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缩小工农差距——眼下根本腾不出手来管,也可以说还没到那个阶段,东大目前确实没这个能力。
可示范区却已经悄悄走在了前头。
在祁同伟的带领下,丰收集团始终坚持把大部分收益留给农户。
单靠农民自己,面对市场波动、突发危机,还有天灾人祸,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但丰收集团不一样,不仅能抗风险,还能帮农民打通销路,搭建销售渠道。
有了丰收集团做依靠,农民应对风雨的能力大大增强。
更重要的是,在集团的协调下,他们挣到了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钱。
如今种地不再只是糊口,很多人甚至有余力去改善生活——盖新房、挖水塘,或者搞点副业增加收入,都不再是奢望。
忽然间,易学习想起一件事,急忙翻找桌上的材料,很快抽出一个标记明显的文件夹。
林放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前段时间伟哥送来的那份建议书。
易学习双眼发亮:
“我就知道,伟哥不会让我失望。”
“他确实在一步步探索新路子。”
林放心里好奇,却又不敢轻易开口。
他只是区长身边的秘书,级别不高,有些话问多了就是越界。
可易学习直接说了出来:
“伟哥提了个设想:三年之内,逐步取消农民的三提五统;三年内,慢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三年内,逐步取消针对农民的各项税费。”
林放一听,顿时睁大眼睛,脱口而出:
“这……这也太激进了吧!”
易学习一愣:
“很激进吗?”
林放苦笑:“还不算激进?这些难题可是几千年都没能破的局啊。”
易学习不以为意:“皇帝制度在咱们东大不也延续了几千年?最后不也说推就推了?”
林放摇头:“这能一样吗?”
易学习盯着他看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我得批评你两句了。”
林放立刻端正姿势:
“请区长指正。”
易学习认真问道:
“你去过二王村不少次了吧?”
林放答道:“每次都是跟着您去的。”
易学习扬了扬手中的文件:
“既然常去,就应该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解才对。”
“你知道这份文件里说的政策,其实在二王村早就落地了吗?”
林放差点惊得跳起来:
“什么?”
……
“你不知道去年二王村就已经开始实行这些措施了?”
林放茫然地摇头。
他哪能想到,一个小村子竟敢如此大胆,提前推行这么重大的变革。
易学习越发感慨:
“你跟在我身边也不短了,这种事本该早清楚才是。”
林放低下头,无言以对。
当年易学习当县长时,林放就是他的通讯员;如今易学习升任示范区区长,跻身副厅级,还进入吕州市正府领导班子,排名靠前。
林放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了人人巴结的“林主任”,可谓一步跨上高台。
要说他心里一点飘然都没有,那是假的。
做秘书要想往上走,最关键的就是选对人。
可秘书自己没得选,只能等着被选中。
只要跟对领导,前途不可限量——像金沙县的李达康,原本也是赵立春的秘书出身;可要是跟错了人,比如宁府尹那样的,最后也只能一起栽进去。
易学习一边说一边掰着手指数:
“伟哥当初在农机厂刚有点起色的时候,就定了几条规矩,你应该听说过。”
“第一条,村里老人和孩子,每人每天必须保证一杯牛奶、一个鸡蛋。”
“这是硬性要求。”
“不喝牛奶的,就改喝羊奶。”
“所有开销都由村里兜底,不照办的要罚款。”
“第二条,凡是家里有孩子的,必须送去上学。”
“学杂费全免,学校还管一顿饭。”
“孩子成绩好,还能拿助学金。”
“第三……”
易学习一口气讲了十几条规矩。
林放越听越吃惊。
这哪是普通村规?分明和祁同伟当初提的那些设想完全对得上。
什么设想?
减免农业税、取消三提五统、推行免费义务教育……
林大秘忍不住问:
“二王村怎么敢这么干?”
易学习一拍大腿:
“问得好!为什么偏偏是二王村敢这么干?”
“说穿了也不复杂——这是被逼出来的路。”
林放皱眉:“被逼出来的?”
易学习叹了口气:
“你记得吧,二王村早年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
林放点头,语气凝重:“不止穷,是穷中之穷。”
这种地方想翻身,谈何容易?
当年流水县顶着贫困县的名头,几十年没摘帽,不就是因为底下尽是这样的村子?
直到祁同伟站出来,才真正扭转局面。
“农机厂建起来,培训公司也办了,活多了,人手却不够。”
“但这里有个难题。”
“要是年轻人都进厂干活,家里的老人孩子谁来照顾?”
“上有老下有小,哪能安心上班?”
家里老人病弱的,根本不敢让他们独居;
孩子更是离不开大人看护。
总得留个劳动力在家。
“所以为了让人能放心干活,提高生产效率,祁同伟才定下这些规矩。”
“那是形势所迫,也是唯一出路。”
后来二王村壮大,合并了周边两个村,丰收集团成立,工人越来越多。
可问题不但没缓解,反而更严重了。
于是这些最初为应急而设的制度,非但没取消,反而越抓越紧。
祁同伟修幼儿园、盖敬老院、加强民兵巡逻,连村道水电都翻新一遍。
表面看是改善民生,实则核心目标始终如一:让工人无后顾之忧地上工。
“只有家里妥帖了,人才能专心做事。”
“就这样一年年积累,成了如今的规矩。
效果怎么样,你自己也看到了。”
再加上丰收集团带来的税收,
原先那点三提五统,早就不值一提。
干脆在二王村直接取消。
其实不是“取消”,而是被替代了。
农机厂每年上缴的税款,比过去整个村子能出的钱多上百倍。
人家已经用真金白银承担了公共支出,
那些旧摊派自然没了存在的理由。
“这就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结果。”
林大秘听得嗓子发干:
“可别的村没这个条件啊。”
易学习笑了笑:
“那就得算笔账了。”
“现代农业搞起来后,光是农民增收这一块,就让示范区财政松快了不少。”
“废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摊派,老百姓心里也痛快。”
“而且祁同伟从没打算一刀切,他是计划用三年时间逐步推进。”
“现在示范区哪个乡镇、哪个村,没跟丰收集团签合作协议?”
“要是还没签,那真是脑子不清醒。”
“我看过一些数据,今年上半年,咱们其他村子的收入,已经追上去年的二王村了。”
“既然去年的二王村能做到,今天的他们为什么不行?”
“这一点,祁同伟心里有数。”
林放一时语塞。
易学习淡淡一笑:
“他的思路很明白:不搞齐步走,谁发展得好,谁先甩掉负担。”
“剩下的村子要想跟上来,就得自己加把劲。”
林放愣住:“不该反过来帮最弱的吗?”
易学习脸色一正:
“这正是示范的意义所在——我们鼓励先进,但不养懒汉。”
“有丰收集团撑着,只要肯干,我敢说,第一年结束,整个示范区都能甩掉三提五统。”
三年之后,若仍有些村子未能达标,那他们的三提五统费用也将一并取消。
只是往后工作的重心,必然会落在这些发展滞后的村落上。
这也是统筹全局的一种体现。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大概率不会出现。
林放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
“为什么?”
易学习轻轻敲了敲手边的文件:
“这里有详尽的数据支撑。”
“问题出在哪里,一眼就能看明白。”
“你可知道丰收集团为何不惜投入巨资搜集信息,甚至专门搭建了百万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来存储?”
“正因为数据足够扎实,法国那边才能精准施策。”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林放顿时愣住了,心里猛地一震——他这才意识到,祁同伟悄无声息间,已经布下了怎样一张庞大的局。
长长的车队如长龙般驶向丰收集团总部。
赵瑞龙满脸得意,笑得放肆:
“伟哥,俾斯麦这人会来事啊,居然一口气送了咱们一百辆奔驰。”
祁同伟神色淡然:
“这只是第一批,还有另外一百辆已经在新加坡的货轮上了,过几天就到港。”
“到时候还得麻烦龙哥再去海关走一趟。”
赵瑞龙脸色微变,语气一下子谨慎起来:
“德国佬这是什么意思?”
“无缘无故,怎会送这么大一份礼?”
祁同伟微微一笑:
“之前俾斯麦回国前,不是想拉我一起搞那个北方法兰克联合农工体?我没答应,但顺手给他分析了一通局势。”
“这些车,算是咨询费。”
赵瑞龙恍然大悟。
他当然记得,当初为了这事,自家老爷子还特意和钱丰部长一块儿听他做过汇报。
“这么说……日耳曼之墙的计划,真的要成了?”
祁同伟耸了耸肩:
“八九不离十。”
赵瑞龙沉吟片刻:
“看来戴勒姆是得了大便宜,不然也不会这么痛快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