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济州城血战守残兵
济州内城的城墙被炮火轰出了一道半丈宽的缺口,黑褐色的砖土混着血迹往下滚落,像是城墙上绽开的一道狰狞伤口。符琳拄着半截断枪站在缺口旁,甲胄上的鲜血已经凝固成暗紫色,额角的伤口还在渗血,顺着脸颊滴落在衣襟上,可她的眼神却依旧锐利,像淬了火的钢刀,死死盯着城外密密麻麻的辽人军队。
“太后!快撤吧!”副将沈砚浑身是伤,左臂无力地垂着,右手还握着长刀指挥士兵填补缺口,声音里满是急切,“外城已经丢了,内城城墙也快撑不住了,再守下去,咱们这点人都会死在这里!”
符琳没有回头,目光依旧落在城外。辽人的号角声此起彼伏,骑兵在城下往来驰骋,手里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还有不少士兵扛着云梯,正朝着城墙冲来。她想起三天前,内城还有五百多兵力,可仅仅三天,就只剩下不足二百人,而且大半都是伤员,这样的消耗速度,就算是铁打的军队也撑不住。
“不能撤。”符琳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济州是后周的门户,咱们撤了,辽人就会顺着济州南下,洛阳就危险了,城里的百姓也会遭殃。我是后周的太后,就算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绝不能临阵脱逃!”
“可咱们现在只有不到二百人了!”沈砚急得直跺脚,指着身边的士兵,“您看看,这些弟兄们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没了腿,连拿武器的力气都快没了,怎么跟辽人打?再守下去,就是全军覆没啊!”
符琳这才缓缓转过身,看向身边的士兵。他们大多年轻,脸上还带着稚气,可眼神却很坚定,即使浑身是伤,也依旧紧紧握着武器,没有一个人退缩。符琳的心里一阵发酸,她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好样的,是后周的勇士,可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白白送命。
“咱们还有多少兵马?”符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
沈砚低下头,声音低沉:“回太后,能战斗的不足二百人,还有一百多弟兄受了重伤,连站都站不起来,现在能守在城墙上的,只有不到一百人。”
“不足二百?”符琳的瞳孔猛地收缩,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一开始咱们有一万兵马,这才几天,就只剩下二百不到了?”她实在不敢相信,自己苦心经营的济州防线,竟然垮得这么快。
“太后,辽人不仅兵力多,还有北汉和后蜀的援军,他们的炮火也比咱们厉害,咱们的粮草早就断了,弟兄们都是饿着肚子在打仗,能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另一位将军走过来,声音里满是疲惫,“现在妇女和儿童都已经撤出去了,咱们没有后顾之忧,还是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咱们回到洛阳,再跟辽人算账!”
“撤?往哪里撤?”符琳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失望,“洛阳的援军还在路上,咱们撤了,谁来给援军争取时间?谁来保护那些还没撤远的百姓?辽人的骑兵速度快,咱们一旦撤退,肯定会被他们追上,到时候不仅咱们会全军覆没,那些百姓也会遭殃!”
“可咱们现在守着这座空城,也没有任何意义啊!”沈砚忍不住反驳,“济州已经守不住了,咱们给辽人又怎么样?只要咱们能活着回去,就能给朝廷报信,让朝廷做好防备,总比在这里白白送死强!”
“沈砚!”符琳厉声喝道,“你忘了咱们守济州的初心了吗?咱们是为了保护百姓,为了守护后周的土地,不是为了苟且偷生!就算济州守不住,咱们也要在这里多拖一刻,多给援军争取一刻时间,多给百姓争取一刻撤退的时间!”
沈砚被符琳的气势震慑住了,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话来。他知道符琳说得对,可他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兵,心里实在不忍,他们已经在这里打了半个多月,伤亡惨重,实在没有力气再守下去了。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辽人的进攻又开始了。无数的箭矢朝着城墙射来,不少士兵躲闪不及,中箭倒下,城墙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眼看就要被辽人攻破。
“太后!快撤!”沈砚一把拉住符琳的胳膊,想要把她往城下拽,“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符琳用力甩开沈砚的手,重新握住半截断枪,朝着城墙缺口冲去:“我不走!要走你们走,我要守在这里!”
士兵们见符琳冲了上去,也都纷纷鼓起勇气,跟着她朝着缺口冲去。他们有的用身体挡住缺口,有的挥舞着武器抵抗辽人,虽然人数不多,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沈砚看着符琳的背影,心里又急又愧。他知道自己不能让符琳一个人在这里战斗,也不能让这些弟兄们白白送死。他深吸一口气,重新举起长刀,朝着士兵们喊道:“弟兄们,太后都不怕死,咱们也不能怕!跟辽人拼了,就算死,也要拉上几个垫背的!”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纷纷跟着沈砚朝着缺口冲去。城墙上的战斗越发激烈,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每一个士兵都在拼命抵抗,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这座即将沦陷的城池。
符琳挥舞着断枪,刺倒了一个冲上城墙的辽兵,可自己也被另一个辽兵的刀划伤了肩膀。她咬着牙,忍着疼痛,继续战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守住济州,一定要等到援军的到来。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还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沈砚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骑兵正朝着济州方向疾驰而来,旗帜上绣着一个“苏”字。
“是援军!是徐州的苏烈将军!”沈砚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里满是喜悦。
符琳也停下了战斗,朝着远处望去。她看到那支骑兵越来越近,速度快得惊人,像是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辽人的军队冲去。辽人显然也发现了这支骑兵,连忙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拦截,可苏烈的骑兵战斗力极强,很快就冲破了辽人的拦截,朝着济州城下冲来。
“太好了!援军来了!咱们有救了!”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士气大振,战斗力也瞬间提升了不少。
符琳的眼里也泛起了泪光,她知道,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济州有救了,后周有救了。她拄着断枪,看着远处冲来的骑兵,心里默默祈祷:苏烈,一定要快点,一定要赶在辽人攻破内城之前,赶到城下。
苏烈的骑兵很快就冲到了济州城下,他们挥舞着马刀,朝着辽人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辽人没想到会突然出现一支援军,顿时乱了阵脚,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去抵抗苏烈的骑兵,攻城的势头也减弱了不少。
“太后,咱们现在怎么办?”沈砚走到符琳身边,声音里满是激动。
符琳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苏烈的骑兵虽然来了,但兵力不多,咱们不能掉以轻心。传令下去,让所有能战斗的士兵都集中到缺口旁,配合苏烈的骑兵,守住内城,等镇国将军的大军到来!”
“是!”沈砚连忙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
士兵们听到符琳的命令,都纷纷聚集到缺口旁,配合苏烈的骑兵,朝着辽人发起了反击。城墙上的战斗越发激烈,喊杀声、刀剑碰撞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壮的战歌。
符琳站在城墙最高处,看着城下激烈的战斗,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苏烈的骑兵只是先头部队,镇国将军的大军很快就会赶到,到时候,他们一定能打退辽人,收复济州,守护好后周的土地。
而此时的洛阳,符祥瑞正坐在慈宁宫的桌前,看着通政司送来的急报。当她看到“苏烈将军率领骑兵抵达济州城下,与辽人展开激战,济州内城暂时得以保全”的字样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知道,济州终于有救了,妹妹终于有救了。
“太好了!太好了!”符祥瑞忍不住说道,声音里满是喜悦。
柴宗训也凑过来看急报,当他看到“济州暂时得以保全”时,也高兴得跳了起来:“母后,您看,济州有救了!姨母有救了!”
符祥瑞点点头,把柴宗训搂进怀里,眼里满是欣慰:“是啊,有救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接下来还有更艰苦的战斗在等着他们,可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仗,守护好后周的太平。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进殿内,给母子二人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暖光。他们知道,只要不放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就一定能让后周的百姓过上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