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调查与对策
营地内弥漫的悲观与“天罚”的低语,并未让阳歌陷入慌乱或迷信的疑惧。牺牲者的遗体已被妥善安置,伤者正由玥全力救治,但工程的停滞和人心的动摇,是比滑坡本身更迫在眉睫的危机。就在各种流言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开始暗中祈求古老图腾宽恕之时,阳歌已然行动起来。
天色未明,细雨依旧淅沥。阳歌披着一件防水蓑衣,带着坚手、绘,以及几名经验最丰富的老矿工(他们常年与山石打交道,对土层结构有直观经验),再次来到了那处发生惨剧的滑坡河岸。他没有召集大队人马,此刻需要的不是声势,而是最冷静、最客观的勘察。
一夜雨水冲刷,滑坡现场更显狼藉。巨大的崩塌面如同大地的伤口,裸露着不同颜色的土层,一些地方仍有细小的泥流缓缓滑落,发出窸窣的声响,仿佛危险的余韵。
“都仔细看!”阳歌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异常冷静,“看这断面的层次,看泥土的湿度,看原先开挖的痕迹!不要用耳朵去听那些虚无的传说,用你们的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脑子去想!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灾难!”
他率先踏入泥泞,不顾脏污,用手触摸着滑坡体的断面。绘立刻展开新的兽皮,准备记录观察所得。坚手和老矿工们也分散开来,仔细观察土层结构、倾角、以及周围的地貌。
阳歌的手指划过断面,清晰地指出了不同土质的分层:“看,表层是松软的腐殖土和黄土,极易吸水。下面这一层是颗粒较细的黏土,雨水难以下渗,极易形成滑动面。”他的手指最终停留在最下方那被过度开挖、近乎垂直的坡脚处,“而最关键的是这里!”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我们为了求快,将坡脚挖得太深太陡!这就如同砍断了一棵大树的树根!上方的土石失去了支撑,本身重量就极大,再被连日雨水彻底浸泡,变得沉重又滑腻。内部的摩擦力再也抵不住向下的滑力,这才导致了整体的崩塌!”
一位名叫磐石的老矿工(与已牺牲的英雄磐同名,以纪念其坚韧)蹲下身,抓起一把湿漉漉的黏土,用力一捏,泥水从指缝溢出。他沉声道:“首领说得没错!这土喝饱了水,重得像石头,又滑得像泥鳅。下面被掏空了,它肯定要往下坐!这不是什么神罚,这是在矿洞里都可能遇到的塌方!是我们自己没把‘顶板’和‘边坡’处理好!”
另一位矿工补充道:“而且这地方地势低洼,雨水都往这里汇,却排不出去,全都渗进土里了!”
绘飞快地在兽皮上画下断面结构图,标注出不同土层和危险的挖掘角度。
证据和专业人士的判断摆在眼前,灾难的成因变得清晰而客观——不是虚无缥缈的天怒,而是实实在在的工程失误和对自然规律的忽视。
“现在,都明白了?”阳歌环视众人,声音斩钉截铁,“这不是天罚!这是我们付出的血的教训!是为了告诉我们,治水不能只凭一股蛮劲,更要尊重脚下的土地,懂得它的脾气!”
勘察完毕,阳歌心中已有对策。他立刻返回主营地,鸣锣召集所有营正、队率以及工师营骨干。就在细雨之中,泥泞之地,现场会议召开。
人们沉默地聚集过来,脸上带着惶恐、悲伤和疑虑。
阳歌没有多余的安慰,直接站在一处高地上,声音穿透雨幕,清晰而坚定:
“滑坡之因,已查明!乃开挖过陡、雨水浸泡所致!与鬼神无关!” 一句话,先定调子,打破迷信的迷雾。
“牺牲的兄弟,不是死于虚无的天罚,而是死于我们自己的疏失!他们的血不能白流!我们要做的,不是退缩,不是祈祷,而是改进我们的方法,让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
他目光扫过众人,开始下达具体的、极具针对性的命令:
“第一,改进施工法!所有开挖地段,尤其是土质疏松之处,必须放缓坡度!不得再追求速度而盲目深挖!具体坡度,由坚手会同有经验的老矿工,根据土质现场核定!违令者,严惩不贷!”这是从根源上增强稳定性。
“第二,即刻起,所有作业面周边,必须开挖排水沟!将雨水引离施工区域,绝不能再任其浸泡边坡和基础!排水沟要畅通,定期清理!”这是主动排除隐患。
“第三,建立预警岗哨!每处危险工段,设置专人轮班值守,时刻观察边坡、土体有无裂缝、渗水、滑动迹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鸣锣示警,疏散人员!岗哨有权在危险时直接下令停工!”这是建立预防和应急机制。
三条命令,条条针对事故原因,精准无比,全是务实可行的措施,没有一条涉及虚无的祭祀或忏悔。
“都听清楚没有?!”阳歌厉声问道。
“听清楚了!”台下回应声起初有些稀疏,随即变得响亮起来。因为人们听到的不是玄乎其玄的解释,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解决方法。理性驱散了恐惧,明确的指令替代了迷茫。
“坚手!” “在!” “由你工师营抽调人手,组成巡查队,监督各营执行新规!尤其注意排水和坡度!” “喏!”
“各营正、队率!回去告诉你们的人,天不会罚我们,但我们自己若再不谨慎,大地就会惩罚我们!死去的兄弟用命换来的教训,谁若是忘了,谁就不配站在这里!工程暂停一日,全面检查整改,明日再开工,必须按新规矩来!”
“是!”这一次的回应整齐划一,充满了决心。
命令迅速被传达至每一个角落。悲观和“天罚”的论调,在阳歌这番基于实地调查、理性分析和果断决策的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人们开始行动起来,按照新的要求检查工段、开挖排水沟、讨论安全的坡度。
虽然悲伤依旧存在,但恐慌和疑虑已被有效遏制。军队般的组织度再次显现,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用于进攻,而是用于更科学、更安全地防御工程中的风险。
阳歌用他的冷静、智慧和权威,成功地扭转了危机,将一场可能导致工程夭折的灾难,转化为一次深刻的安全教育和技术规范提升的契机。汉部落的治水大军,在经历短暂的混乱和悲痛后,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成熟。
第二百九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