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野,天子一脸笑意的说道:“德华,此次你可是为孤立了大功啊。”
刘野闻言连忙躬身道:“陛下,此乃臣分内之事,臣不敢居功。”
天子看着刘野那谦逊的样子,心中更是满意,他微微颔首,道:“德华,现在我们拖欠的军费是多少银两?”
刘野略一思索,便道:“回陛下,截止目前大约还欠缺二十三万两左右。”
天子闻言,略一沉默便道:“嗯,等钱到手后,你可先留下这些银两用作军饷,其他的在上交国库。”
之后天子话锋一转道:“对于扩军,刘爱卿可有什么计划?”
刘野闻言回道:“陛下,扩军之事不可急在一时,以我们现有的钱财想要扩军是远远不够的,光维持现有军队和朝廷的开支,我们已经是捉襟见肘。而且我们目前缺的不仅是钱还有粮食,若是这两样不解决好,盲目扩军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困境。”
说完,刘野偷偷看了天子一眼,生怕天子生气怪罪自己。
可只见天子听了刘野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陷入了沉思,于是刘野接着说道:“因此,依臣之见,目前我们还不能着急扩军,应先解决钱粮的问题,等钱粮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行扩军也不迟。”
天子听罢,微微皱了皱眉,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解决钱粮的问题呢?”
刘野略一思索,便道:“陛下,臣有一策,或许能解我们目前的困境。”
天子闻言,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哦?是何良策?德华快快道来。”
刘野微微颔首,道:“陛下,我们可以试行《置屯田令》,如此,钱粮问题或可迎刃而解了。”
天子疑惑道:“何为《置屯田令》。”
刘野解释道:“陛下,所谓《置屯田令》,具体是指以下五条。
“其一,朝廷应该统一回收那些无主的耕田,将这些田地纳入朝廷的管理之下,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免田地荒芜,还能增加朝廷的田产收入。”
“其二,我们可以招募那些流民来开垦荒地。给他们提供耕种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朝廷的佃农。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流民的问题,又能增加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其三,设立军屯,让军队在闲时进行耕种。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军队自身的粮食问题,还能在战时保证军队的粮食供应。形成战时作战、闲时耕地的规矩,既能提高军队的自给能力,又能减轻朝廷的负担。 ”
“其四,设立民屯,为百姓提供耕地和生产所需物资,最终收获与朝廷四六分成。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百姓的耕种积极性,还能让朝廷从中获得一部分收益。”
“其五,我们可以设立粮库储备粮食,在粮食低价时收购粮食,当粮食在高价位时出售粮食。这样一来,不仅能稳定粮食行情,还能为朝廷赚取一定的差价。”
刘野说完,看着天子,等待他的回应。
天子听完刘野的解释,顿时眼前一亮,拍案叫绝道:“好!德华,真乃大才也!此策若行,我朝钱粮之困可解矣!不仅如此,还能收获民心,实乃一举两得之策啊!”
天子继续道:“孤有爱卿,实乃大汉之幸!”
刘野闻言,连忙躬身道:“陛下谬赞了,此策虽好,但短期内也无法见效,无法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天子闻言,脸上笑容不减,反而更加灿烂,道:“德华谦虚了,只要能把此策实行下去,何愁我大汉不能国富民强!”
说到这,天子话锋一转,道:“只是此策若由德华提出,恐在朝中阻力不小,反而不利于此策施行。这该如何是好?”
刘野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便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天子是想自己提出此策,然后通过此策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信。
毕竟,这《置屯田令》若是能成功实施,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到时候,天子提出此策,不仅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还能在在朝中树立更高的威信。
而自己作为天子的心腹,也能借此机会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刘野心中明白,便识趣地说道:“陛下,臣明白您的意思。此策若由天子提出,想必阻力会小很多。臣愿全力支持天子,将此策推行下去。”
天子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刘野,语气温和地说道:“德华如此识大体,孤心甚慰。德华你的功绩,孤不会忘,待时机成熟孤定会为你加官进爵。”
刘野故作欣喜道:“谢陛下,有陛下这句话臣已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