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无声的交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阳歌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汉部落的战士们手指微微扣紧了武器,巨鹰城邦的队伍也下意识地调整了站姿,透出戒备。
阳歌面色平静。他早已料到对方会问这个。他先是点了点头,表示确认这些东西来自巨鹰城邦。然后,他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伸手指向身后那片刚刚经历血战的泽部落营地废墟,又指了指堆积的泽部落武器和俘虏,最后,指向那根巍峨的英灵柱,以及柱身上最新刻上的、代表牺牲战士的符号。他的动作缓慢而有力,目光沉静地回视着巨鹰城邦的军官。
他没有说话,但意思却表达得清晰无比:你们的人,卷入了一场战争,一场由泽部落(他指向狰逃跑的方向)挑起的、针对我们的战争。我们进行了自卫,有伤亡,有牺牲(指英灵柱)。你们的人,很可能在这场冲突中遭遇了不幸。
他没有承认是汉部落杀的,也没有否认。他将巨鹰使者的失踪,归结于泽部落引发的这场战争冲突。这是一种模糊而谨慎的处理方式,既避免了直接激化矛盾,也隐晦地表达了汉部落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们连泽部落都能灭掉,并且付出了惨重代价,我们并不畏惧战斗。
军官和文书官顺着他的指引,看着营地的惨状、缴获的物资、以及那根刻满符号的石柱,沉默了。他们通过侦察兵,大致了解战况的惨烈,阳歌的“解释”虽然模糊,但在这种情境下,却显得合情合理。在原始部落的冲突中,第三方人员被卷入而死亡,并不罕见。
文书官快速记录着。军官冷峻的脸色稍缓,但眼中的审视并未减少。他显然不会完全相信,但阳歌给出的这个“台阶”和汉部落展现出的实力,让他暂时搁置了追究,转而指向下一个目标。
他再次开口,这一次,手指明确地指向了汉部落战士刚刚从盐矿运回、正在入库的那些雪白的盐块,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兴趣,甚至是一丝贪婪。他做了一个交换的手势,又指了指自己带来的队伍,似乎带着一些货物(可能是皮囊包裹的物品)。
他的意思很明确:我们对你们的盐感兴趣,可以用东西交换。
阳歌心中冷笑。果然是为了盐而来。他故作沉吟,然后缓缓摇头。他指了指盐,又指了指自己部落的众人,做了一个分配的动作,然后双手一摊,表示数量有限,自己部落尚且不够,无法交换。
他的拒绝干脆利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盐是汉部落牺牲了无数战士才夺取的战略资源,是自己生存的命脉,怎么可能轻易与人分享,尤其是与一个敌友未明的强大城邦?
军官的眉头再次皱起,似乎对阳歌的直接拒绝感到不悦。他身后的战士队伍也发出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似乎觉得这个“野人”部落太过无礼。
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就在这时,军官的目光又一次扫过汉部落战士手中的铁矛和腰间的铁刀。他的眼神变得极其锐利,甚至暂时越过了盐的问题。他伸手指向一名战士手中的铁矛,又指向自己战士手中的青铜矛,然后紧紧盯着阳歌,发出了几个急促的音节。
这一次,他的要求更加直白,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我们要看看那种金属(铁)的样品!
这个要求,比索要盐更加过分!铁器,是汉部落目前最核心的技术优势,是赖以以弱胜强的根本!阳歌怎么可能将样品交给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威胁?
阳歌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但整个人的气场陡然变得冰冷而强硬。他身后的岩灵、如石等人,也瞬间握紧了武器,眼神变得极其危险。营地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剑拔弩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阳歌缓缓地、极其坚定地摇了摇头。拒绝之意,没有丝毫商量余地。
军官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原始的部落首领,在面对巨鹰城邦的要求时,竟然如此强硬,接连拒绝两项关键要求。
文书官停下了记录,紧张地看着双方。
就在这僵持的时刻,阳歌却忽然动了。他并非发动攻击,而是转身,从坚手手中拿过一小块之前熬煮出的、最上等的精盐。他将其放在一片干净的树叶上,然后走上前几步,亲自递到了那名巨鹰城邦的文书官面前。
他的动作打破了僵局。军官一愣,警惕地看着他。
阳歌指了指那雪白的盐,然后又指了指巨鹰城邦的队伍,最后指向远方(巨鹰城邦的方向),做了一个友好的手势。他的意思很清楚:盐,我们现在无法交易。但这种高品质的盐,可以作为我们未来可能友好往来的一个见证。礼物,收下。
这是一种姿态。强硬拒绝后的适度缓和。既展示了汉部落的底气(我们拥有你们没有的好盐),也留下了一丝未来并不完全关闭的、极其有限的接触可能性。将礼物递给文书官而非军官,也是一种微妙的外交暗示。
文书官惊讶地看着树叶上那雪白得不似凡物的盐晶,又看向军官。军官盯着阳歌看了半晌,眼神复杂,最终,微微点了点头。
文书官小心地接过了那片树叶。
军官不再多言,右手再次抚胸,行了一礼,然后干脆利落地转身,打了个手势。整个巨鹰城邦小队,保持着警戒队形,缓缓后撤,很快消失在山道尽头。
他们走了。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却带走了一小撮雪白的盐,以及关于汉部落更加强大、更加难以对付的深刻印象。
阳歌站在原地,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巨鹰城邦对盐和铁的贪婪,绝不会因为这一次的拒绝而消失。
相反,汉部落的顽强和独特,尤其是铁器的存在,恐怕已经引起了对方最高程度的重视。
下一次再来,恐怕就不会是这区区二十人的使团了。
风雨欲来。
(第一百二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