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紫禁城还在晨雾里沉睡。张明德站在乾清宫外,袖子里攥着那份密旨,指尖冰凉。
昨夜送来的圣旨上,康熙帝的朱批像是要刺破纸背:“孝庄文皇后梓宫异动,着张卿密查,毋泄于外。”
“张大人,这边请。”小太监小德子提着盏灯笼,声音尖细又压得极低。
张明德瞥了他一眼,那张瘦脸在灯影下忽明忽暗,像一只不安的小兽。“说说那晚的情形。”他脚步未停,语气却带着试探。
小德子咽了口唾沫,四下张望后凑近了些,“子时三刻,地宫传出‘咯吱’声……棺材板动了!”他的声音抖起来,“奴才看见蓝扳指大人站在梓宫旁,那棺材已经开了!”
“蓝扳指?”张明德眉头一挑。
“是位大人,戴个蓝玉扳指,月光下一闪一闪的冷光。”小德子比划着,手都有点发颤,“他指挥几个黑衣人把皇后的凤体抬走了。奴才吓得躲供桌底下,等他们走才敢报信。”
张明德没再问,只默默记下。蓝玉扳指——这东西他在内务府秘档中见过记载,与萨满祭祀有关。
两人来到地宫入口,厚重的石门半开着,阴冷的风夹杂着一丝腥气扑面而来。“你先退下。”张明德接过灯笼,独自踏入地宫。
石阶湿滑,长明灯早已熄灭,只有他手中的灯笼映出一圈昏黄的光。走到第三层时,一阵金属摩擦声从深处传来。
他屏住呼吸,缓步前行。转过弯,眼前豁然开朗:主室中央,金丝楠木棺椁洞开,棺盖斜靠在一旁。更诡异的是,棺内空无一物,只剩几缕白发和一块褪色的绢帕。
张明德蹲下身,仔细检查棺椁内部。突然,手指触到一处凹陷——棺底竟有个暗格!他打开一看,一枚铜钥匙静静躺在里面,上面缠着褪色的红绳。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迅速将钥匙藏入袖中,转身看到钦天监的周若清站在石阶上,手中提着另一盏灯笼。
“张大人。”她行了一礼,声音清冷。
“周大人来得正好。”张明德指向空棺,“孝庄皇后的凤体不翼而飞,守灵太监供认是一位戴蓝玉扳指的人所为。”
周若清眼神微闪,快得几乎捕捉不到:“蓝扳指……民间传说中,那是沟通阴阳的信物。”
张明德没接话,而是注意到墙壁上的壁画有些异常。原本描绘孝庄生平的彩绘,在靠近地面的部分似乎覆盖着另一层图案。
他蹲下身,用手指刮擦墙根处。年久的颜料簌簌落下,露出底层更为古老的画面:一群身着满蒙服饰的人围着一个祭坛,祭坛上绑着活人。
“这是什么?”周若清也凑了过来,语气微微波动。
“活人祭祀。”张明德盯着壁画,眉头紧锁,“满蒙先祖用活人求长生的秘密,果然存在。”
周若清沉默片刻,忽然开口:“画中人物佩剑……与遏必隆剑同款。”
张明德心头一震,目光落在壁画角落的一柄长剑上。剑鞘纹饰繁复,与当朝重臣遏必隆的佩剑如出一辙。
“有意思。”他低声喃喃,心中疑云翻滚。
这时,地宫深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像是某种机关启动。灯笼的火光骤然晃动,两人都警觉地站起身。
“有人来了。”周若清低声提醒,握紧了腰间的短刃。
张明德点点头,示意她跟上。两人沿着壁画继续往深处探索,脚步轻得几乎没有声音。
地宫尽头是一扇巨大的石门,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符文。张明德伸手摸了摸,发现符文间隐隐透出蓝光,与蓝扳指的颜色极为相似。
“这些符文……”周若清皱眉,“似乎是萨满教的咒语。”
张明德掏出袖中的铜钥匙,犹豫了一下,还是插进了石门旁的锁孔。咔哒一声,石门缓缓开启,一股浓重的腐朽气息扑面而来。
门后是一间密室,正中央摆放着一座青铜祭坛,周围散落着无数破碎的陶器和骨骸。祭坛上放着一本泛黄的古籍,封面上写着几个模糊的满文。
“这是……”张明德走上前,翻开古籍,脸色逐渐凝重。
周若清站在门口,警惕地注视四周。“大人,我们该尽快离开,这里不对劲。”
张明德点头,但还没等他合上书,密室内的空气骤然变得寒冷,灯笼的火光瞬间熄灭。黑暗中,一道幽幽的声音响起:
“凡窥探天机者,死。”
张明德猛地转身,却发现周若清不见了踪影,而祭坛上的古籍不知何时燃烧了起来,火焰呈现出诡异的蓝色。
他咬紧牙关,快速冲出密室。刚跑到地宫入口,便撞见守在门外的小德子,对方一脸慌张:“大人,不好了!刚才有个穿黑袍的人从另一条通道跑了出去!”
“什么方向?”
“东边!”
张明德顾不上多想,拔腿追了过去。他隐约觉得,这场谜团才刚刚开始揭开一角。
---
夜色深沉,紫禁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张明德站在御花园的一角,手中捏着那枚铜钥匙,脑海中不断回放今日的种种细节。
“蓝扳指、活人祭祀、遏必隆剑……还有那本烧毁的古籍。”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无论如何,他必须找到真相。哪怕代价,是他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