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曾是上一届学生会主席,他早就察觉到风向不对,于是跑到汉东论坛上发了一篇几乎实名的文章。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今朝”不就是那个写《明朝那些事儿》的祁同伟吗?
就这样,祁同伟成功将责任撇清了。
没人会把即将袭来的风波与他联系在一起,除非那人脑子进水了。
毕竟这显然不是一个学生会主席能处理得了的局面。
但作为祁同伟的接任者,侯亮平却逃不掉这份责任。
他的政治敏感度并不比祁同伟低,赵延年都能察觉到学校的气氛不对,侯亮平会毫无察觉?
正因为有所察觉,他才急着想要摆脱这个烂摊子。
于是……侯亮平和梁璐的目光落在了祁同伟身上。
两人一合计,觉得祁同伟当年的选择是一条可行之路,于是也报名加入了青年组织的基层实践项目。
凡是人为设立的规则,总会有人设法绕过去。
侯亮平身后的资源可不少,插个队,又算得了什么大事?
祁同伟对钟小艾说道:“侯亮平的决定不能说错,去农村历练,提升自身能力,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侯亮平在帝都的人脉相当深厚,而梁璐背后又是梁群峰,他要当好一个村官,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不过……他学谁不好,偏偏学我?”
这是祁同伟最想不通的地方。
钟小艾咯咯笑着:“总有些人以为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殊不知,轮到自己身上,还真做不到。”
“师兄你当初立下的那些规矩,原本就是为了立威——罚钱要让人肉疼,但偶尔被罚也还能接受。”
“师兄你本来就在等着那个冒失鬼上门挑战。”
接下来的事,自然就耳熟能详了。
祁同伟过去一连七天,除了动手,还是动手。
凭他的本事,要是收拾一个人,分分钟就能搞定。
但那次他足足打了整整一个礼拜!
为什么?
为了立威!
虽说祁同伟是大学生村官,但年纪摆在那儿。
真要讲道理说话,那些三四十岁的老油条,谁会把他这个小年轻当回事?
祁同伟用行动传达了一个信息——你们最好听我的,不然我可是会动手的!
顺便说一句,祁同伟打人的时候,镇上的民警也赶到了现场。
他们只是跟祁同伟混了个脸熟,然后压根儿没劝架的意思。
大家都是一个镇上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王贵那一帮地痞流氓是什么德行,警察心里门儿清。
但他们的行为最多就是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还没到触犯刑法的程度,所以抓了还得放,对这些人一点实质性的惩罚都没有。祁同伟这顿狠揍,可真是打疼了他们。
他建立起的威望,可以说是彻底到位了。
祁同伟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他拥有前世在生死搏杀中磨炼出来的身手,以及蓝星to级别的体魄。
侯亮平这种文弱书生,拿什么跟人比?
钟小艾根本没理侯亮平,挽着祁同伟的胳膊笑嘻嘻地说:“还是师兄有办法,这种手段,我看侯亮平再练十年也赶不上。”
祁同伟笑了笑:“侯亮平到底是出身好人家,他愿意下来,已经比一般年轻人强太多了。”
“只是……我没想到他突然变得这么不理智。”
钟小艾不满地撇嘴:“师兄,你干嘛还要替他说好话?”
“他该不会是被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冲昏了头吧?”
“真以为大学生就高人一等?”
“说到底,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祁同伟愣了一下,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祁同伟一直陪着钟小艾在京州考完试,两人这才返回吕州的二王村。
他的归来,意味着二王村的大项目终于可以加速推进了。
赵瑞龙一听高兴坏了,立刻准备交接工作,打算开溜。
祁同伟却拦住了他:“龙哥,还有些事没处理完。”
赵公子顿时不乐意了,抱怨道:“同伟,我不擅长企业管理,你让我做做公关、到处露个脸还行,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太无聊了。”
“你那个同学张卫东挺有意思,我跟他一起聊聊天、吹吹牛挺好的。”
祁同伟点点头:“你们家境差不多,性格也合得来。”
赵瑞龙一愣:“你说什么?我们家境差不多?”
祁同伟露出惊讶的神情:“你不知道老张的背景?”
赵公子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你没开玩笑吧?他父亲是谁?”
祁同伟耸耸肩:“帝都某位大佬的小儿子……背景可不比小艾差。”
嘶——
赵瑞龙倒吸一口凉气:“张卫东有这样的家世,居然跑到二王村来养猪?”
祁同伟纠正道:“不是来养猪的,人家学的是畜牧专业,现在是来帮我干活的。”
“你可别小看老张,他在组织管理方面可是把好手。”
“要不是最近形势有点紧张,他本来是不想来京州的,你以为他会来咱们这个小地方?”
赵瑞龙立刻就明白了祁同伟的意思。
张卫东学的是畜牧专业,以后大概率会进农业系统。
赵公子心里真是佩服死张卫东家里的人了,那才叫有远见,居然让自家孩子去学养殖。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选择。
赵瑞龙好奇地问:“你是怎么认识张卫东的?”
祁同伟摊摊手:“去年就认识了,真正熟起来是今年的事。”
要是没有系统带来的那些技能,打死他也不会想到,堂堂大领导的儿子竟然会专门去学养殖!
镀金的方式有很多种,可学畜牧养殖,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祁同伟不由得为前世的自己感慨。
前世觉得自己毫无政治资源,最后只能在操场上向梁璐下跪求前程。
重生之后,找回初心,认清了方向,突然发现身边全是可用的政治资源,甚至多到他都开始考虑能不能用得上。
世事之荒诞,莫过于此。
赵瑞龙对祁同伟的交际圈也服气了。
明明看着像是从山沟里走出来的穷小子,结果人脉之广,竟连自己这样的世家子弟都感到惊讶。
自己就更不用提了,命都是祁同伟救回来的,而且还不止一次。家里老爷子对祁同伟的态度,比对自己这个亲儿子都亲;
祁同伟的妻子钟小艾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政治资源。听老爷子讲,钟小艾的父亲也把祁同伟当成半个儿子看待;
吕州的“一把手”高育良是祁同伟的老师,而且还是他亲自推荐上位的,最近刚帮高老师渡过难关。
现在又冒出个张卫东。
赵瑞龙已经有点习惯这种震惊了:“同伟,哪天你说自己跟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是铁哥们,我都信!”
祁同伟吓了一跳,赶紧摆手:“这话可不能乱讲。”
赵瑞龙无奈地说:“小时候我记得家里总是在开会,我当时对当官是真腻了。”
“没想到当了老板,照样天天开会。”
“哪来那么多会要开啊?”
祁同伟笑了笑:“开会的意义你还看不明白?”
赵瑞龙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小时候不太懂我爸,现在自己管起公司才明白,企业里头事情太多了……不开会真搞不定。”
要是能不开会,谁愿意去坐那几个小时?
可有些事,不开会就是没法解决。
更何况祁同伟的风格是——凡事都能摆在台面上说。
他恨不得把管理层的想法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所以更需要开会。
先开个管理层的大会,务虚又务实,然后各部门再分头开小会,传达精神,明确任务……除了开会,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人是群居动物,不是机器。
他们有情绪、有私心、也会犯错。
开会的意义,是压制这些负面情绪,鼓舞士气。
祁同伟从不在公司里给员工灌鸡汤,他喜欢用具体事物说话。他更愿意把公司的目标细化,分摊到每个人头上。
说白了,就是靠数据!
他讲话最爱摆出一串串数字。
数字虽然冰冷,但一转化成三四张“毛爷爷”,就变得特别有人情味。
所以祁同伟面对工人讲话的时候,大家都挺乐意听。
祁同伟笑道:“龙哥,我还以为你特别喜欢开会呢!”
赵瑞龙翻了个白眼:“我为啥要喜欢开会?”
祁同伟笑道:“你不最喜欢和工人拉家常吗?”
“你手里有了具体的数据,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也更有底气。”
赵瑞龙拍手道:“说的也是。”
“前两天我说,咱们这月的工资比上个月又涨了五十,他们一个个都高兴坏了。”
“你不知道,我在厂里转了一圈,工人们给我塞了快两盒烟呢!”
“那感觉,真不错!”
祁同伟大笑:“龙哥,你忘了我们做的那些统计了?”
“还没建厂那会儿,五十块钱可是普通家庭半年的生活费!”
赵瑞龙连连点头:“我记得你定的第一个罚款标准,随地吐痰罚一毛钱,我还笑话过你。”
“现在想想,你这心可真够狠的。”
“吐个痰罚一毛?太狠了!”
祁同伟抱臂笑道:“现在罚一次五十……要不要再涨点?”
赵瑞龙连忙摇头:“别涨了,他们挣点钱不容易。”
他怕祁同伟真动了念头,赶紧站起来说:“咱们开会去吧!”
祁同伟笑得更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