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桃惠的声音清晰有力,这个被家人卖身的婢女,如今已然脱变。
名单念罢,折子合拢,刘桃惠退后一步站在一旁。
周颜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嘴角微勾:“人,既已到齐。议事,现在开始。诸位坐!”
无形的压力压得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无人敢坐,只得站着。
“神尊悲悯,不忍见天地生灵涂炭,邪祟滋生,民生凋敝。然而,华阴现状如何,诸位心知肚明。城池破败,流民如潮,粮价腾贵,饿殍时有。此非长久之计,更非神尊所期望的景象!”
她顿了顿,目光如电:“今日议事,首议粮钱!”
“粮?”下面丰裕粮行陈大掌柜下意识地哆嗦了一下。
“正是。城外流民,亦是神尊子民,岂能坐视其饿毙荒野?城内百姓,亦需安稳度日,岂容粮价飞涨,民不聊生?
然而华阴目前百废待兴,粮储虽丰,亦需未雨绸缪。诸位皆是华阴有头有脸、家资丰厚之人,值此危难之际,不为桑梓尽一份力?”
周颜的声音十分清晰。
这话一出,下面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要钱要粮,果然来了!
陈大掌柜胖脸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被旁边瑞祥绸缎庄吴东家暗中扯了扯衣角。
来悦客栈的孙掌柜更是把头埋得更低,山羊胡子一颤一颤。
周颜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眼神冷了几分。
“神尊仁德,不强取豪夺。为华阴计,为黎民计,需得诸位自愿乐输,以解燃眉之急,赈济流民,平抑粮价!”
“自愿”两个字,被她咬得格外重。
大堂内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捐?谁愿意把自家仓库里的粮食银子白白拿出来?
不捐?看看昔日县尊的结局!再看看身边那些眼神跟刀子似的护道军士兵……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声音弱弱地响起。
“神……神使大人不知这捐输…可……可有什么章程?捐多捐少……又当如何?”
是城南的李有田,他算是这群人里相对圆滑些的。
周颜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微微颔首,语气稍缓。
“李员外问得好。神尊恩典,体恤诸位善心。凡捐输钱粮者,无论多寡,皆为我太一道场之功臣,华阴黎民之恩人!为彰其德,神尊法旨:将于县衙前广场,立功德碑一座!”
“功德碑?”众人一愣。
“正是!”周颜声音提高,带着一种神圣的意味。
“此碑由神兽亲取白玉为材,坚不可摧。凡捐输者,其姓名、籍贯、捐输钱粮数目,皆按多寡排名,镌刻其上,永世留存,供万民瞻仰!
凡碑上有名者,其本人及直系子弟,在道场学堂入学、工坊招工、护道军招募时,皆可优先考量。此乃神尊亲口许诺的功德,受天地庇佑,万民敬仰!”
富户们一听眼睛猛地亮了。
钱财粮食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这“功德碑”上的名字,是能流芳百世的啊,并且有神尊亲许,神尊可是真正的神仙!还能惠及子孙后代!
这买卖……值!太值了!
一想可以名可永垂青史,还能惠及子孙,攀比之心瞬间被点燃。
“神使大人,我丰裕粮行愿捐精米五百石、白银一千两!”
陈大掌柜第一个反应过来,几乎是吼出来的,胖脸上激动得肥肉直抖,生怕喊慢了被别人抢了头名。
“瑞祥绸缎庄捐棉布三百匹、白银八百两,外加陈粮三百石!”吴东家不甘示弱,声音都劈了叉。
“李家庄捐小麦八百石、粟米五百石!”李有田也豁出去了,田地多,粮食多!
一时间,大堂内如同菜市场,刚才还面如死灰的富户们,此刻争先恐后地报出捐输数目,一个比一个嗓门大,唯恐自己捐少了排到后面去,那可就丢大人了。
功德碑上的排名,那可是脸面?是子孙后代的脸面!
周颜身后的刘桃惠笔走龙蛇,飞快地记录着。
青灵的意念传给张潇一:【母神,粮钱问题,初步解决。预计可得精米、杂粮数千石,白银近万两,布匹若干。再加上抄家所得,足够支撑流民赈济与初期粮价平抑。】
张潇一通过乌火的视野看着下方争先恐后的场面,嘴角微勾:“啧,功德碑这招果然好使。老祖宗的智慧啊…”
周颜抬手,压下喧哗,声音恢复了冷肃:“粮钱之事,诸位深明大义,神尊得知必然心慰。然华阴根基,在于土地!”
“土地”二字一出,刚刚有些升温的气氛瞬间又凝滞了几分。
这可是比钱粮更根本的命根子!
周颜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神尊法旨:自即日起,华阴县境内,无论官田、民田、勋贵田庄,凡耕种之田土,皆需由道场户部重新丈量登记!
丈量之后,所有土地收归道场所有,原田主只有耕种之权(使用权),无买卖之权。任何土地交易,只能由道场户部土地司统一进行!民间私自买卖土地者,视为重罪,田产抄没,人犯严惩!”
这政策简直石破天惊,相当于直接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没有买卖权?那他们的地还算什么?祖产怎么办?传家怎么办?
“神使大人!这……这土地乃祖产,是根基啊!买卖之权……”一个穿着绸缎、显然是大地主模样的人忍不住哀嚎出声。
“祖产?你家最初的地有那么多吗?”周颜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刺向那人。
“这……这……”那人额头冷汗直流。
“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流民何来?多因失地。神尊欲解此千年痼疾,还地于民,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此乃再造乾坤之壮举!岂容尔等为私利置喙?!”
她的话语铿锵有力:“收归道场,并非强夺!原田主耕种权不变。且道场承诺,若日后因城建、工坊等公事需征用田地,必按市最高价给付补偿。绝不强征,绝不压价!此乃神尊亲口许诺。比之朝廷随意加派、强取豪夺,如何?!”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让那些地主瞬间冷静下来,却又透着一丝绝望中的希望。
耕种权还在,征用还给最高价。听起来,似乎比被那些贪官污吏和如狼似虎的胥吏盘剥强?至少有个明确的“最高价”的承诺?而且,反抗的下场……
看着周颜冰冷的目光和堂外持刀肃立的士兵,再想想神尊的雷霆手段……所有的不满和抗议,都被硬生生压回了肚子里。
土地改革,是张潇一结合前世知识与明末现实的铁腕政策,凭借绝对的力量和神权的背书,强行推展,不解决土地问题,即使建立新的政权也很难逃脱历史周期规律。
“土地丈量,户部不日将派员下乡,各村甲首需全力配合。若有隐匿、抗拒者,严惩不贷!”周颜下了最后通牒。
解决了最棘手的粮钱地和根本的土地制度,便是华阴建设。
“华阴新立,百业待举。神尊有令,即刻着手三事。一为扩建新城!”
“扩建新城?”众人又是一愣。
“正是!”周颜指向大堂外。
“流民众多,与其任其饥寒困顿,不如以工代赈!新城规划,先建外城廓,再逐步向内翻新。凡参与筑城、修路、建屋的流民及城内自愿者,每日管饱饭食,另按工量计酬,发放钱粮。此乃一举两得,既安流民,又筑新城!”
修建新城一事让下面一些脑子活络的商人眼睛一亮。
新城建设,必然需要各种物料、运输、甚至后期的商铺……这里面大有可为!虽然土地被收了,但商业似乎还有机会?
“其二,兴建学堂。
神尊有教无类,欲启民智。将在太一道场设置学堂,要求全县六岁至十二岁童子全部强制入学。无论男女,免费启蒙。
另在县城选一址,建立社学,社学招收十二岁以上有志向的人,传授更深学识及实用技艺,如农桑、匠作、算账、医药基础等。所需夫子,将公开招募,无论出身,唯才是举!”
“男女同堂?!”
堂下终于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只是碍于场合,声音压得极低。
这简直比让女人当官还离经叛道!
周颜冷冷地瞥了声音来源一眼,并未理会,继续说道:“其三,设立养济院与药局。收容孤寡残疾,施医赠药。所需钱粮,部分出自今日诸位乐输,部分由道场拨付。”
“此三事,关乎华阴未来根基。各村里正、乡绅,需全力配合招募、宣导。具体章程细则,户部、工部、礼部将随后下发。望诸位同心协力,共建家园,不负神尊再造之恩!”
议事结束,堂下众人心思各异地行礼告退。有人是被家丁搀扶着出去的,脸色灰白;有人则带着几分振奋和期待,边走边低声议论着授田和学堂的事。
喧嚣散去,县衙大堂恢复了安静。
看向案子上一摞记录着乐输数额薄本和今日的待办事项,周颜揉了揉眉心,刚想喘口气。
耳边就传来青灵的意念:“周颜、刘桃惠速来后院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