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储能”的悄然入手,如同在王辰新能源战略的棋盘上落下了一枚重子。而几乎与此同时,另一股更加强大、意义也更为深远的力量,开始向他汇聚——国家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传来了明确的合作意向。
这一次,牵线搭桥的是李静。她凭借之前与相关部门建立的良好关系和持续的信息沟通,敏锐地捕捉到了风向的变化,并向王辰汇报了一个关键信息:大基金新一轮的投资方向,明确侧重于“具有自主核心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且已展现出强大抗压能力和执行力的龙头企业”。而王辰麾下的“智云科技”(半导体设备)和“辰芯科技”(芯片设计),无疑完美契合了这些条件。
很快,一场规格极高的闭门会谈,在京城某处不显山露水的接待室内进行。王辰亲自带队,李静、冯婷(代表华芯及辰芯)陪同出席。对方则是大基金的负责人和几位核心评审专家。
会谈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王辰没有过多渲染前景,而是用最扎实的数据和成果说话。他展示了智云科技在刻蚀机领域突破的技术参数和市场份额,阐述了“辰芯科技”在智能传感芯片领域的自主技术路线以及在制裁下顽强生存、甚至取得“初芯一号”原型突破的艰难历程。
冯婷则从技术层面,补充说明了与华芯深度协同带来的产业链优势,以及“春芽计划”在去美化技术路径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他们的汇报,务实、坦诚,充满了技术人的硬核与企业家的担当。
大基金的负责人,一位目光睿智、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全程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提出一些极其专业和尖锐的问题,王辰和冯婷均对答如流。
会谈结束时,那位负责人与王辰用力握了握手,语气郑重:
“王董,你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取得的成绩,令人敬佩,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真正的希望和韧性。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企业,也需要你这样有魄力、有远见的企业家。”
这话,已然表明了态度。
一个月后,正式消息公布:
国家半导体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将向“智云科技”注资三十亿人民币,支持其下一代高端刻蚀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同时,向“辰芯科技”注资二十亿人民币,专项用于其智能传感芯片的产能扩张和先进制程研发。
总计五十亿的战略投资!
消息一出,不仅是在资本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更是在整个中国科技产业界引发了巨大反响!
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种来自最高层面的、无比清晰的认可与背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王辰所走的自主创新、突破封锁的道路,是国家所支持和鼓励的!他旗下的核心企业,是国家在半导体领域重点扶持的“亲儿子”!
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智云科技与辰芯科技(虽未上市,但其母公司辰星资本及关联公司)的股价和估值应声暴涨!之前因为制裁而弥漫的悲观情绪被一扫而空,市场信心得到极大提振!
“辰哥!这下咱们算是彻底稳了!”孙浩看着屏幕上的一片飘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大基金站台,我看以后谁还敢轻易动我们!”
王辰看着那份正式的投资协议,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五十亿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份“国运同频”的认可。这意味着,他的产业布局,已经深度融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洪流之中。
他将不再是孤军奋战,他的身后,站着强大的祖国。
“通知下去,”王辰收敛笑容,语气恢复沉稳,“大基金的投入是信任,更是责任。智云和辰芯,必须拿出十二分的努力,用更好的技术和产品来回报这份信任!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去,而是要引领未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