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果实图标看着就讨喜:半红半蓝的椭圆果子,红半边裹着东方灵气凝成的雾,蓝半边沾着西方魔法光尘,介绍写着“蕴含东西方双重能量,可加速灵宠成长,增强元素亲和力”。价格是5000能量点,不算贵。
“给小家伙加点餐。”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一枚沉甸甸的果子凭空出现在手心里,红半边摸起来暖乎乎的,蓝半边却带着冰凉的触感,两种温度在果皮上奇妙地共存。
灵猫嗅到气息,立刻颠颠跑过来,后腿站立着扒他的手腕,眼睛瞪得溜圆,喉咙里发出急切的“呼噜”声。王明轩把果子放在地上,它立刻扑上去,小口小口啃起来,果皮裂开时,红雾与蓝光同时冒出来,像层小毯子裹住它的身子。
不过片刻,果子就被啃得只剩个核。灵猫打了个满足的饱嗝,浑身的绒毛似乎更亮了些,连尾巴都比刚才又长了一小截,它蹭了蹭王明轩的裤腿,眼睛里的灵光亮得像两颗小星辰。
“看来没白买。”王明轩揉了揉它的头,看了眼能量面板——还剩点,足够应对下次制作了。
终于绷了一夜的神经彻底松了下来,王明轩,眼皮越来越沉,没一会儿就坠入了梦乡,呼吸渐渐变得绵长。
同一时刻,另一端的一间卧室里,月光正透过蕾丝窗帘,在地板上织出细碎的花纹。
小女孩已经睡熟了,小脸红扑扑的,四周全是布娃娃。
就在这时,那娃娃的黑纽扣眼睛忽然极轻微地转了转,旁边的布娃娃也在跳动着、
竟然全部飞走了,小女孩并没有察觉。
清晨的阳光刚把友枝镇的屋顶染成浅金色,小樱就踩着轮滑鞋“嗖”地冲出了家门。粉色的轮滑鞋在石板路上划出轻快的弧线,裙摆被风掀起小小的角、
“早啊,田中同学!”她冲着巷口扫地的男生摆摆手,轮滑鞋借着惯性滑出半米,又稳稳停在路中央,转身对卖早点的阿姨笑,“阿姨,今天的鲷鱼烧好香呀!”
“小樱早啊,这么早就去学校?”阿姨笑着递过刚出炉的点心,被她摆摆手谢绝——再不吃就赶不上早自习啦。
轮滑鞋的轮子碾过路面,发出“沙沙”的轻响,比平时走路快了大半。
快到学校的路口,忽然瞥见街边新开了家玩偶店。木质的招牌上画着毛绒绒的兔子和小熊,门口堆着几个半开的纸箱,一辆蓝色大货车正斜停在路边,穿着浅蓝色围裙的小姐姐正蹲在车后卸货,手里抱着一大摞各式各样的玩偶——有长耳朵的兔子、圆滚滚的熊,还有缀着蕾丝的布娃娃,看得小樱放慢了速度。
那小姐姐大概二十出头,马尾辫歪在一边,正低头数着玩偶的数量,眉头轻轻蹙着,像是在想什么心事。忽然她手一松,怀里的玩偶“哗啦”一声全掉在了地上,布偶的耳朵、小熊的爪子滚得满地都是,还有个穿红裙子的布娃娃正好滚到小樱脚边。
“呀!”小姐姐惊呼一声,慌忙伸手去捞!
小樱眼睛一亮,脚下轮滑鞋轻轻一转!
“小姐姐,我帮你!”她笑着把怀里的玩偶堆到小姐姐面前。
不过半分钟,散落的玩偶就被捡得整整齐齐,摞成了小山。小姐姐这才回过神,脸上泛起不好意思的红,接过小樱递来的最后一个小熊玩偶,声音软软的:“谢谢你呀,小妹妹。刚才……刚才有点走神了。”
“没事没事!”小樱直起身,轮滑鞋轻轻点地,歪头冲她笑,“这些玩偶好可爱呀,是新开的店吗?”
“嗯,今天第一天营业呢。”小姐姐拍了拍玩偶上的灰,眼里露出点开心的光,“我叫松木真树,以后常来玩呀。”
“好呀!我叫木之本樱,那我先去学校啦,拜拜!”小樱挥挥手,脚下一蹬,轮滑鞋又带着她“嗖”地滑向学校的方向!
粉色轮滑鞋刚滑过校门口的石板路,小樱就看见不远处的香樟树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王明轩背着书包,校服领口系得整整齐齐,正滑着滑板……
“小轩同学,早啊!”小樱踩着轮滑鞋“吱呀”一声停在他面前,额角还带着点薄汗,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你今天好早哦,我还以为你又要睡过头呢。”
王明轩抬起头,踩着滑板,视线落在她沾着草叶的轮滑鞋上,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弯:“你倒是比平时晚了两分钟。”
“才没有!”小樱连忙摆手,脚尖在地上轻轻点了点,粉色轮子转了个圈,“是路上遇到家新开的玩偶店啦,店长是个很温柔的小姐姐,她不小心把玩偶弄掉了,我帮她捡了捡,所以才慢了点。”
“哦,原来如此。”王明轩应了声,目光往街角的方向瞥了眼,像是在想象那家店的样子,随即迈开步子往教学楼走,“快走吧,早自习铃要响了。”
“来啦!”小樱踩着轮滑鞋跟在他身边,轮子碾过地面的声音和他的脚步声混在一起,倒有种奇妙的合拍。路过公告栏时,她还指着新贴的运动会海报叽叽喳喳:“你看,今年运动会居然有轮滑接力,我肯定要报名!”
王明轩侧耳听着,偶尔点头应一声,书包带在肩上轻轻晃。
两人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知世抱着摄影机站在走廊里,浅蓝色的裙摆被风拂得轻轻动。看见他们,她立刻露出温柔的笑,声音像浸了晨露:“小轩同学,小樱,早呀。”
“知世,早!”小樱笑着挥手,脚下的轮滑鞋差点打滑,被她连忙稳住。
“早,知世。”王明轩也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她摄像机的镜头上——镜头正悄悄对着他们,显然又在记录日常了。
知世眨了眨眼,把摄像机往身后藏了藏,却没真的关掉:“刚才在楼下看见小樱滑着轮滑过来,姿势好帅气呢,可惜没来得及拍。”
“哪有啦!”小樱脸颊微红,弯腰解开轮滑鞋的鞋带,“快进教室吧,老师要来了。”
三人并肩走进教室时,晨读的铃声正好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