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宴清被程妍突然提起的“出海行商”一事搅乱了心绪,望着满桌色香味俱全的小龙虾,却再也没了品尝的兴致。
他怔怔地坐了半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眼神飘忽不定,显然心思早已飘向了远方。
“程小姐,”他终于起身,声音里带着几分恍惚,“今日多谢款待,沈某先行告辞了。”
程妍看出他的心事重重,也不多留,只是温声道:“沈公子慢走,方才说的事,您慢慢考虑便是。”
送走沈宴清后,程妍立即着手安排剩余的小龙虾。
她唤来青川,细致地嘱咐道:“你带着人把院子里剩下的小龙虾都处理了,仔细清洗干净,让王春芳按照我刚才教的做法烹制。做好后,挑些品相好的给妍香阁送去,让刘大勇和工人们也尝尝鲜。剩下的你们也别省着,敞开肚子吃。”
“是,主子。”
青川领命后,转身离去。
交代完毕,她便带着青玉、青云和玄一等人前往新购置的宅子。
这座三进院落坐落在扬州城西,不临街,格外清静。
推开朱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前院,青石板路一尘不染,两侧的花木修剪得整整齐齐。
“这宅子买得真不错。”
程妍满意地环视四周,只见正房、厢房、耳房一应俱全,连家具都是现成的,皆是上好的梨花木所制,“倒是省了我们不少功夫,直接就能入住了。”
她留下青玉和青云收拾房间,自己则带着玄一等人返回客栈搬运行李。
看着这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玄甲卫,此刻却要帮她搬运箱笼,程妍不禁莞尔:“谁来了我这儿,都逃不掉干活的命运。”
这话说得轻松,实则透着几分无奈。
青玉、青云本是身手不凡的护卫,如今却要在宅子里洒扫除尘;玄一等人更是皇上亲赐的玄甲卫,便是扬州知府见了也要行礼问安的副将,此刻却要帮她洗虾搬家。
实在是人手不足,不得不如此。
待在新宅子安顿下来,程妍终于得了空闲,开始认真思考人手调配的问题。
她坐在临窗的贵妃榻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榻几,眉头微蹙。
“京都那边暂时没有新铺子要开,那一百多人的工程队正好可以调来扬州。”
她自言自语道,“到时候让郑大来带着人,跟着回去送小龙虾的运输队一起过来。”
想到这里,她不禁叹了口气。
这个时代车马缓慢,实在是耽误事。
即便快马加鞭,这一来一回至少也要一个月。
而小龙虾的旺季就在夏天,若是工程队一个多月后才能到,再等铺子装修完毕,怕是就要错过最佳时机了。
正当她为此发愁时,青玉轻步进来禀报:“主子,刘大勇来了,说是有要事求见。”
程妍立即收敛心神:“快请他进来。”
刘大勇风尘仆仆地走进来,额上还带着汗珠,显然是一路匆忙赶来。
他恭敬地行礼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主子,今日收到了京都送来的信。怕您着急,小的连夜送过来了。”
因着程妍不喜下人自称“奴婢”、“奴才”,她身边的人都慢慢改掉了这个习惯。
青玉接过信,呈到程妍面前。
程妍拆开一看,唇角不禁扬起欣慰的笑意:“真不愧是我看重的人。”
信是周掌柜写来的。
信中写道,她料想东家每到一处必定会开设新铺子,便与郑叔商议,让郑大来带着工程队剩余的所有人,跟着第三批货一同出发了。
更让程妍惊喜的是,周掌柜考虑到她这边人手紧张,将之前派到她身边历练的年轻人全都安排跟着大部队一同前来。
而且,程妍读到这里,眼中闪过好奇之色,周掌柜还说有惊喜留着让东家自己发现。
信上提到,大部队早在上个月就已出发,即便沿途要在每家妍香阁分号稍作停留,这几日也该抵达扬州了。
程妍放下信,对刘大勇吩咐道:“大勇,你最近多留意些,大来他们可能就这几日到了。”
“是,主子。”刘大勇连忙应道,“小的会时刻留意大来哥他们的消息,一有动静立即来报。”
“好。”程妍点点头,又问道,“最近妍香阁的装修进度如何了?”
刘大勇面露难色:“回主子,现在这伙工匠到底不如大来哥他们明白您的想法。很多时候做得不合心意,都得返工重来,进度就慢了些。”
程妍当机立断:“既然如此,就让他们去修整后院的园林吧。大来他们也快到了,不必再让这些人浪费时间在铺面装修上了。”
“是,小的明白。”刘大勇恭敬应下。
“时间不早了,你也快回去吧。”程妍温声道。
送走刘大勇后,程妍又拿起那封信细细读了一遍,指尖轻轻抚过“惊喜”二字,眼中满是期待:“这周掌柜,居然还学会卖关子了。”
周掌柜的信解了她的燃眉之急,程妍顿时觉得肩头的重担轻了不少。
她将信纸仔细折好收进匣中,原本微蹙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有了京都那边派来的人手,许多搁置的计划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烛光在案头跳跃,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
她重新铺开宣纸,取过一支狼毫笔,在砚台中轻轻蘸墨。
既然人手问题即将解决,那铺子的筹备工作确实该加快进度了。
她先是细细回想了京都两家铺子的格局,随后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游走。
为扬州的\"程记烤鸭坊\"和\"鼎沸轩\"绘制铺面图时,她依旧延续了青竹与原木的风格——这是她所有产业的标志性特色。
笔下的线条时而刚劲,勾勒出柜台的位置;时而柔和,描画出用餐区的布局。
她决定把现在的客栈用来开烤鸭坊,这样客栈的后院就能用来建造特制的烤炉;而在鼎沸轩的图纸上,她精心设计了通风系统,确保火锅的蒸汽能够及时散去。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她放下笔,仔细端详着刚刚完成的两张图纸。
青竹的清新雅致与原木的质朴温暖相得益彰,既保持了品牌的一致性,又融入了扬州特有的婉约气质。
至于铺子里要用的柜台和桌椅,她决定沿用之前的设计。
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的尺寸和样式,既实用又美观,没必要再做改动。
她轻轻吹干墨迹,将图纸小心地卷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