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黍离之悲
就在部落全力备战,警惕下游威胁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从天空降临。
最初是负责照看粟田的老人发现,一些粟苗的叶片上出现了不起眼的黄色小斑点。老人并未太过在意,只以为是常见的虫噬或日灼。
然而几天后,斑点迅速扩大、连接成片,叶片开始枯黄、卷曲,仿佛被无形的火焰灼烧。这种诡异的症状以惊人的速度在田垄间蔓延,无论是阳歌精心打理的试验田,还是传统方式种植的普通田,都未能幸免!
“瘟…瘟疫!是植物的瘟疫!”恐慌如同野火般在部落中蔓延。人们站在田边,看着那些迅速枯萎死亡的粟苗,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恐惧。粮食是部落的命根子,尤其是经历了之前的饥荒,人们对作物歉收有着刻骨铭心的恐惧。
巫带领着族人举行了最隆重的祭祀,宰杀了珍贵的牲畜,祈求守护之灵驱散灾厄。但祭祀的烟雾散去,粟苗的枯萎仍在继续。
阳歌心急如焚地蹲在田里,仔细检查病株。他掰开枯茎,观察根系,试图找出病因。是病菌?病毒?还是某种未知的虫害?缺乏现代检测手段,他只能依靠肉眼和经验判断。
他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黑色飞虫在病株间活动,但无法确定它们是病因还是仅仅寄生于病株。
“必须隔离病株!把所有已经发病的苗连同根部的土都挖出来,烧掉!深埋!”阳歌嘶哑着下令,这是他能想到最原始也是唯一的办法。
但命令执行起来困难重重。许多族人,尤其是老人,坚决反对焚烧“神圣”的粮食作物,认为这会触怒神灵,招致更大的灾祸。他们宁愿跪地祈祷,也不愿动手毁苗。
“这是唯一的办法!不然整个田都会毁掉!”阳歌几乎是在怒吼,但他的声音淹没在一片恐慌和质疑声中。
就连岩灵也犹豫了,她看着那些枯黄的苗,眼中满是痛惜和不忍:“阳歌…真的…必须烧吗?或许…祈祷…”
就在内部争执不休、行动迟缓的几天里,病害疯狂扩散,超过三分之一的粟田已然枯黄!减产甚至绝收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
一种悲观绝望的气氛笼罩了部落。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目光看向阳歌。是不是他那些“亵渎”土地的做法(施肥)引来了灾祸?是不是他带来的变化太快,终于失去了守护之灵的眷顾?
之前被压下去的、关于阳歌挑战传统的议论再次泛起,甚至更加尖锐。獠等拥护者与其他族人之间发生了数次激烈的口角,内部矛盾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急剧激化。
阳歌看着那些枯死的粟苗,心如刀绞。这不仅意味着食物危机,更意味着他推动的农业改革可能夭折,甚至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和权威也将荡然无存。
他独自一人走到那片枯黄的试验田边,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无比孤寂。他付出了无数心血,肩头的旧伤还在隐隐作痛,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就在这时,巫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身边。老人没有看田,而是仰望着星空。
“星辰…有时明亮,有时晦暗。”巫的声音苍老而平静,“大地…有时丰收,有时荒芜。守护之灵…并非永远赐予,也会降下考验。”
他转过头,深邃的目光看向阳歌:“重要的是,在晦暗和荒芜时,我们是否还能坚持走向光明的方向?是否还能记得…如何寻找新的食物?”
巫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阳歌心中的迷雾。是的,不能绝望!农业遭遇挫折,但部落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寻找替代食物来源!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火焰。他看向那条因为石堰而渔获丰沛的大河,看向周围广袤的丛林。
“岩灵!”他大声喊道,“组织所有能动的人!加大捕鱼力度!采集所有已知无毒的块茎、果实!狩猎队扩大范围!我们必须撑过这个难关!”
他的声音再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危机面前,他必须站出来,带领部落寻找生路。
枯萎的粟苗在夕阳下摇曳,仿佛一曲悲歌。但活着的人,必须继续前行。
(第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