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烛火摇曳,龙椅的阴影在金砖地上拉得细长。雍正帝端坐其上,目光如刀,扫过阶下跪伏的妃嫔们。空气凝滞得仿佛能听见烛芯燃烧的细微声响。
“十年前冷宫旧案,如今可有人记得?”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皇后率先抬起头,眉目间透着几分不以为然。“陛下,时日久远,臣妾实在记不清了。”她的语气平静,手指却微微颤抖着抚过衣袖。
甄嬛垂眸敛目,神色恭敬。她听出皇上话中有话,心中警铃大作,却不动声色。十指交叠于膝上,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一旁的华妃冷笑一声,“皇后娘娘贵人多忘事,倒也正常。”
凤仪殿中,皇后遣退众人,只留下贴身嬷嬷。她猛地转身,手指颤抖地指向对方,“这些年,你究竟瞒了我多少事?”嬷嬷扑通跪下,额头抵地,“老奴不敢,老奴一切都是为了娘娘啊!”
甄嬛独自走在回宫的路上,寒风拂面,吹起她素白的披风。突然,沈眉庄从廊柱后转出身来,“妹妹脸色不佳,可是有什么心事?”甄嬛强笑道,“姐姐多虑了,不过是有些疲惫。”
两人闲话几句便各自散去。甄嬛刚踏入寝宫,侍女浣碧便匆匆赶来,“小姐,刚才有个小太监送来这个。”她手中捧着一封无名信笺,信纸泛黄,散发着淡淡霉味。
甄嬛接过信笺,眉头微蹙。窗台上不知何时落了几片枯叶,显然不是宫中常见树种。她轻轻展开信纸,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冷宫地下,有你想要的答案。
冷宫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腐朽气息。破败的木梁发出吱呀声响,蛛网密布的墙角偶尔传来老鼠窸窣。甄嬛借着微弱月光,小心翼翼地探查着每一处可疑角落。
她推开一处松动的砖石,灰尘簌簌落下。手指触碰到一个冰凉的铁盒,心跳不由加快。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守卫的脚步声。她迅速将铁盒藏入袖中,故意打翻一旁的水桶。
“谁在那里?”守卫举着火把走近。甄嬛屏住呼吸,躲在阴影处。待脚步声渐远,她才悄然退出冷宫。回到寝宫后,她迫不及待打开铁盒,里面是一叠泛黄的信件。
信中内容令她震惊不已。原来当年冷宫失火并非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竟提到了已故太监李德全的名字。这个名字为何如此熟悉?她苦苦思索,终于想起那是皇后身边曾经的大太监。
御花园里,几位低阶嫔妃正在赏花。张答应无意中提起,“说起来,当年李德全在冷宫当差时......”话未说完,她突然意识到周围异样的气氛。甄嬛站在不远处,若有所思地凝视着她们。
乾清宫内,雍正帝听完密探汇报,面色阴沉。他召来甄嬛,目光复杂地看着她。“朕给你三日时间,查清此事真相。”甄嬛俯身叩谢,心中却明白,这是一场生死赌局。
夜深人静,甄嬛独坐灯下,反复研读那些信件。烛光映照下,她的眼神闪烁不定。每一个字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线索,每句话都可能是致命陷阱。她必须谨慎行事,一步错则满盘皆输。
皇后寝宫中,灯火通明。她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嬷嬷站在身后为她梳理发髻,却感觉主人的身体在微微发抖。“娘娘,要通知贵妃吗?”皇后猛地站起,“不必,这件事由本宫亲自处理。”
冷宫废墟中,甄嬛再次潜入寻找线索。这一次她发现了更多异常:墙角新翻的泥土,破损的青花瓷片,还有几缕烧焦的布料。她将这些细节牢记于心,准备回去细细推敲。
御膳房的小太监阿福最近行为古怪,总是鬼鬼祟祟地往冷宫方向张望。甄嬛注意到这个细节,特意让浣碧送去一些点心试探。果然,阿福收下点心后,神色更加慌张。
储秀宫内,华妃正在训斥手下宫女。听说甄嬛频繁出入冷宫后,她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派人盯着她,看看她到底在查什么。”她咬牙切齿地吩咐道。
时光荏苒,三日期限转眼即至。甄嬛整理好所有证据,准备面见圣上。临行前,她对着铜镜整理妆容,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场博弈,她必须赢。
御书房内,雍正帝听着甄嬛的陈述,神色愈发凝重。当他听到李德全的名字时,瞳孔猛地收缩。\"你说的可是皇后身边的那个李德全?\"甄嬛点头,将最后一件证物呈上。
皇后得知消息后,立即求见皇上。她依旧保持着端庄姿态,但眼神中难掩慌乱。\"陛下,臣妾有一事相告。\"然而,当她看到桌上的证物时,脸色瞬间惨白。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十年前的阴谋被层层揭开。每个涉案之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甄嬛站在殿外,望着天边云卷云舒,心中百感交集。
这场风波过后,后宫格局必将重新洗牌。甄嬛深知,权力之争永无止境。但她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毕竟,在这座深宫之中,唯有智者方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