位女工期待又不安的眼神,一时语塞。
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道:\"念儿,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
\"香皂既然可以批发,我们的香肠也能!\"
郑念儿梗着脖颈,声音却比刚才低了几分,\"咱家的香肠这么好吃,我不信卖不动!肯定是我们没找到法子!\"
\"说得很好!\"程妍赞许地点点头,\"发现问题,并想着去解决,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既然如此,郑念儿,我给你一个机会。
你这几天,尽快在工坊里带出两个能接手你管理工作的得力人手,确保香肠生产不停。然后,你本人,脱离生产,专职负责香肠的销售推广!你可愿意?\"
郑念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应道:\"我愿意!少夫人您放心,我郑念儿就是跑断腿,磨破嘴皮子,也一定把咱们的香肠卖出去,卖得大火!\"
程妍看着她眼中燃烧的斗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大花是技术型人才,让她去跑销售确实强人所难。
而郑念儿年轻、有冲劲、不服输,正是开拓市场的最佳人选。她愿意给这个姑娘一个成长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好!我期待你的好消息。\"程妍鼓励道,随即又正色对众人说,\"不过,一码归一码。
这二十两基础工钱,是你们这三个月应得的劳动报酬,必须拿着。没有本钱,如何出去跑销售?难道要空口白牙去跟人谈生意吗?我可不做赊账的买卖。\"
郑念儿这才恍然,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程妍语气缓和下来,谆谆教导:\"念儿,这几日你若得空,多去'妍香阁'转转,看看周掌柜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行商洽谈的。
想想为何她能卖出几万块香皂,而我们的香肠却滞销。光有野心和志气还不够,还得有方法,有头脑。去吧,先去青黛那里把工钱领了,那是你启动的本钱。\"
郑念儿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新的决心:\"是!谢谢少夫人!念儿明白了!\"
看着郑念儿和其他工人依次从青黛手中接过那二十两银子,程妍知道,这笔钱对他们而言,不仅是报酬,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待。
郑念儿小心翼翼地捧着银子,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程妍相信,以郑念儿的韧劲和聪慧,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机会,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而她,很乐意做那个点亮明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