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心里独白:祖国带我们也挺不错,我为啥一时糊涂
符祥瑞与柴宗训的身影消失在郭府大门外时,郭崇还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势,直到院外禁军甲胄碰撞的声响渐渐远去,他才缓缓直起身,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重重坐在了正厅的石阶上。
春日的阳光透过海棠树枝桠,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可他却丝毫没觉得暖和,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窜,顺着脊梁骨蔓延到心口,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方才符太后说的那些话,像无数根细针,密密麻麻扎在他心上——尤其是那句“后周待你们这些老将,不薄吧”,更是让他羞愧得无地自容。
他抬手按了按发沉的太阳穴,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二十年前的画面。那时他还是个刚从乡野里出来的小兵,跟着太祖皇帝郭威在邺都起兵,手里攥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刀,连铠甲都凑不齐。是太祖皇帝看中他力气大、敢冲锋,把他调到身边当亲卫,还手把手教他骑马射箭;后来世宗皇帝继位,更是把他从普通将领提拔成禁军副将,让他跟着大军南征北战,平定淮南、抵御北汉,多少硬仗都是靠着世宗皇帝的信任和提拔,他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后周待我,确实不薄啊……”郭崇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懊悔。他想起自己的儿子,去年刚满十岁,就被送进了国子监读书,跟着太子(那时柴宗训还是太子)一起上课,宫里的先生都是当世有名的大儒;他的女儿上个月出嫁,嫁的是宗室里的郡王,太后还亲自赏赐了嫁妆,光是绫罗绸缎就装了满满二十箱。这些恩宠,若是放在从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可他呢?就因为听闻朝廷要拆分旧部,就因为担心麾下那几个老将被调走,就忘了先帝的恩典,忘了后周的栽培,带着亲卫往宫门闯——现在想来,那哪里是“陈情”,分明是给太后和陛下添乱,是给那些想趁机作乱的人递刀子。
他又想起符太后提起的赵匡胤。当年他和赵匡胤在禁军里共事时,就觉得此人眼神里藏着野心,每次跟世宗皇帝汇报军情,总爱说些“若臣掌军,定能如何如何”的话,那时他只当是年轻人心高气傲,没放在心上。可谁能想到,世宗皇帝刚驾崩,赵匡胤就敢发动兵变,篡夺皇位。
“赵匡胤说自己是被逼的,谁信呢?”郭崇嗤笑一声,可笑着笑着,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次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赵匡胤那么过分,可本质上都是对后周的不忠诚——赵匡胤是为了皇位,他是为了兵权,说到底,都是被自己的私心蒙蔽了双眼。
他想起上个月,自己麾下的老将张谦来找他,说听闻朝廷要把他调去秦州当团练使,哭着求他去跟太后求情。张谦跟着他打了十几年仗,胳膊上还留着当年为了保护他留下的伤疤,他看着张谦苍老的脸和颤抖的手,心里一下子就软了,当场拍着胸脯说“我去跟太后说,肯定不让你去那么远的地方”。
现在想来,他那时根本就没考虑过朝廷的难处。太后刚经历了洛阳危机,朝堂上人心未稳,辽人和南唐还在边境虎视眈眈,拆分旧部、调整禁军编制,都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都是为了后周的江山稳固。可他却只想着自己的部下,只想着自己的那点私心,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还配当什么禁军将领,配当什么后周的“柱石”?
“我真是糊涂啊……”郭崇用力捶了捶自己的大腿,悔恨的情绪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他想起柴宗训刚才说的话——“郭将军,我记得那年父皇带你来看我,你还给我带了一把小木剑,说等我长大了教我练武”。那时的柴宗训才五岁,手里攥着小木剑,笑得眉眼弯弯,眼神里满是信任。可他这次的所作所为,怕是让那个孩子失望了吧?
他又想起符太后最后说的话:“我再给你一次机会,等查清真相,我会恢复你的爵位,让你继续留在京城,辅佐宗训。”太后没有治他的罪,没有剥夺他的爵位,甚至没有把他关在大牢里,只是让他待在府里反省——这份宽容,这份信任,让他更加羞愧难当。
他站起身,踉跄着往书房走。书房里的陈设依旧,书桌上还放着他前些日子写的《练兵策》,墨迹还没完全干透;墙上挂着的《行军布阵图》,是世宗皇帝当年亲手赏赐给他的,图上还有世宗皇帝用朱笔标注的战术要点。他伸手抚摸着图上的字迹,眼眶再一次湿润了。
“先帝,臣对不住您啊……”郭崇对着《行军布阵图》深深鞠了一躬,“臣不该一时糊涂,忘了您的教诲,忘了后周的恩典。臣以后再也不会了,一定好好辅佐陛下,守护好您打下的江山。”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却发现手一直在颤抖,连墨都蘸不均匀。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在纸上写下“臣郭崇,愿以余生护后周,忠陛下,绝无二心”几个字。虽然字迹有些潦草,可每一笔都写得格外用力,像是要把自己的决心刻在纸上。
窗外的海棠树随风摇曳,嫩绿的枝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有生机。郭崇看着那些枝芽,忽然想起符太后说的那句话:“再冷的天,也挡不住春天来。可若是有人非要折了这枝芽,这树怕是就难开花了。”
他知道,自己之前差点就成了“折枝芽”的人。但幸好,太后及时拉住了他,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辅佐陛下,守护好后周的“春天”,绝不让任何人再伤害这片土地,再辜负太后和陛下的信任。
他把写好的誓言仔细折好,放进怀里,然后走到门口,对守在外面的家丁说:“去把我书房里的《兵法》和《行军布阵图》都整理出来,从今天起,我就在书房里读书反省,没我的吩咐,任何人都不准进来。”
家丁愣了一下,随即躬身应下:“是,老爷。”
郭崇重新走回书房,坐在书桌前,拿起《兵法》认真读了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也洒在他的脸上,让他原本沉郁的神色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知道,自己犯的错,不是靠一句“我错了”就能弥补的,往后的日子里,他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用余生来偿还后周的恩典。
“祖国带我们也挺不错,我为啥一时糊涂……”他又低声呢喃了一句,这次语气里没有了懊悔,只剩下坚定的决心。他相信,只要自己真心悔改,好好辅佐陛下,总有一天,他能重新赢得太后和陛下的信任,能重新穿上铠甲,为后周的江山社稷,再打一场漂亮的仗。
窗外的海棠树,在春风里轻轻摇曳,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而书房里的郭崇,也终于明白,所谓的“忠诚”,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能记得自己的根,记得是谁给了自己今天的一切,记得要守护好那些值得守护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