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那规则漩涡,所有的仪器读数都陷入了混乱。
空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时间也变得模糊不清。
“希望号”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滑入了那片由流动的规则光带和寂静的黑暗交织而成的、浩瀚无边的 “规则之海”。
这里没有物质,没有能量,只有最本源的、构成现实宇宙的“规则”本身,如同活物般流淌、碰撞、生灭。
有的规则光带璀璨如银河,代表着“存在”、“生长”、“秩序”的雏形;有的则幽暗如深渊,蕴含着“虚无”、“衰亡”、“混沌”的种子;更多的,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千奇百怪的规则片段,共同构成了这片混乱而原始的海洋。
“希望号”依靠着林凡玉石散发的规则韵律作为“浮标”,艰难地在这片海洋中维持着自身的存在定义。
任何一点外部的规则干扰,都可能让舰船的物质结构瞬间解离,或者被同化为规则之海的一部分。
月瑶让所有船员进入深度休眠,只留下核心操作人员和必要的防御系统。
她独自站在观测窗前,凝视着这片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奇景。
她的灵能感知在这里被放大到了极致,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负荷。
她听到了“声音”。
那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而是规则层面的 “信息湍流” 。
她听到了宇宙诞生之初的“第一声啼哭”,听到了物质与反物质湮灭的“叹息”,听到了引力第一次束缚星云的“旋律”,听到了生命最初萌芽时那微弱的“悸动”……无数构成现今宇宙图景的规则基石,其最初的“设定”与“碰撞”,都以一种信息洪流的方式,冲刷着她的意识。
在这庞杂到足以令任何心智崩溃的信息湍流中,她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与她胸前玉石、与林凡规则背景辐射完全同源的韵律。
它如同一条隐秘的航道,指引着“希望号”向着规则之海的最深处驶去。
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其他一些……不和谐的韵律。
一些冰冷、僵硬、试图将一切变量都固化的规则片段,它们如同海洋中的暗礁,散发着与熵核帝国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本质的气息。
这证实了“上古监察者”的存在,它们的力量根植于此。
“希望号”沿着林凡留下的韵律航道,小心翼翼地规避着那些危险的“秩序暗礁”,向着那呼唤的源头,不断深入。
不知在规则之海中航行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不同的景象。
那是一座“岛屿”。
一座由凝固的、散发着苍白光芒的规则结构组成的孤岛,静静地漂浮在规则的湍流之中。
岛屿的规模堪比星系,其结构呈现出一种极致的、冰冷的几何美感,仿佛一件完美无瑕的工艺品,却毫无生机。
“希望号”缓缓靠近。睿智之眼的分体单元艰难地分析着岛屿的规则构成。
“检测到高度有序的规则矩阵……其复杂程度远超熵核帝国技术……结构呈现‘完成态’,无演化迹象……能量反应……为零。”
“它……是‘死’的。”月瑶得出了结论。
这像是一个文明的终极造物,一个将自身的一切都转化为绝对秩序的“标本”,一个……文明的墓碑。
莉亚娜的灵能信标在靠近岛屿时发出了尖锐的警报。
她读取到了一些残留在岛屿规则结构表面的、几乎被时光磨灭的信息碎片。
“……逻辑闭环达成……进化终止……存在永恒……”
“……规避‘轮回’……代价……接受……”
“……‘监察者’协议……激活……监视……变量……”
信息碎片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这个上古文明(或许就是“监察者”的创造者),为了逃避某种宇宙级的、周期性的毁灭(“轮回”,可能与“终末之寂”相关),选择了将自身文明彻底“秩序化”,化为这座永恒的孤岛,以此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而它们留下的“监察者”,其使命就是监视整个宇宙,确保不再出现可能打破这种“永恒秩序”、引发“轮回”的“变量”。
熵核帝国,很可能只是无意中获得了这个上古秩序文明的零星遗产,并走上了模仿的道路,却不知自己只是在一个早已设定好的、更加宏大的悲剧中,扮演着可悲的棋子。
林凡这个“混沌变量”的出现,以及他对帝国规则原点的冲击,无疑触动了“监察者”的核心协议。
月瑶看着这座冰冷的、代表着一条文明绝路的孤岛,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对上古文明抉择的悲悯,有对“监察者”冰冷逻辑的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明悟。
“这就是……一条路的终点吗?”她轻声道,“用放弃一切可能性,来换取死寂的永恒……”
她胸前的玉石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
林凡选择的道路,与这座孤岛代表的道路,截然相反。
“希望号”没有在这座文明的墓碑前过多停留,继续沿着林凡的韵律,驶向规则之海的更深处。
他们要找的,不是秩序的终点,而是……一切的起点,以及,可能性开始的地方。
(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