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年深秋,紫禁城的红墙在夕阳下泛着暗沉的光。养心殿内,康熙正低头批阅奏折,忽然听见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皇上,蓝扳指使者的宅邸已查抄完毕。”侍卫统领额图浑跪在殿外,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丝异样。
康熙放下朱笔,眉梢微挑:“可有异常?”
“回皇上,发现一处密室……供奉之物……臣不敢妄言。”额图浑头垂得更低,语气里透着几分迟疑。
康熙站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微微闪烁。“备轿,朕亲自去看。”
夜色如墨,轿辇穿过京城时悄无声息。蓝扳指使者的府邸已被御林军围得水泄不通,灯笼在秋风中摇曳,光影斑驳。
密室藏在书房后的夹墙内,入口隐蔽得很。康熙踏入其中,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檀香与纸张腐朽的气息交织。正中设了一座神龛,供奉的不是佛像,而是一幅绢画。
康熙的目光落在画上,瞬间僵住——画中女子身着满族贵妇服饰,面容竟与孝庄太皇太后一模一样!只是稍显年轻,约莫三十岁模样。
他伸手抚摸画像,指尖触到细腻的绢帛,是江南贡品无疑。画中女子眉目如画,嘴角含笑,却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哀愁。
更让康熙心头一震的是,画中不止一人。另一位女子站在她身旁,容貌与她如出一辙,发髻略有不同。双生子!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的手指便不自觉地收紧。
“皇上,您看这里。”额图浑举灯照亮画像左下角,隐约可见一行小字:乙未年九月初三。
康熙的心猛地一沉——这正是佟佳氏暴毙前夜!
“查!这画是谁所绘,这日期是谁题的!”康熙的声音冷得像刀刃。
突然,他注意到画中两位女子的手腕上都戴着一枚蓝玉扳指,与使者身份信物一模一样。
三日后,康熙正在御花园踱步,假山后转出一道纤细的身影。
“臣女赫舍里·芳仪,参见皇上。”女子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康熙挥手示意她起身:“何事?”
芳仪左右环顾,确认无人后才低声道:“臣女有要事禀报,关于……那幅画像。”
康熙眼神一凛,将她引至僻静处:“说。”
“当年选秀入宫的,实为两人。”芳仪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太皇太后她……可能并非一人。”
康熙握紧拳头,指甲嵌进掌心:“此言当真?”
“臣女幼时曾听祖父醉酒后提及,顺治年间选秀,有赫舍里氏一对孪生姐妹同时入宫,但后来……”芳仪突然噤声,脸色惨白。
“后来如何?”康熙逼问。
芳仪跪下:“后来只剩一人,另一人下落不明。祖父说,此事关乎国本,万不可提。”
康熙脑海中闪过佟佳氏临终前的画面。她拉着他的手,嘴唇蠕动似要说什么,却最终闭上了眼睛。当时他以为母后只是不舍,现在想来……
“画像上的日期,你可知道含义?”康熙沉声问。
芳仪摇头:“臣女不知,但……那绢帛的织法,是江南织造局特供,每批都有记录。”
康熙凝视着眼前这个勇敢的少女,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若孝庄太后有双生姐妹,那么如今长眠地下的,究竟是谁?而佟佳氏的死,是否与此有关?
“此事不得再提。”康熙最终说道,眼中却燃起决意的火焰,“你先退下吧。”
芳仪的身影消失在花园尽头,康熙仰望苍穹。秋夜繁星点点,如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他。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秘密的边缘。
往前一步,可能是万丈深渊。
但他别无选择。
翌日清晨,康熙召来了江南织造局的负责人李德全。李德全是老臣,办事一向谨慎,此刻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皇上,您找奴才?”李德全躬身行礼,额头渗出一层薄汗。
康熙盯着他,语气平和却带着压迫:“乙未年的贡品记录,可还在?”
李德全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回皇上,所有记录都在库房存着,从未销毁。”
“去查。”康熙挥了挥手,“尤其是那一年送往宫中的特殊绢帛。”
李德全应声退下,脚步略显仓促。
康熙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扶手。他的目光落在窗外,思绪却早已飘远。如果孝庄太后的身份真的被替换过,那么整个大清的根基都会动摇。而佟佳氏的死,又是否与这个秘密有关?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临终前的模样。那时她拉着他的手,嘴唇颤抖,却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或许,她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却无力改变。
“皇上。”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康熙睁开眼,看见索尼缓步走入殿内。这位功勋卓着的老臣神色凝重,显然有话要说。
“索尼爱卿,可是有什么要事?”康熙语气平静,却隐隐透着试探。
索尼叹了口气,缓缓跪下:“皇上,老臣有一事不得不禀报。关于……赫舍里氏的双生姐妹。”
康熙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爱卿请讲。”
“当年选秀入宫的确实是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名为婉宁,妹妹名为婉容。她们容貌相同,却性格迥异。婉宁温婉贤淑,而婉容则机敏果断。”索尼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选秀之后,婉宁被选入宫,而婉容则留在家中。但不久之后,婉宁突然病逝,婉容顶替其身份入宫,从此再无人提起此事。”
康熙沉默片刻,问道:“为何无人揭穿?”
索尼苦笑:“因为她们的母亲以全家性命担保,此事绝不能外传。更何况,婉容入宫后表现得无可挑剔。”
康熙听完,心中波澜起伏。他终于明白,为何画像上的女子会让他如此熟悉,却又隐隐觉得陌生。
“索尼爱卿,此事还有谁知道?”康熙低声问。
“除了老臣和已故的赫舍里氏,恐怕再无他人。”索尼答道。
康熙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退下。等索尼离开后,他独自坐在殿内,久久未动。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他的龙袍上,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寒意。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世界将彻底改变。
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暗中派人调查江南织造局的记录,并秘密搜寻赫舍里氏家族的旧人。与此同时,他开始重新审视孝庄太后的一生,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某个深夜,他翻阅着一本旧档,偶然发现一段记载:顺治十七年,宫中曾有一位宫女因“偷盗贵重物品”被杖毙。而那位宫女的名字,正是“婉宁”。
康熙合上书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真相似乎越来越近,但他也知道,揭开这个秘密的代价可能会超出想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夜风吹动帘幕,带来阵阵凉意。他望着远处的紫禁城,心中默默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要找到真相。
因为他是皇帝,大清的江山不容任何谎言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