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次第过,春茶季的忙碌渐渐落下帷幕。茶树的顶芽舒展开来,变成了成熟的叶片,茶园的绿色也由初春的娇嫩转向初夏的沉郁。喧嚣过后,蛤蟆山重回往日宁静,只剩下鸟鸣、风吟,以及团团追蝴蝶时弄出的窸窣声响。
白梨花了几天时间,将春季的账目细细理清。她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就着傍晚的天光,在一个印着“蛤蟆山茶园”logo(她自己用萝卜刻的)的牛皮纸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计算器按得噼啪响,团团好奇地用爪子扒拉数字键,被她轻轻拍开。
账目清晰,收支分明。
销售额主要来自那场奇葩直播带来的爆发,以及之前预约券的尾款,林林总总加起来,竟有218万元。成本则包括材料、包装、物流、以及给团团买螺蛳粉和高级肉干的“员工福利”,总计38万元。
最终,她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郑重地写下:
第一季度利润:180万元整。
这个数字,若是被几个月前还在魔都为下季度房租发愁的她看到,大概会以为自己在做白日梦。但此刻,她内心却异常平静,甚至有点……想笑?
她拿出手机,对着那张写得清清楚楚的账目页拍了张照,没有修饰,没有滤镜,甚至还能看到旁边团团不小心按上的一个模糊爪印。
微博编辑页面,她打下标题:【春末复盘 | 一些数字,和一些真话。】
正文:
“第一季度结束了。
销售额:2,180,000元。
成本:380,000元(含某狐零食基金)。
利润:1,800,000元。
日均工作时长:约3.5小时(含直播睡觉时间)。
汇报完毕。
p.S. 钱还行,但睡觉更重要。”
没有炫耀,没有卖惨,只有冷静到近乎耿直的陈述。
点击发送。
她没指望有多大水花,发完就放下手机,去给几天没好好打理的仙田灵茶浇水了。
然而,这条微博却像一颗深水炸弹,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比直播时更汹涌的波澜!
评论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彻底沦陷,集体躺平:
“????多少?一百八十万?一个季度?”
“日均工作3.5小时?我每天通勤都不止这个数!”“姐姐出书吧!求你了!书名就叫《如何在睡梦中赚钱》!” 这条评论被赞到了热评第一。
下面跟了几千条回复:
“我买十本!送领导!”
“这书出了绝对是年度畅销榜第一!”
“跪求姐姐开班授课,学费你定!”
也有较真的网友开始算账:
“等等,直播不是没卖货吗?这销售额哪来的?”
“楼上,预约券和之前的库存啊!而且直播打赏虽然退了大部分,但平台分成和流量带来的间接收益肯定惊人!”
“所以……真的是躺着就把钱赚了?”
“慕了,这才是真正的‘睡后收入’!”
还有人关注点清奇:
“成本38万?团团的零食基金占了多大比例?好奇!”
“日均3.5小时,还包括睡觉,这工作制是真实存在的吗?”
“请问茶园还缺扫地狐吗?读过大学那种。”
白梨浇完水,撸了会儿狐狸,才慢悠悠地拿起手机。看着那爆炸的评论区和私信,尤其是那条被顶到最高的出书请求,她忍不住笑了。
她点开回复框,在那条“出书吧!”的热评下,认真地打字回复:
“书名想好了,叫《继续睡》。”
回复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出更多“哈哈哈”和“不愧是你!”。
“《继续睡》!好家伙!直接进行到实践阶段了!”
“这书名过于点题!”
“姐姐是懂反内卷的!”
这条微博和她的回复,甚至被截图搬运到了其他平台,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讨论关于工作、生活、财富与幸福的定义。白梨,这个春天之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以一种极其另类的方式,成了某种“慢生活”和“精神自由”的标志性符号。
而始作俑者白梨,已经放下了手机。
窗外,夕阳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
茶园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静谧而安详。
一百八十万,很多。
足以让她从容地规划茶园的下一步发展,让她有底气对任何不喜欢的合作说“不”。
但它又似乎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她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这片土地上,醒来、劳作、喝茶、撸狐、睡觉。
她打了个哈欠,春末的傍晚容易犯困。
账算完了,该休息了。
书名?就叫《继续睡》吧。
现在,她要去实践一下书里的核心内容了。
至于下一季度?
等睡醒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